分享

以史为鉴 汉口是侵华日军“笔部队”最早的驻地

 人文武汉 2021-05-15

日本文人助侵华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开始,日本文学界出现为侵略摇旗呐喊、推波助澜的所谓“国策文学”。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之后,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进一步建立举国一致体制,号召全体国民全力支持侵略战争,不仅原来的右翼文人,很多左翼文人也纷纷发表“转向声明”,投入到以文学和新闻为侵略战争服务的队伍里。1938年8月,为确保和扩大武汉会战效果,日本政府开始组建所谓“笔部队”。

1938年10月26日日军进入汉口市区,鬼子在汉口市政府前(今民主街)。

“笔部队”成员主要有两种人,一种是军人中的记者、作家、画家等,一手拿枪一手拿笔,虽然属于文职人员, 但享有佩带高级军阶、佩带军刀等高级军官才有的特权:一种是日本国内通讯社、电台、报纸、杂志等派遣或自愿赶赴战场的记者、作家、画家等。他们在中国战场上,蘸血为墨,以笔助攻。 

“笔部队”又被称为军报道部,也就是派遣军主管宣传报道的部门。在日本的所有通讯社和报刊杂志必须使用军报道部的通稿,不许单独对外发布战况报道。对直观的照片审查更是严格,很多送审照片被加盖“不许可”封存起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烧毁了很多这样的照片,但1998年每日新闻社还是出版了两册《“不许可”写真集》。

在吉庆街鼎新里门前研究中正式步枪的日军。

歪曲造谣出号外

在武汉的日军“笔部队”为华中派遣军报道部,他们出版的报纸叫做《大阪每日新闻号外》,似乎就是日本国内出版的《大阪每日新闻》,但“号外”是其常态,仅仅针对中国人出版,其实就是一种报纸样的大传单,极尽歪曲和造谣之能事。 

例如,1938年“四二九”武汉大空战,陈怀民等飞行员英勇作战、壮烈牺牲,中国取得抗战以来最辉煌的空战胜利,击落日军战斗机11架、轰炸机10架、击毙日军飞行员50余人并生俘2人,中国空军损失战斗机12架,伤亡5人。但是在武汉外围“笔部队”发行的号外上,竟然宣称日军在“天长佳节”,取得击落“敌机51架”的辉煌战绩。

1938年4月30日的《大阪每日新闻号外》  章辉供图

又例如,《读卖新闻》九江分社的记者因故不能到达武汉前线,他们铺开汉口地图凭空想象,根据从汉口上空回来的飞行员那里听来的故事发挥、加工,搬用去年战争爆发时关于汉口的旧报道,终于“用笔使汉口陷落了”。

“笔部队”当中最著名的三个人,火野苇平、石川达三和林芙美子都到过武汉。

文学青年三从军

火野苇平曾是高中的文学青年,服过兵役。1937年因创作描写掏粪工人的中篇小说《粪尿谭》而走红,并二次参军。1938 年2 月,已被日本军部操纵的年度“芥川龙之介文学奖 ”,现场授给在杭州前线的火野苇平。

火野苇平先后以徐州会战为题材,发表日记体长篇小说《麦与士兵》;以杭州湾登陆为题材,发表书信体长篇小说《土与士兵》;以杭州警备留守为题材,发表长篇小说《花与士兵》(合称“士兵三部曲 ”);以进攻广州为题材,发表《海与士兵》 ;以海南岛作战为题材,发表《海南岛记》。1939年12 月回国后迭获朝日新闻文化奖、福冈日日新闻文化奖。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三次参军,作为报道班成员被派往菲律宾、缅甸等地。

戴着“军报道部”袖章的火野苇平。

报刊编辑会编造

石川达三任过多家报刊编辑,1935年以描写日本贫苦农民移居巴西前后所遭受的苦难创作的小说《苍氓》,获得“ 芥川龙之介文学奖 ”。1937年12月南京陷落后被派往南京,根据施暴士兵的炫耀等实地观察,创作了《活着的士兵》,其中有不少南京大屠杀的描写。该书出版后,遭到日本军方“违反新闻法”的查处,被判处徒刑四个月,缓期三年执行。

十多天后,为了让其“戴罪立功”,石川达三被派到武汉前线。1939年1月,他出版了《武汉作战》。在其笔下,中国军队每撤离一处就放火投毒,而日军则努力“宣抚”拯救难民;中国军队在撤离九江时投放霍乱病毒,日军仅用两周时间就消灭了病毒,救助了中国百姓;日本人在九江如何善待中国老百姓,九江人民“表现出了最为亲日的感情”,店铺开张,商业繁荣,老百姓安居乐业……“我们以三千年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军,把战火推到了从未有过的广阔地域,深入到了大陆的最深处,应该说这是日本民族在东洋的跃进。

石川达三拍摄的日本随军记者。

冷血女子汉口秀

女记者林芙美子出身社会底层,以底层文学《放浪记》成名。曾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敬佩不已,和许多中国著名作家相知甚笃。1931年路经上海时专门拜见鲁迅,先生亲笔书赠唐诗《归雁》。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芙美子主动参加战地报告团,狂热地表达对日军胜利的歌颂、对占领中国的喜悦,以及对生灵涂炭的中国人的麻木冷血,甚至说战争的责任在于中国军民的“徒劳抵抗”。在她笔下,“战场上虽然有残酷的情景,但也有着美好的场面和丰富的生活,令人难忘。我经过一个村落时,看见一支部队捉住了抗战的支那兵,听到了这样的对话。

'我真想用火烧死他!

'混蛋!日本男人的做法是一刀砍了他!要不就一枪结果了他!

'不,俺一想起那些家伙死在田家镇的那模样就恶心,就难受。

'也罢,一刀砍了他吧!

于是,被俘虏的中国兵就在堂堂的一刀之下,一下子被结果了性命。 

我听了他们的话,非常理解。我不觉得那种事有什么残酷。

1938年11月30日,《朝日新闻》以大幅标题《笔部队的“功勋甲”林芙美子女士奋不顾身进入汉口》发表报道,不但刊出林芙美子的大幅照片,还浓墨重彩地渲染她是第一个随日军先头部队到达武汉的女作家,“林女士去了那荒凉的武汉平原,简直是战场上的一个奇迹。她一下子成为战场上的众口皆碑的中心,她的勇敢和谦虚使全军将士从心底里尊敬和感动……林女士的汉口入城,是全日本女性的骄傲。”一时间,几乎所有的日本女作家都想学习林芙美子,投身到侵略中国的行动中。

吉庆街鼎新里停放的日军笔部队的汽车

助推侵略不反省

武汉沦陷后,日军将汉口原德、俄、英租界划为商业区;华界“模范区”划为军事区,只准居住日本人;汉口民生路一带划为日华区,中国人可以居住;其他地方为难民区.日军“笔部队”当时住在只准日本人居住的“模范区”吉庆街鼎新里,并在那里拍照留念。 

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后,曾经的“笔部队”只有个别成员曾受到象征性的惩处就没事了,而他们几乎都没有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进行反省。有的继续文学创作,但是只描写战争使日本人民受到的苦难,特别是原子弹的受害者,以及日本人战后艰难困苦的生活。

华中派遣军报道部   韩少斌供图

被称为“头号文化战犯”的火野苇平说:“我想,在祖国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我必须献出一份微薄之力。如果有人说,我的爱国热情是错误的,我也无话可说。”石川达三甚至公然叫嚣:"我不后悔,假定日本再打一次战争,我仍然极有可能再一次重复同样的错误。"1985年,他在去世前3个月说:“我到达南京时距日军进城已有两周,丝毫不见大屠杀的痕迹。我想几万人的尸体在两三周内无论如何也是处理不完的。屠杀一事我至今难以置信。”连当年自己笔下的描述,也公然予以翻案。

日本华中派遣军报道部在汉口吉庆街鼎新里驻地的合影。

本文作者王汗吾在汉口吉庆街鼎新里考察日本华中派遣军笔部队驻地。

打捞城市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