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汗吾
日本文人投戎忙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开始,日本文学界出现为侵略摇旗呐喊、推波助澜的所谓“国策文学”。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之后,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进一步建立举国一致体制,号召全体国民全力支持侵略战争,不仅原来的右翼文人,很多左翼文人也纷纷发表“转向声明”,投入到以文学和新闻为侵略战争服务的队伍里。1938年8月,为确保和扩大武汉会战效果,日本政府开始组建所谓“笔部队”。 “笔部队”成员主要有两种人,一种是军人中的记者、作家、画家等,一手拿枪一手拿笔,虽然属于文职人员, 但享有佩带高级军阶、佩带军刀等高级军官才有的特权;一种是日本国内通讯社、电台、报纸、杂志等派遣或自愿赶赴战场的记者、作家、画家等,他们在中国战场上,蘸血为墨,以笔助攻。 “笔部队”又被称为军报道部,也就是派遣军主管宣传报道的部门。在日本的所有通讯社和报刊杂志必须使用军报道部的通稿,不许单独对外发布战况报道。对直观的照片审查更是严格,很多送审照片被加盖“不许可”封存起来。战争结束后,日本烧毁了很多这样的照片,但1998年每日新闻社还是出版了两册《“不许可”写真集》。
歪曲造谣出号外 在武汉的日军“笔部队”为华中派遣军报道部,他们出版的报纸叫做《大阪每日新闻号外》,似乎就是日本国内出版的《大阪每日新闻》,但“号外”是其常态,仅仅针对中国人出版,其实就是一种报纸样的大传单,极尽歪曲和造谣之能事。 例如,1938年“四二九”武汉大空战,陈怀民等飞行员英勇作战、壮烈牺牲,中国取得抗战以来最辉煌的空战胜利,击落日军战斗机11架、轰炸机10架、击毙日军飞行员50余人并生俘2人,中国空军损失战斗机12架,伤亡5人。但是在武汉的“笔部队”发行的号外上,竟然宣称日军在“天长佳节”,取得击落“敌机51架”的辉煌战绩。 又例如,《读卖新闻》九江分社的记者因故不能到达武汉前线,他们铺开汉口地图凭空想象,根据从汉口上空回来的飞行员那里听来的故事发挥、加工,搬用去年战争爆发时关于汉口的旧报道,终于“用笔使汉口陷落了”。 “笔部队”当中最著名的三个人,火野苇平、石川达三和林芙美子都到过武汉。
1938年4月30日的《大阪每日新闻号外》(章辉供图)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许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