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口沿江大道拐进合作路前行360米,门牌为合作路17号的一幢三层楼房,就是汉口英美烟草公司旧址。这栋楼现在是市旅游协会、合作社和餐厅用房。 本世纪初,英美烟公司曾在中国有过相当大的生产、销售规模,其中,在武汉的烟厂规模达到中国境内的第二位。我的两件藏品收藏了记录了这段历史。 英美烟草公司木兰烟标 20世纪20年代,英美烟公司出品的白底“木兰”烟标,主版图案描绘的是身着戎装、手持弓箭,牵着战马的花木兰,图案上部为英文“木兰”,下为英文“香烟”,左右分别为英、中文“10支香烟”。副版则为一朵木兰花图案。上下书写中文篆体木兰香烟等字样。 “木兰从军”香烟广告月份牌 月份牌画面上,花木兰在沙丘上弯弓射箭,一位军士手持长枪,牵着骆驼跟随在后,画幅左下角作者签名为“伯翔”。“伯翔”即胡伯翔,是1930年代上海身价最高的月份牌画家。画面上部还有蔡孑庐先生题跋:“木兰代父戍边十二年,人不知其为女。所作木兰图,多作戎装美人,无英俊气慨,有婀娜风致,如是而从戎万里十二年,中安有不知木兰是女郎,越今观此画我无闲然矣。” 画下是中华民国十九年月份牌,左右两边是英美烟草公司生产“大前门”、“司令牌”、“绞蓝牌”、“大炮台”香烟广告。 英美烟草公司在中国生产的牌号林林总总有一百多个。最初的几乎都是洋名,如“骆驼”、“万宝路”等。由于木兰从军的故事广为流传,又因为湖北是木兰故里,他们生产木兰牌香烟,打着“为国从军,媲美木兰”的口号广泛推销其香烟,实在是商人的精明之举。 英美烟草公司在中国 1880年,美国人,21岁的本萨克发明了第一台卷烟机,被一位叫詹姆斯·杜克的烟草商人买下发明权。一开始,杜克就把发财梦指向了中国。当时,中国总人口有4.5亿,杜克从来没有来过中国,但对开发中国市场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从1888年开始,杜克的美国烟草公司将香烟输入中国,1902年,美国烟草公司和英国帝国烟草公司合资建立英美烟草公司,不久,杜克将其位于上海的代理商老晋隆洋行和浦东美国烟草公司合并划归英美烟公司管理。英美烟公司在中国的销售业绩十分突出,1916年达到的120亿支,当年,在中国的销量达到了美国卷烟消费量的4/5,销售额达2075万美元,利润375万美元。欣喜若狂的杜克对报界说:“对那里的潜力无论如何估计都不会过高。” 民国期间,英美烟公司在中国烟草业市场处于垄断地位。抗战爆发前,英美烟草公司已在上海、汉口、香港、沈阳、哈尔滨、天津、青岛、营口建立了11家烟厂、6家印刷厂、6家复烤厂、1家烟机厂和1家包装材料厂,职工人数达25000人。1937年,其产量达到112万箱,占当时中国卷烟总产量的60%以上。 英美烟草公司在武汉 1911年英美烟草公司在汉口鄱阳街合作路口设立分公司,自建大楼办公。主要烟厂有两个,一个在汉口德租界六合路(也称汉口烟厂),另一个在硚口。 据《江汉关贸易报告》载,六合路烟厂始建于1906年,1907年开始生产,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机器设备,月产烟7000——8000箱(每箱5000支);硚口烟厂有卷烟机36台,月产4500箱。两厂牌号有“哈德门”、“红锡包”、“绿锡包”、“双刀”、“船”、“紫金山”等,销往湖北、江西、河南、湖南、四川五省。。抗战前,英美烟草公司在汉烟厂成为除上海外在中国第二大生产基地,烟厂每年向德租界工部局交纳大量捐税。 1931年夏,武汉地区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大洪水,7月28日,长江分金炉堤最先溃决,武汉三镇尽成泽国。此时,汉口六合路烟厂也未能幸免于洪水的侵袭。1934年,英美烟草公司改名为颐中烟草公司。 1938年武汉沦陷后,六合路烟厂停工,由日商丸三株式会社代管。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烟厂完全被丸三会社占据,并重新开始生产卷烟。1944年底,烟厂被美机彻底炸毁。1945年至1950年,英美烟草公司陆续将资产转移到香港,逐步撤销了在中国大陆的烟草业务。 英美烟草公司硚口烟厂解放后改为武汉抗菌素厂。2008年4月拆迁后,建成“融侨锦江”商住楼。 英美烟草公司遗址在汉仅存汉口合作路口办公楼,目前,这栋楼房为市旅游协会和市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地。建筑原貌因使用方改建,外观变动很大。 2012年的汉口合作路17号,汉口英美烟草公司旧址。王炎生摄 打捞城市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关于我们】 人文武汉志愿者团队是由武汉市学术、新闻、教育、科技、工程、文化各界人士及民间文保志愿者,组成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文物保护社会组织。2017年12月荣获中国文保基金会第九届“薪火相传——寻找中国文物故事杰出传播者”全国十佳团队称号。全国文物保护与利用社会组织联盟发起人之一。 扫描二维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