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海拾贝 ▏百年学子的流金岁月 武昌保安街小学忆旧

 人文武汉 2021-05-15

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是座名符其实的历史文化古城。光绪29(1903)清廷颁布《癸卯学制》,张之洞开创大兴基础教育序幕,创办高、初两等小学堂近百所,仅城内即达58所。北伐军进驻武昌后至沦陷前,公私立小学增至87所。武昌办新学成为“文教昌明之区",饮誉全国。民国教育部长蔡元培1913年视察武昌时亲笔题写“沔水钟灵,人文荟萃,江流览胜,庠序繁兴”一联赠教育界。其后武昌办学如雨后春笋。解放后中小学共有52所。

武昌南大门保安街门正街,是武汉三大正街之一。汉口有汉正街,汉阳有显正街,三街名传于世。保安街中段有一所历史悠久的保安街小学,它曾是闻名于市的省重点完小,是我的启蒙母校。民国十八年(1929)建校,至今足有九十年校史。

沧桑砺洗的校史沿革

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攻陷武昌后第二年,1929年即大兴土木在保安街中段307号新建武昌市立邻湖区第一中心国民学校,校长涂澧,中师毕业,开了14个班级,学生472人,教职员工33人。校内同时开办邻湖一中心国民小学附设幼稚园,教养员刘文芳,师范毕业。唐测俊大专毕业。

解放后改校名武昌第四小学,师生人数大增。文革后改为保安街小学,九十年代后沦为复兴路学区一所普通小学。昔日的邻湖一中心四小,历史沧桑巨变,栉风沐雨,其风光难再,但学脉流长其数千保安街学子心目中的母校和业师永远萦怀终生!

恢弘安逸新潮的校园

附设幼稚园设在校门走廊尽头中,终日风琴声和稚儿童真,给人新苗、欢愉的情操之感。进校门右首跨过一圆形拱门,便是大操场,西头设有一升国旗石方台,旗杆约二十余米高,操场南北各竖有一付小皮球门架。大操场西北建有一宽敞的风雨操场,可容纳五百师生开会用,每周一的总理纪念周大会在此召开。东头建有舞台,上面可供师生会演之用。平时常放有一脚踏风琴,那是音乐老师马映白的专用之物上音乐课时,学生全部坐在台下泥土地上,四季皆如此。

风雨礼堂高大亮堂,屋脊和脊檩全用巨大红松木构成,坚固耐用。此堂之北便是校政厅,南北用大玻璃作窗格,很气派漂亮。这是全校教师办公神圣殿堂,学子是非请莫入的禁区。校政厅楼上便是一排男女单身宿舍。校园北部便是两层砖木结构教学主楼,坐北朝南,光线充足,南边走廊宽敞,粉墙红瓦,窗明几净,是当年大型新潮教学楼洋房建筑物,可供16个班级使用。校园最北区便是一排平房,作为教工食堂和外地教工宿舍。整体校园占地数十亩,规划合理,是当年一流校园蓝本。

校风 学风 教风涓滴

邻湖一中心学子校服很别致,男生穿黑学生服,女生着阴丹士林蓝上衣,下穿黑裙,白袜。夏装男生可穿童子军斜纹布军服,腰扎“智、仁、勇"铜头皮带,还要系上警笛,一律平头。女生则穿阴丹士林长旗袍。每人左胸上佩上白色长方形“邻湖一中心”校标,个个神气十足,温文而雅,显得时尚而秀气,尤其是女生白袜子、黑布鞋,一袭刘海,明眸素颜,笑靥犹存,好一个青春靓丽群体。每日八时全校齐聚操场,举行升旗典礼。我班高个子袁杰主持,邱保林任司仪,邱口齿伶俐,声音宏亮,全校师生齐喝“三民主义,吾党所宗…”歌声中,童声汉腔楚韵,稚气天籁之声飘荡保安街、巡司河天际。

涂澧校长抓教学是个行家,他从备、教、改、导入手,教学质量尤得上峰首肯和社会好评。威严的胡连教导主任,写得一笔好字,每周教务日志书法漂亮、周正。金华溪老当益壮。张效英浓妆艳丽,我班语文兼级任老师,犹得同学好感,后来听说嫁给国军连长。黄老师多才艺,教劳作课,教我们用黑布瓦篆刻,后来调武昌区文化局首揆。教童子军体育教官黄镇国,讲国际童子军轶闻和野营谋生本领,他讲棒球规则,他组织各班小皮球队。

当时男生上学,除背书包外,右手每人提一自编小网袋,内装一永字牌小皮球和一方砚盘,成为上学、放学时保安街上的一道风景线。陈庆春任数学教师,是我叔婶,终身专教16年级,能打通关,业精于勤,深受社会各界好评,教自然课兼校医的范老师,他培训校铜鼓乐队,在武昌区很有名气,为校精、气、神大作为争光添彩。但他爱招干女儿,为此给他带来莫大的后患。打铃的校工冷师傅,敬业、准时,深受广大师生点赞好评。仉汝秀治学严谨,教育有方,将一双儿女培养成才。失学青年代课教师,刘东山先生,后来考取“国师”,可谓英年早逝。这些燃烧的红蜡烛,照亮了保安街,启迪了几代人的心灵,为国为民造就了数万茁壮幼苗的成长。

保安街广里堤 

百年学子的鎏金岁月 

近一个世纪的办学经历,保小数万名学子在建设、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中都像革命的螺丝钉。人人豪情壮志,繁星灿烂点缀辽阔楚天苍穹。青少年时期的在校鎏金的激情动荡的日子,永远定格脑海记忆潘多拉宝库中。

还记得吗?每天升、降旗情景; 周六下午大操场校队大胜别校小皮球邀请赛的场面; 音乐课坐在冰冷黄泥地上听马映白老师教唱《长城谣》、《松花江上》、《夜上海》、《满江红》、《国魂》等通俗名曲。那年、那月何曾忘却?

上算术课前,打预备铃声后,全班齐诵乘法表歌诀的壮观:“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五一十。三五一十五。…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怎能忘“吃笋子炒肉”的滋味? 错一道算术题挨一竹板,痛的钻心,赶紧用砚盘贴手,减轻疼痛。

还有人生首次集体喝牛奶美滋滋感觉,那是联合国救济专署舶来的洋奶粉。校座掌勺,从大缸舀牛奶倒给排长队手捧搪瓷缸学子缸中,喜气盈满校园。

时光倒流的闸门抽闸栓,保小学子迎解放,首次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首次学会打腰鼓、跳秧歌舞,激情燃烧的日子,恍如昨。

更有甜如蜜的超感,新中国第一批带上红领巾的少年,真荣光喔!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队歌至今还会唱否?

一切的一切,追思往昔,不胜感慨之极。保安门正街辛亥首义战斗之地,保安街小学在时代风云变幻中风雨同行。奋斗、发展,学脉绵延传承,数十万几代保小学子是个优秀群体,将会在新时代站在潮头,奋然砥砺前行。

我心点赞!我心释然!

近期一些公众号转载、引用本公众号内容并注明出处,本号表示欢迎;但有公众号引用后未注明出处,请自爱!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