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行当 |沐足修脚 活跃在大街小巷的修脚匠

 人文武汉 2021-05-15

修脚匠又称剔脚匠或画皮匠,从事该行业的手艺人,专门为人修剪趾甲、治疗足疾,是一种古老而又传统的服务行业。现在武汉三镇大街小巷老旧社区沐足、洗脚店仍是星罗棋布。

修脚是中国的一门传统医术,是中医外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采用中国传统医术和刀法相结合治疗,与中医的针灸、按摩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国术”。修脚业的祖师爷在民间有多种传说。有的说是志公,俗称智公禅师志公禅师。相传他禅杖上挂有修脚刀,曾为佛祖释迦牟尼、达摩老祖及周文王修过脚,治疗过足疾。还有的说,是江西饶州府陈七子,他幼年拜理发师祖师罗祖学艺,因贪玩嬉闹让师傅大为恼火,一怒之下摔坏了他的剃刀。陈七子只好用半片剃刀为人修治脚疾,后来得真人指点创下修脚这一行当

旧社会妇女有着缠足陋习,同时男人也习惯穿一种紧紧裹住脚的布鞋,再加上交通不便多为步行,道路多为坎坷不平,人们走路的两只脚掌经过长时间地挤压磨硌,使很多人患上脚疾。虽说不算大病,但也给人们的劳作和生活造成极大困惑和痛苦。而修脚匠运用锋利的修脚刀,施行修、削、剜、劈等技巧,对症下刀,大多能为患者解除一段时间内的行动不便和疼痛。

以前江苏扬州人这方面厉害,俗称三把刀厨刀、剃刀、修脚刀,而扬州人在武汉的澡堂里干这一行的人比较多武汉冬天特别冷,过去家里没有洗澡条件,人们一般去澡堂洗澡,当你泡洗完毕,有澡堂师傅给你递来热毛巾擦脸,干毛巾擦脚,并问你修不修脚。

修脚师傅不仅铲老皮、修趾甲,还能治脚病,什么灰指甲、嵌甲、鸡眼、脚气、脚藓等。治一般厚趾甲用枪刀,讲究下刀准、吃刀稳、吃口小,平整而光滑;治脚垫类用片刀,根据老茧生长的部位,一般用宽口刀来;治嵌甲、甲沟炎用摘法,趾甲通过断劈后,用条刀剔开趾甲和皮肤链接处;治鸡眼、刺窝类脚病,一律采用挖治法,根据病灶大小,用刀沿角化外围分离,后摘掉硬心。顾客的脚修好了,人更显得轻松精神

冯巧云曾是武汉市江汉区江汉浴池一名修脚师傅,她曾经1979420日为国家领导人叶剑英修过脚。平时她刻苦钻研技术,掌握了肉钉去根治疗,突破了脚部皮下粉瘤手术的难关,完成了12种脚病病理及治疗的资料整理和编写工作,培训徒弟100多人,为近2万人解除脚病的痛苦,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市两级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另一种修脚匠,则是在集市、庙会或者城镇的路旁设摊营业。他们一般是把一方红布铺在地上,摆上道具、药物和往日割下的脚垫、鸡眼。身后悬挂一块白布,上绘脚形,标明各种疾病。讲究一点的修脚匠,还会用竹竿横三竖六搭一个“窑棚”,绳子要往里缠,也不系扣。修脚匠坐在矮凳上,让患者对面坐下,将脚翘起,放在匠人的膝盖上。手术不久,患者的病便康复,走起路舒服多了。

还有不摆摊的修脚匠却走街串巷,一般腋下夹个包,里面是修脚用的几样工具和治脚疾的药粉。最初他们不吆喝,而是双手分别拿着一块5寸长、2寸宽的小竹板,相互不停地敲打,以此作为招揽生意的方式,慢三下,顿一顿,再紧敲二下。人们一听,便知道是修脚的来了。后来,也有边走边吆喝的:“修脚啊!”

此行当以前被人瞧不起,被视为“下九派”,很少人愿意做这一行,但不管怎么说,修脚是一个凭手艺吃饭的行当,带有足部外科医生的性质。尽管在现代,交通工具先进发达,步行的劳苦相对减少,但这并不能完全杜绝脚疾的发生。因此,修脚这一行没有消失,也一直延续下来。

现在的修脚匠,大多在专业的修脚(洗脚)店营业,而且需要有职业资格证书方能从事此业的。当然也要注意区分”鱼龙混珠“的现象。如今,社会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只要是为人民做有益有用的事,都会被人尊重和理解。

打捞城市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1876年的武汉

编辑:田联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