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拉停止了生命和计算”

 禹杰 2021-05-15

发布时间:2021-05-14 19:51:07

“数学之王”欧拉:有多神?一度被怀疑是穿越者,创造出上帝公式

如果形容一个人很聪明,我们可以称之为天才。那么形容一个人天才中的天才,我们该如何形容呢?答案是:欧拉!

1783年9月的下旬,对于俄国的圣彼得堡来说是一段极其昏暗的日子。同时对于整个世界的科学界来说,照亮他们前行道路上的一座灯塔永远地熄灭了。238年前的9月,“所有人的老师”——欧拉溘然长逝。

法国哲学家兼数学家孔多塞说:“欧拉停止了生命和计算”。这句话像是对欧拉一生的总结,他的生命中,除了生命本身,便只剩下了“计算”。

“听得见”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重要的,但贝多芬告诉我们,它不是必要的。就像欧拉告诉世人,“看得见”对于推导数学是重要的,但也不是必要的。

一、巴塞尔的天才少年

1707年4月,瑞士的巴塞尔还是晚春时节,一位即将轰动世界并被誉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数学天才诞生于此时此地。当时的巴塞尔虽然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瑞士小城,但拥有整个瑞士第一所大学:巴塞尔大学。

欧拉出生于一个基督教分支的牧师家庭。父亲保罗是当地非常出名的牧师。由于父亲受过高等教育,毕业于巴塞尔大学的神学专业,所以自幼便注重对家里孩子的教育。

而欧拉作为家中的长子,自然受到父亲的耳提面命。由于家庭宗教信仰的缘故,父亲更多的想让欧拉在将来也能成为一名牧师。

在父亲对欧拉的基础启蒙教育中,不单单教导他神学知识,也会传授一些基础的自然科学知识。就这样当年幼的欧拉,第一次接触到数学时,便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

由于受到当时欧洲神学和科学大环境的影响下,在欧拉所就读的中学,并不开设专门的数学课程,于是他便自己读很多前人的数学类著作,在未满10岁时,自己的数学造诣便远远的超过了他的几位老师。在阅读者遇到的一些障碍,会专门去向别人请教。

由于欧拉在其他方面也有着极强的天赋,13岁时,便修完中学的课程,而后被父亲送入巴塞尔大学主修哲学和法律,期望他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全才。

年少的欧拉不忍心辜负父亲的一番苦心,便进入巴塞尔大学主修哲学专业,但天赋异禀又精力充沛的他,在学习哲学的同时,辅修了父亲引以为傲的神学、希腊语等专业。

但对于数学的喜爱却一直埋藏在他的心里,并外化为行动。此时他在数学方面展露出了更为惊人的天赋。强烈的兴趣使然,让他每天都去请教当时巴塞尔大学的数学家伯努利。

13岁进入大学学习,同时修6个专业学位,这样的条件下,天赋异禀的他仅仅花费了两年的时间,便修完了全部的课程。15岁从巴塞尔大学毕业,名声大噪。

二、“流浪”的“数学之王”

作为欧拉的父亲看到儿子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自然欣喜不已。便想着让年纪尚小的他继续攻读神学硕士的学位,欧拉不忍拂了父亲的热切期盼,但又心不在此。巴塞尔大学的数学教授伯努利也是十分看中欧拉的天赋,便极力劝说欧拉的父亲。

经过一番的思想交锋,欧拉的父亲妥协了,同意欧拉转去学习数学。

得到父亲的支持,欧拉如释重负,又仿佛如鱼得水。在全心全意学习数学的硕士阶段,极强的数学天赋,再次展现。

仅仅花费了一年时间,便完成了硕士阶段全部课程的学习。这样的天才,再次震惊了不仅仅是巴塞尔,甚至在欧洲都能听到这位天才的事迹。

接着便是对数学的更高层次的探索,读完硕士,便转战去读博士。似乎通往数学高地这条道路是专门为欧拉修建的,3年的时间,便急速地取得了博士学位,而且是以物理论文顺利毕业。

一路顺风顺水的欧拉,并未经历过什么挫折。在拿到博士学位的同年,他便去申请巴塞尔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的职位,那年他19岁。

巴塞尔大学或许做了建校以来最为错误的一项决定,学校以欧拉的“非专业性”和“资历尚浅”予以否决。

这或许是欧拉年轻时面临的第一次打击。巴塞尔大学,或许没有意识到这个年仅19岁的博士生,蕴含的潜力和天赋,毕竟“自古英雄出少年”。但天无绝人之路,在巴塞尔大学伯努利教授的儿子引荐下,远在俄国的圣彼得堡皇家科学院向欧拉抛出了橄榄枝。

就这样阴差阳错的变化,欧拉动身前往遥远的俄国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在此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

1727年,欧拉20岁。当时的巴黎科学院举办了一场科学实践性质的奖赏比赛。年少气盛的欧拉自然乐于参与,可天才如他也只是拿到了第二名的成绩。惜败给后来被称为“舰船建造学之父”的皮埃尔·布格。

少年成名的他,终究是遇到了一些挫折和挑战,但欧拉是个积极乐观的人。在此后的12次奖赏比赛中,欧拉蝉联了12的冠军,一度被人怀疑是穿越者。

当欧拉远赴圣彼得堡科学院后,开创了一系列的理论和成就。其中最为著名的“上帝公式”,便是在圣彼得堡皇家科学院期间工作推论的。

欧拉在俄国的许许多多的开创性发现,对以后的苏联在数学领域的地位都很很强的奠基作用。

在此期间,欧拉结识了自己的妻子,并育有13个孩子,但未成年便夭折的孩子便有8个。

而后鉴于俄国的动乱纷争,欧拉离开了工作14的圣彼得堡,来到了德国柏林科学院。接下来在德国一呆便是25年,25年间,欧拉写出了近400篇的数学著作,也创造出了他最有名的两部著作。

后来59岁的欧拉,遭到俄国沙皇的热情邀请,便重返俄国,并度过了余生。

三、窥探上帝秘密的失明者

重返俄国不久后,欧拉便遭到了生命中最沉重的打击,由于工作的废寝忘食,欧拉的双目逐渐失明。

或许是窥探到了太多的上帝的秘密,欧拉在双目失明后,继续恳恳勤勤的工作,直到不幸的再次降临。

1771年,圣彼得堡大火,烧到了欧拉的工作的住所。所幸双目失明的他保住了性命,但大量的心血著作,灰飞烟灭。

灾难打不垮这个“数学之王”,在而后的17年中,欧拉凭借着记忆,口述下许许多多的数学公式,其中就有著名的上帝公式。

四、总结

就像是普罗米修斯从天界为人类带下了火种,让人间从此有了光明和温暖。欧拉的一生成为人类历史上贯穿18世纪的一生。为人类在科学领域的探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也许结局像是普罗米修斯一样,遭到上帝的惩罚,但科学界的每一次进步和发展,都会念及这个“数学之王”的名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