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回乡感怀》唐维业

 作家文坛 2021-05-15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2021年5月1、2日,利用在郑州出差的休息间隙回了一趟老家。记录了所见所闻所感。
                                                             —— 题记
  一,缅怀
  上午从县城公交车回村,一下车走过爱东河桥,便看到村头的麦田已被收割一空,远远便看到家族的坟茔,缅怀之情油然而生。便穿荆棘,越沟渠,径直走了过去。先看到是爷爷奶奶的墓碑,铭文赫然在目,缅怀、默哀、跪拜,轻轻擦拭。记得一九七六年我奶奶去世,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是这一年逝世的,所以我的印象特别深,那一年我十一岁。在我的印象中奶奶特别喜欢我,叫我“小毛子”(一种家乡土话,是老人对孙子辈的呢称),最后几年奶奶已卧床不起了,她床头总有一些叫“炒面”的美味(后来才知道一种炒熟的黄豆面),她总是背着我的哥姐们,把这种美味偷偷地给我一点吃,吃完以后我唇齿留香三五天,那个美呀。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能吃上一口“炒面”,简直是神仙享受。据大姐说,这“炒面”是我大姑回娘家特地给奶奶带的,一年半载也就带一小包(约一斤),奶奶舍不得吃,藏得很隐秘,实在饿得不行了,才用手指撮一点放到嘴里。奶奶重男轻女,喜欢她的“小毛子”,所以才给我一些,姐姐是绝没有希望得到奶奶如此恩赐的,妹妹也只能“望面止馋”。我大大(家乡土话,也就是爸爸)二十岁(1948年)参军,在孟良崮战役期间,我爷爷因病去世,由于战事要紧,大大不能回来为他的大大送终,这是我大大一辈子的愧欠。据说当时村里壮年男子大都在外当兵打仗,没几个在家的。我家买不起棺材,村公所就用芦席裹着爷爷的尸骨,草草下葬了。奶奶带着十五岁的大姑,七岁的小叔继续含辛茹苦地生活。
  缅怀爷爷奶奶后,我又追寻父母的坟茔,父母的坟茔在大约距离二十多米处,隐秘在一片桃园里,我一眼不能看到,但我知道大体方向,于是我冒着可能被园主人责骂的风险,跨过桃园栅栏,钻进桃林,寻寻觅觅,终于在一处静谧的所在找到了墓碑。炎炎夏日,父母的灵魂在林阴中歇息,给我几多慰藉。轻抚着墓碑,默念着墓志铭,父母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昨天。
  拜谒完先辈的陵寝,从田野径直回老家。
  二,聚餐
  “近乡情更怯,疑是后来人”。说是老家,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天各一方,其实就是大哥的家。尽管乡邻们的目光不再那么亲近和热情,甚至有点木然,但一踏上这方土,就有一股暖流,就有一份慰藉,这也许就是永远也抹不去的乡愁吧!
  昨天晚上,我就与二姐,与侄女(我哥的女儿唐海燕,我们都叫小燕子)联系,希望她们也能回去聚一聚。她们欣然答应。小燕子说,由于她母亲前段时间生病,现在基本上每周日都带着孩子回娘家,给她妈洗洗刷刷。侄女的做法,我很欣慰,她正在诠释“养儿需报父母恩”的古训。
  我约9点30分到大哥家,二姐与小燕子已先到,一进院子便看到她们俩一边聊天一边在洗刷锅碗瓢盆,二姐夫在剥花生米,孩子们在打闹,小黄狗在慵懒地晒着太阳。院子里阳光灿烂,院子里欢声笑语,院子生机勃勃。这种久违的老家的感觉,温暖着我,也温暖着院子里的所有人。
  自从母亲2010年过世,由于大嫂因从三轮车上跌落而瘫痪,十年来我回老家几乎没有在大哥家吃过一顿饭。大嫂瘫痪后,几乎所有家务(包括做饭)都由大哥承担,一个笨手笨脚的老男人,这些事他本来就不会,做出的饭充其量对付一个饱,谈不上什么口味,在我心理甚至担心有卫生问题。这也许是我十年不在哥家吃饭的原因。朋友也曾批评过我,乡亲们也有微词。我也曾不止一次地追问过自己:“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你的亲情、你的乡愁怎么不见了?明天要在哥家午餐,可卫生问题还在作祟,出于小心思,我还是提前给二姐、小燕子打了电话,希望她们把卫生搞好。
  这两年,哥在镇上打扫、收集、清运垃圾,每月工资600元。他的劳动如此廉价,甚至不够城里人下一顿馆子的。但是,他仍然十分珍惜这份工作。按时上下班,仔细清扫收集,没有丝毫懈怠。大约十点多,哥提前回来了,可能是今天向领导请假了。他带回了牛肉、西瓜和孩子爱吃的小食品,黝黑的脸上挂满汗珠,但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可能是好长时间,家里没有来那么多人,那么热闹的缘故吧!
  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好了,不像我们小时候喜欢走亲戚,因为走亲戚可以穿新衣、吃好吃的。那时候走亲戚还是沟通感情、交流信息、关爱互助的有效方式。那个年代,亲友之间亲近、真诚、简单、温暖;现在有了手机视频,近在咫尺,但人心之间却疏离、淡漠了。
  寒暄中,我哥发现家里没有酒,又急急骑着电动车去买了一扎啤酒。二姐带来了小杂鱼。二姐夫是钓鱼能手,这鱼是他昨天特意去池塘钓的。一番煎炒烹炸之后,牛肉烧白菜、羊肉炖酸菜、骠鸡烩青瓜、干炸小杂鱼、青菜炒千张、椒盐花生米,加之小燕子从镇上买来的两个凉菜,共八道菜闪亮登场。
  “妈妈的味道”在这里重现。这里有点言过其实,因为妈妈她老人家一辈子没有享受过如此丰盛的美食。记得小时候来亲友,我妈也想多炒几个菜招待客人,但实在囊中羞涩,就用苹果切片,或到邻居家借一点花生米来凑数。在我的记忆中,妈妈从来没有上过桌,饭菜做好后,她就在灶间默默地等着客人吃完饭,尔后收拾桌面、端茶倒水,不知道她何时吃的饭?我当时对这全然不知。对我而言一张葱油饼、一勺煎鸡蛋、一碗菜稀饭才是真正的“妈妈的味道”。小时候如果我“发热”(家乡土话,就是有点小病),我妈便悄悄地给我开“小灶”,有时是一张葱油饼,有时一勺煎鸡蛋,不让妹妹知道,因为她怕面对同样是自己亲生骨肉的渴求的目光,她没法满足妹妹,她没有更多的面和蛋,她要维持全家的生计。我是管不了这些,三下五除二,美味迅急入肚。现在想来,母亲的勤劳、母亲的付出、母亲的隐忍,母亲的宽怀,正是母亲的伟大之所在。
  思绪正浓时,二姐她们几个已围坐桌旁,准备开餐。
  大嫂只能在床边吃,孩子们断断续续已吃了不少小食品,不想再吃了。大哥的孙女、外孙女,已读初中一年级,少女的羞涩,她们不愿意上桌与我们这些生人一起吃饭。桌上只有大哥、二姐、二姐夫、小燕子与我五人围坐了。大哥平常烟酒不占,今天欣然同意喝一杯,大哥、二姐夫、我三人喝啤酒,二姐、小燕子喝饮料,边吃边喝,边喝边聊。聊大哥的家事,聊二姐夫钓鱼趣事,聊小燕子育儿心得。大哥的朴实本真,二姐夫妇的满足安康,小燕子的纯粹现实,在眉宇间、在言谈中都体现无遗。
  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也许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亲情聚会,这就是人间烟火。酒过三巡,我意犹未尽,还想喝点,可二姐夫不想再喝了。看来年龄不饶人,想当初二姐夫“七两不倒,五两嫌少”,现如今两瓶啤的下去,他就没有了继续的冲动。
  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13:30大哥要准时到岗,我们便结束了家宴。
  三,小叔
  小叔(我爸的弟弟)已知道我回来。上午他联系我说,“他病了,在镇上打针,家里没有人”。意思是说我不能在他家吃饭了。语气略带歉疚。这几年我回来大都在小叔家吃饭。每当饭口他都主动叫我,且吩咐叔母加两个菜。我也坦然,但我更心存感激。
  小叔是我唯一的最亲的在世的长辈了,今年79岁。因脑血栓病正在接受治疗。午餐后我便与二姐夫妇过去看望他老人家。他听说我们要过去,便早早地在叔母的搀扶下,坐在医院一楼大厅等候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这也许是所有老人,特别是年老的、病中的老人,希望被关注、喜欢有人陪伴聊天、希望有人看望的共同心理诉求吧!
  上医院二楼回到病床,小叔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他关心我儿子唐睿的工作,打听他孙子唐星宇、外孙子孙良的学习情况,就是避而不谈他的疾病。他很无奈,不愿意面对疾病和衰老,这个所有人都要面对的千古宿命。他的病一年比一年严重了,脸色暗淡,眼睛无光。小叔老了,一种病态的老。现在医疗条件好,希望小叔多活几年。
  回想起小叔的过去,一个普通农民,平淡而平凡。但在我看来却是闪光的。这种认知在我少年时比较深。
  小叔的毛笔字写得好,每逢春节,左邻右舍都来找他写春联,他天性热情,从不拒绝,一忙就是好几天。他是1941年生人,小学毕业,上学时正值解放前后。我总是不解,一个小学生,字为什么写得那么好?这也许与那时重视毛笔字教学,加之本人聪颖好学有关。现在有的大学生,不要说毛笔字了,就是钢笔字,写得好的也是凤毛麟角。个别大学生甚至不会拿毛笔,整天沉迷于电脑、手机的虚幻世界。汉字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中华文化瑰宝,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让古老的汉字焕光发彩。
  小叔比我大二十三岁,我十多岁时,他正值壮年。那是一九七五年,苏北农村缺吃少穿,手手扶拖拉机是稀罕物件,可小叔不但能“玩转它”,而且会维修,令我好生羡慕。有一次,我跟着他开着的拖拉机,不知疲倦地傻跑了一里多路。还有一次,乘着他不在,我偷偷地在他的机器上瞎摸乱捅,捅了漏子就溜之大吉,他拿我没办法。
  小叔还会修手表和篆刻。不知道他是跟谁学的,怎么学会的。难怪村里人说他“鬼聪明”。小叔健谈,茶余饭后在他家的门前经常聚集一些谈天说地的人,无疑他是主角,天南地北他都有的说。村里的“不平事”,可能与他没有啥关联,他也会慷慨陈词,有时愤世嫉俗,有时自以为是,有时偏激,导致村干部不愿意与他交流,但他是出于正义,出于本心。
  小叔也有缺点,那就是做事没有长劲,爱玩麻将。开拖拉机、修手表、篆刻都干了不长时间,就放弃了。也曾经因为玩麻将误事。这也正是他年轻时被村里人闲话的由头吧。到六十多岁时,他却主动承包土地种植,主动用手扶拖拉机帮助村民翻地,村民说,“这家伙,是回光返照了,越老越实干了”。其实,做任何事,做好任何事,“坚持”都是最基础的要件。
  人无完人。我认为小叔聪明、健谈、写一手好字就是他人生最大的亮点。我甚至觉得他是我们家族最聪明的人,我们应当为他而骄傲。
  还有一件事,令我终生难忘。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时,到小叔家玩,提到学习的事,小叔不经意间引用的一句话“学会数理化,走遍满天下”,懵懂少年,第一次被此话深深地触及了神经,我深信不疑。上初一时,为了“走遍满天下”,数学书上的练习题我死磕了三遍(那时没有课外书),但语文学习,却得过且过。这为我后来高考语文67分埋下了伏笔(其他科都在80分以上)。到初二时,这种情况被班主任张老师发现,经他严肃批评、坚决纠正,才得以扭转。这里没有埋怨小叔的意思。他善意的忠告,至少是我学习数理化的一剂强心针。正是小叔“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执着地学习数理化,我被选参加了1984年全国第一届中学生物理竞赛。
  四,孙女
  看过小叔,从医院来到镇上闲转。突然接到小燕子的电话,说老师要求唐若凡(我哥孙女)15点前到校,准备送她,问我是否一起去。之前我说过,下午一起过去。大约14:30,我、唐若凡、小燕子的一双儿女坐上小燕子驾驶的三轮电动车,向着唐若凡的丁集中学校进发。一路上两个女孩矜持有度、一言不发、望着远方,小男孩显得“少不更事”,手持“AK47”不停地舞动,口中还念念有词。我试图与他们聊天,但没有成功,两个女孩背对着我,似乎在回避我,也许是少女的羞涩使然。
  唐若凡在丁集中学读初中一年级。据说,这所学校在沭阳初中学校排名第八,比爱园中学要强许多。唐若凡正常应当是上爱中,来丁中是我大哥托表弟吴克颜帮的忙,对此我哥一直心存感激,逢年过节惦记着给表弟送一些鸡鸭。唐若凡上小学时,我哥就不惜花钱让她上私立学校,我哥希望他的小孙女接受良好地教育。良苦用心,无须言表。
  不出一刻钟,到达学校门前,唐若凡下车就往校内走去,我要求送她到宿舍,顺便参观一下学校,被她拒绝了。孩子大了,不与我说话了,主动问她,也不爱说。是少女的羞涩,还是礼节礼貌不够?
  这孩子从小就没有母爱,其母因故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个中原因,一言难尽,也是我们这些关心这个孩子命运的人的永远的心结,不愿意多说,却又不能回避。这孩子由我哥一手带大,养育她、教化她,令我欣慰是成绩在班里10名以内。可我哥也溺爱她、娇惯她,比如放纵她吃快餐面导致了肥胖,注重文化学习,却忽视礼节礼貌方面的教养。
  我哥的儿子不争气,甚至有点不孝;儿媳离家出走多年,妻子瘫痪在床多年。在这样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我哥的心境,我哥的落寞,我哥的坚毅,我哥的隐忍可想而知。在这种境况下,我哥把唯一的孙女视为掌上明珠,把她作为希望和心灵寄托我完全理解。“若凡”这个名字是我起的。我希望,我哥更希望这个孩子,看似“平凡”,实则“不凡”。
  关于这孩子,真不想多说。但我、我大姐二姐、我妹妹,都在默默地关注着她的成长、她的未来,因为在我们所有的儿女孙辈当中,唯一这孩子母爱缺失、父爱淡漠、家庭氛围寥落。我们觉得这孩子可怜,我们也经常给她一些资助,但她的问题,绝不是金钱所能解决的。每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自由地玩耍、快乐地旅行,我就想起唐若凡。她为什么没有这些?上帝对这个孩子为什么如此不公?我能为她做什么?我又为她做了什么?这孩子的未来是个什么样子?这样的问题,经常在叩问我的心灵,我试图破解,可至今没有答案。
  一样的烟火,不一样的人生。关于大哥,大哥的家庭,我还有许多话要说,留待以后再写吧!
  五,小燕子
  送完唐若凡,我们继续一路向北,爬坡上坎、左转右弯、上颠下落,车速不少于四十脉,小燕子驾驭三轮车的技巧是那么老道,令我折服。我提出换一换她,她担心我不熟习性能而作罢,如果她真的让我开,我还真的心里没有底。不到三十分钟已到她家。她丈夫迎在门口,落座,上茶,一顿忙活。
  小燕子今年三十六岁,女儿十三岁,儿子八岁。但她在我的心中似乎还是个孩子,她小时候的天真、顽皮、大嗓门,小女孩的灵气历历在目。在她的人生旅途中,有两件事我记忆犹新。
  第一件事。约十八岁时,燕子在无锡某工厂打工,据说是由于恋爱不顺,心情不好,走神被机器绞伤了手臂,不能再继续工作。厂方只给了一点点补助,便派人把她送回老家。可能是事发当时燕子极度恐慌,加之恋爱问题的交织,出事后出现神情不安、恍惚等状况,我哥担孩子心病情加重,便送她去宿迁治疗。那一年春节,我特地从哈尔滨去宿迁医院看望她。对于我的到来,她眼神中充满着慰藉和高兴,她主动挽着我的手臂一起散步,还请我到外面吃早点。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女,受到如此突如其来的打击,她懵圈了,她心理上不能承受,我心疼她。好在她康复得比较快。回老家后,我便与大哥一起去无锡找那个工厂讨说法。老板态度很冷淡,根本不把我这个所谓的“军官”看在眼里,我感觉到了我的渺小,我无助,我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让大哥在老板办公室静坐。几经交涉,最后答成报销医药费、外加三千元补偿的协定。现在看来这点补偿着实少了点。但当时的社会还没形成有保护和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有效机制和社会氛围。社会在进步,要是现在一个举报电话,劳动部门便会主动上门处理。
  第二件事。燕子在婚后不久,小夫妻就吵架,甚至闹到要分手的地步。我很气愤,我觉得燕子不能受委屈。为此我和她的媒人维中哥,特地到她家去了一趟,本想当面责问她丈夫,“为什么欺负我侄女?”但当问及他们吵架的原因,可谁也说不出来,经了解都是一些鸡毛蒜皮,没有大不了的问题。其实新婚小夫妻,由于对对方的脾气、习惯、爱好不了解、不适应等原因,产生矛盾,属于正常情况。所谓“七年之痒”就是新婚夫妻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磨合、包容、调和、融合,才能相互理解、和睦相处,甚至相濡以沫。燕子的婚姻就是这么炼成的,现在他们夫妻俩多么恩爱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今燕子已是一个地道的家庭主妇了,相夫教子几乎是她的全部。不见了天真烂漫,缠绕着柴米油盐,但是从她的脸上还是可以读出些许简单和纯粹。小燕子小学都没有毕业,但对孩子的教育从不放松。她每天坚持接送孩子,每天坚持督促孩子写作业,并力所能及地辅导。读初中的女儿她已无力辅导了。只能默默地陪伴左右。她为此抱怨自己当初没有好好上学。我跟她说,“不要抱怨,要面对现实,你尽力就足够了。你的教育关键在于多陪伴、做表率,教给孩子仁爱、礼貌、勤劳,教给孩子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而不在于教给孩子多少文化,你不会的题,老师会教给他的。你的三个姑,也没有啥文化,他们教育出的你的几个表弟,不是都考上了大学了吗?王正还考上了硕士研究生。”
  惟勤惟善,方得富贵。我相信她的勤劳、她的执着、她的善良、她的母爱,一定能培养出栋梁之才。
  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小燕子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四口之家,夫妇两人养育两个孩子。她丈夫利用自家的院落位置优势,搞汽车流动补胎,随叫随到,二十四小时服务,克勤克俭,精打细算;燕子以抚育两个孩子为第一要务,其次是清扫庭除,油盐酱醋。一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起劳动,一起学习,一起说笑,多么美好的生活图景!
  我后悔这次回老家没有拍照片。大哥家的亲情聚会,孩子们的天真烂漫,活乐农家院,燕子的幸福一家人,都是绝好的拍摄素材呀!
  在苏北农村像小燕子这种一家人常年在一起的情况并不多见。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有的一人在外,有的两口子都在外,孩子跟老人一起生活。这样情况引发的潜在问题是,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加之隔辈人的溺爱、娇惯、管而不教等,容易使孩子形成性格孤僻、过于自我等问题,严重的还有不良嗜好。所以,最理想的家庭形态是父母在本地工作,与孩子一起生活,陪伴见证孩子的成长。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希望这个问题早日得到很好地解决。希望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在广大农村再现。
  不知不觉,在小燕子家已呆了一个小时。燕子的丈夫小韦用他们的私家车把我送到火车站。我继续我的旅程。
  
抄袭必究,版权所有,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简介:唐维业 男 1965年10月生,江苏泗阳人,现居哈尔滨市。原部队军官,2004年自主择业,大学文化,造价工程师、审计师。爱摄影、旅行、滑雪。喜文好学,业余舞文弄墨,但发表聊聊;自我欣赏,但兼收并蓄。一颗年轻的心一直在路上……

======================

扫描二维码留言给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