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没于书海中的楷书大家虞世南及其《孔子庙...

 乐天樂宇平 2021-05-15
隐没于书海中的楷书大家虞世南及其《孔子庙堂碑》
虞世南(558-638) ,唐初书法家、文学家。虞世南身体文弱,博闻强记。少年时拜博学广识的顾野王为师,十余年勤学不倦,尤喜书法。后受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精心传授,妙得其体,圆融道丽,外柔内刚,继承了二王书法传统。他与当时的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唐初匹大书法家,而虞世南又是四人中最优者。他写的《孔子庙堂碑》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赞赏。唐太宗非常喜爱虞世南的字,经常临写。
《孔子庙堂碑》 又称《夫子庙堂碑》 ,全称为《孔子庙堂之碑》。为虞世南69岁时所书,被历代金石家和书法家公认为虞世南楷书的代表作。碑文记载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九年(626)立孔子3代孙孔德伦为褒圣侯及重修孔庙事。此碑刻成于唐太宗贞观七年(633)。碑高280厘米,宽110厘米,楷书3行,行64字。碑额纂书阴文“孔子庙堂之碑” 6字。此碑笔法圆劲秀润,平和雅娴,雍容端庄,笔势舒展;用笔圆而结字方,锋芒内敛而气宇轩昂,于含蓄朴素中显出宁静浑穆之态;字形俊长,结体天然,章法疏朗,一派平和中正气象,是“中和为美”的典范,也是初唐碑刻中的杰作,被称为“有唐第一楷书” ,开唐楷温和典雅之书风,更是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家公认的虞书妙品。
据传此碑刻成之后,人流车马云集碑下,争相观看,从而使此碑名声远播,但也因此每日都有人捶拓不止,使此碑遭到了严重毁坏。更为可惜的是,没过多长时间,此碑在一场大火中被完全烧毁。武周长安三年(703) ,武则天命相王李旦重刻,为完好保存,“仅拓数十纸赐近臣” ,但旋又遭毁。故而唐刻拓本今已罕见,但有一唐拓本《孔子庙堂碑》流入日本,现藏日本东京三井文库。
对于《孔子庙堂碑》 , “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曾有诗云: “孔庙虞书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 ”可见原拓本在北宋已极其珍贵。此碑现存的刻本有两种:一种在西安碑林,为宋代建隆至乾德年间(960-967)王彦超所刻,世称“陕本” 或“西庙堂本” ;另一种在山东成武县,元代至正年(1341-1367)刻,世称“成武本”或“东庙堂本”。前者字体较肥,后者较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