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观陶瓷鉴定有说服力?还是科学鉴定买家更加相信?(建议收藏)

 灯下悦读 2021-05-15

目测法:这种传统的鉴定法基本大同小异,从宏观入手,比如:器型,釉面,彩料,画工,胎质,磨损痕迹,氧化旧气等。微观上类似于公安痕迹鉴定,如:胎土,烧制工艺,施釉方法,釉面材料,气泡变化,青花原料与历史配匹等。

优点:它是鉴定者长期接触了大量古陶瓷标准器后,归纳出各个时代不同窑口瓷器的本质规律后,进行对照鉴定,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眼学缺点:传统眼学没有一个客观标准的存在,鉴定人的文化素质、学识、眼界、心态不同,鉴定结果都可能不一样,就像“一千个人心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对同一件瓷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一部分专家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不说真话,把市场搅的乌烟瘴气。

在这种现状下要想重建起大众的信任,就要拿出一个鉴定的客观标准来,使陶瓷鉴定科学化、准确化,用科技手段对古瓷器进行鉴定。

在科技检测公正不阿不讲情面不看对象不说谎,应用到成熟的科学方法和仪器设备,系统研究了大量窑址考古发掘和出土墓葬瓷器、产地和年代明确的古陶瓷标准样品,掌握了不同窑口、时代和类型的古陶瓷内在变化规律,建立具有实用价值的识别产地、年代和真伪的量化科学标准,通过完整器的分析和数据比对,给出科学的最终分析出结果。

EAGLE Ⅲ XXL型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

原理:X射线荧光法利用质子、X射线等照射古陶瓷样品,使其发生反应,古陶瓷中所含的各种元素便可发射出相应的特征X射线,其强度与元素含量在一定范围内近似成正比,记录下特征X射线的能量和强度,即可计算出古陶瓷中各元素的含量。

把它们和考古出土的不同窑口的瓷片标本的元素含量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符,即可认为该窑址标准样本的窑口和年代就是被检测器件的窑口和年代。(无损检测国标检测鉴定)如果检测到器物中某些元素含量异常,如Zn、Ba、Sr等元素含量很高的话,也可直接判定该器物为赝品。检测柴窑/哥窑/北宋官窑无窑址除外。(缺点民窑数据乃需完善)

碳十四测年:通过测量碳同位素变化确定年代,由于瓷器中有机碳含量极低和半衰期限制,只适合测量史前陶器的烧制年代,缺点不能断代。

热释光测年:通过测量热释光量确定烧制年代,适合测定唐代以后陶瓷的年代。目前科学识别人工辐照作伪已取得进展,但还没有达到实用阶段。明显的缺点是要取样,为了识别人工作伪需要在不同位置的多点取样分析。(缺点瓷器打孔破坏瓷器影响价值)

同样一件瓷器的吸水效果是不相同的,无法制定科学量化标准。目前最先进的激光拉曼光谱仪都不能实现羟基的定量分析,即无法确定年代,定性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景德镇元明瓷微观特征初探》一书中的元青花微观图录悉心比对,二者有高度契合,特征完全一致。再用显微镜观察其足部的火石红,隐约的红点从胎内渗出,由点到面,显现出层次浓淡变化,这是胎内含的铁元素经年氧化渗透所致,与微观标本图录相符。综上三个观测点(亦称指标)的观察,均与标本吻合,因此微观鉴定结果此器物呈元青花微观特征。过后几天我们又得知,此器物系出自英国贵族后裔之手,并已入选即将出版的权威专著《元青花器物大全》(黄云鹏主编)。它在传统目鉴与微观鉴定中均得到了认可,为元青花真品无疑。

第二件元青花牡丹纹执壶,器形周正,青花发色浓艳,肉眼观察其铁锈斑亦与元青花标准器一致。我们仍以气泡特征、网状纹和火石红三个观测点观察,发现:此器物的釉中气泡大小不均,相互粘连,且无明显老化,不是元青花微观特征;为增强说服力,我们在这件执壶上选择了与第一件执壶上类型一致的铁锈斑网纹类型:平滩网纹一体型。其表现不立体,较平面,结构较简单,凝聚无力,没有形成贯通上下的“丝瓜瓤”,与第一件器物的表现相差甚远,已非元青花网状纹典型特征。

这是什么原因?原来,第一件器物的青花料是真正元代的进口料,其构成中含有大量的四氧化三铁,这种铁即磁铁,有吸引力,当釉层烧到可流动时,这些铁分子就会相互吸引凝聚,形成对釉层的扰动,这种扰动不是只在釉面,而是在釉中,因而形成立体的丝瓜瓤了。这是真正元代进口青料的特征。而新仿元青花虽然在成型工艺、釉料、纹饰甚至胎土诸方面都能“乱真”,但真正元代进口天然青料却已无处寻觅,只能进行人工配制,因而仿出的网状纹就达不到“天然”的境界。故怀疑此器物的青花料为人工配制。最后,我们对此执壶的“火石红”进行了微观观测,发现:这层微红色是人为涂抹上去的,并非胎体内部析出之物,亦非垫烧材料中的铁熏染所致。以上三点观察已足以说明此物不属于真正的元青花。

后来专家们的“会诊”也充分支持了这个判断。广大收藏爱好者还可能还不知道,景德镇的师傅们从1981年就开始仿制元青花了,而且仿得很认真,1985年前基本属高仿,当时即以4000元一件卖给了日本收藏爱好者和港澳台及东南亚华人。1985年之后因众多仿家一哄而上,到1993年时已有2000余家在仿元青花,质量大大下降。此时莆田籍港澳商人蜂拥景德镇,走街串巷,收集仿品,向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大量推销;1998年后,江西抚州商人带着这些仿品到全国各地的古玩市场和收藏家家中用各种手段进行推销;而再往后,新仿的“元青花重器”在地摊上就随处可见了。

有专家判断:第二件的“元青花牡丹纹执壶”,应是1981年至1985年的第一代元青花仿品,只有30余年的历史。这与我们的微观鉴定结果完全一致。

区分新老瓷器的简易方法有以下几种:

自然老化痕迹分析:古陶瓷烧成后的漫长时间里,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瓷釉表面形成的破口泡、烂泡、变色泡、裂纹扩展和裂纹变色是老瓷器具有的典型特征之一,必须借助放大镜才能仔细观测。釉面具有破口泡、烂泡、变色泡、不规则裂纹扩张和变色未必是老瓷器,这些特征也可通过人工处理实现,必须通过大量实践才能识别新老破口泡、烂泡、变色泡、不规则裂纹扩张和变色现象。

包浆和沁:经过漫长的时间沉淀,古陶瓷釉表面的包浆和沁是老瓷器具有的另一种特征,由于无法定量分析,不同的人会得出彼此相左推论,更要识别人工作伪沁。通过化学成分测定的断源和年代间接分析。

古陶瓷文化遗产绝不允许瓷器有损坏鉴定:

古陶瓷中子活化学分析无损技术、它要求建立窑址考古发掘出土与墓葬瓷器、产地和地层年代明确的、具有统计性和代表性的古陶瓷标准样品库,通过系统分析,建立瓷胎、瓷釉和色料中主量和微量成分的参考标准数据库,才能实现古陶瓷的断源断代和高技术仿品的识别。

常见问题解答

1.科学鉴定有几个步骤?是否会破坏器物?

1.初步鉴定主要检测瓷器是否有人为添加现代化学成分,检测瓷胎、瓷釉、彩等锌、锆、钡三个元素是否超标,超标初选不过,不超标初选通过,

[初步鉴定不过不必做实验室报告,初步鉴定通过再进行实验室报告]

2:实验室报告是通过核技术考古实验室科学无损鉴定对瓷器化学成分数据分析和初步鉴定及学术与目鉴评审的全方位综合报告。进行断代和窑口匹配。

3.鉴定过程是采集表面瓷胎、瓷釉、彩元素,不会对器物产生任何破坏,属于无损检测。

2.初步鉴定为什么是检测锌、锆、钡而不是其他的元素?

造伪者大量添加锌、钡实现器物表面釉光呈哑光状态,是一种作旧的常见手法,锆(锆石即为人工钻石)是用作固定胎体的作用增加出窑成品几率,控制伪造成本。

而锌、锆、钡三种元素是到19世纪中叶之后才被完全提炼出来,通过数据库标本对比元素的成分含量做出新老判断。

3.为什么要分2步鉴定,不能一步到位么?

实验室鉴定的初步筛选可快速出结果减少等待时间周期,科学鉴定本身存在费用成本,分次进行可减少送鉴藏友的经济成本压力。

4.鉴定报告对于交易有何帮助?

各大拍卖行不会收来历不明的拍品都需要提供传承有序的证据,但是基本民间藏品很少能够拿出来。而窑口匹配报告能证明藏品确实来自发掘窑口就佐证其流传有序的来历,鉴定报告可以提升藏品的身价对于卖家是谈高价格的筹码,对于买家是很好的售后保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