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瓷鉴定纲要(三看微观断真伪)

 云儿的天空 2022-09-09 发布于湖北
我们之所以提出陶瓷鉴定三步走的具体实战方法,既是陶瓷鉴定在程序上的基本要求,也是陶瓷鉴定内在逻辑的具体体现。
第一步是一看宝光断新老,这一步解决了陶瓷的新老问题,因为只有一百年以上的瓷器才可能出现宝光。但问题来了,凡是一百年以上的瓷器都有宝光,那从距今几千年前的原始青瓷到距今一百年的瓷器都在这个“老”的范围,面对的一件器物,究竟是唐宋元明清哪个时代的呢?它又是来自哪个窑口呢?
这些问题就需要第二步二看宏观断年代了。我们通过器物的器型、胎釉彩、装烧工艺、纹饰、款识等宏观方面的综合分析,就可以得出这件器物是来自哪朝哪代的哪个窑口的结论。但问题又来了,现在的作假手段极为高明,仅从器型、纹饰、款识等方面已经很难做出真假的判断了,因为现在的仿品已经仿得让专家们都经常打眼。而断真伪又是陶瓷鉴定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如果断不出真伪,那后面的一切都是零(陶瓷鉴定一般为分为断真伪、断时代、断窑口、断器型、断价值这么五项内容)。而断真伪最终只有靠科学鉴定和从微观上入手了,这就进入到了陶瓷鉴定的第三步:三看微观断真伪。看微观主要是要依靠科学鉴定及标型学的升级版迹型学了。
科学的鉴定离不开各种仪器,仪器总有误差。一是断年代:1、碳14看衰减。碳14的误差较大,正负500年;2、热释光看增强。即加热至300度,看释放光的强弱。老器光强,新器光弱。它的误差也不小,正负100年(飞机过安检后,x光照射,可攻破热释光,假变真;太阳下暴晒的器物也影响,真变假)
二是断元素:1、x荧光光谱仪看元素,但它只能看假不看真,即只能用排除法,如果古陶瓷中含有现代元素(如锌、钡、锆),即为假。也即如果瓷器釉面中含有气化锌、氧化钡、氧化锆,都是1960年以后才出现的,故凡有这几样元素的,均为仿品。2、红外光谱仪分子结构,釉质老化,也叫脱玻化技术(二氧化硅的均质体向晶体的转变,也即由亚稳定状态向稳定状态转变,玻璃体向结晶体转变,即为脱玻化。烧成的釉,时间越长,脱玻化程度越高,通过光谱仪来分析,测算陶瓷的年代。但脱玻化不光是年代造成的,它的釉成份也对它的脱玻化有影响。釉质老化系数小于0.1,即为新仿。但在实测过程中,透明釉好测,厚釉难测毛晓沪先生担任北京华夏物证陶瓷鉴定研究所所长时,在鉴定经常用到这两种光谱仪。科学鉴定的仪器本身就存在着误差,再加上操作仪器的并不是机器人而是自然人,因此经科学鉴定后得出的结论也并不可靠。如毛晓沪所言,一个人总不能因为你脖子上挂了一个听诊器就变成了医生。马未都在《百家讲坛》中也曾说过,陶瓷的鉴定目前以眼学为主,但陶瓷鉴定的终极目标一定是纯科学鉴定(瓷器往仪器上一放,仪器自动打印出何时何地所产),而不是还含有人为的因素,比如一边是仪器,但还要有人去填写这个报告,这就会有人为的不可靠因素。
正因为科学鉴定及眼学鉴定都不完全可靠,因此要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这才有了笔者此前说到过的那个陶瓷鉴定的万能公式:鉴定=目鉴+科鉴
在断真伪上,除了科学鉴定外,还有一个大家经常用到的迹型学方法,有人也称之为老化痕迹鉴定方法。即从微观上对比诸如开片、气泡、晶体等在新老上的区别,以及器物的工艺痕迹、使用痕迹、出土痕迹的新老真假。
古陶瓷老化痕迹的鉴定是有依据的,因为古陶瓷的基本属性就是物质性。任何物质都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凡是运动就要留下痕迹。
迹型学的鉴定方法,比如看气泡,学院派的专家们大多不用。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吕成龙曾说过,拿着高倍放大镜看气泡有什么用,这是搞陶瓷鉴定又不是在演电影!倒是那些跨界的实战派专家们对迹型学津津乐道,比如对这个气泡就分为透明型、变色型、死亡型、破口型等等。
看开片及气泡等微观特征究竟在陶瓷鉴定中有没有用?笔者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古人在瓷器鉴别上已经提到了这些内容,明曹昭的《格古要论》载“汝窑器,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曹昭提到的“蟹爪纹”其实就是汝瓷的开片。另外,古人还讲到官窑、哥窑的气泡特点是“聚沫攒珠”,而汝窑的气泡特点是“寥若晨星”。这说明古人已经对釉中的气泡有了自觉的认识。
但开片、气泡及结晶等微观特征在瓷器鉴定中的争议较大,笔者在本讲中暂不具体展开相关内容,等朋友们真的感兴趣时(比如关注“瓷话瓷说”公众号的人数较多时)再做专门论述。在这里,如果朋友们想深入了解瓷器的微观特征及瓷器的老化痕迹鉴定,笔者向朋友们推荐几本书可以参看:一是刘志成的《陶瓷痕迹鉴定(全二册)》(定价980元),二是周勇《陶瓷迹型学概论》(定价980元),三是毛晓沪《古陶瓷鉴定学.总论卷》定价800元
下面展示几张几位专家在书中有关气泡、开片、结晶的微观照片,供朋友们做一个大致的了解。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上图片为釉内气泡在演变过程中的微观特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上图片为釉上及釉中结晶体在演变中的微观特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上图片为各类开片在演变中的微观特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