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南明百万雄师,全部投降清军,你看看方孝孺是怎么死的?

 昭烈名臣 2021-05-15

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很多次,每到王朝末年,哪怕是在混乱在无能的朝代,临到最后,也总能找出来一些忠臣烈士。

可是南明政权却非常奇怪,文臣武将成批成批,毫无底线无节操的要投降,著名的就是那个钱谦益,文臣的代表,无耻的说我本来是要跳水的,结果水太凉就又上来了。

还有个人叫龚鼎孳,也是宰相级的人物,他也是娶了秦淮八艳之一,后来他就到处跟人解释,说我原要死,奈何小妾不肯。我是想死的,我娶的秦淮八艳不让我死,就是这种没出息的话都能说得出来,好像这个朝代士大夫的节操,就这样稀里哗啦就崩溃掉了。

还有就是军人,南明的弘光政权,如果把江北四镇,还有武昌的左良玉部全部加上,至少至少一百万兵员,这里面还都是精兵强将,其中的高杰那原来可是李自成的部下,因为勾搭上李自成的小老婆最后只能投靠了官军。

左良玉的部队,那更是原来在辽东跟清军作战,战斗经验都十分的丰富,这一百万的军队,你好歹也打上一两仗。

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你就算是一百万头猪,你硬生生也能踩死几个清兵,结果江北四镇加上左良玉的部队,全部整建制的投降了清兵,没有做任何的战斗。

你想象都不可思议,国家养士几百年,关键时刻,文臣武将全都靠不住,失败的让你是痛心疾首,最后甚至感觉莫名其妙,南明怎么这么快就亡了。

明亡之后,很多明朝的士人写文章谈论明朝为何会亡,当然观点很多,其中有一个说道了方孝孺,觉得天下的文臣武将,意方孝孺为代表,在靖难之役的时候,已经为国家尽过一次忠了。

明初的那场杀戮,彻底寒了天下士人的心,那么方孝孺到底经历了什么呢,他的死为何会对明朝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当初朱棣要进南京的时候,姚广孝就提醒过朱棣,不要杀方孝孺,如方孝孺可为所用,以他在士林中的声望,令儒家官僚集团接受既成事实,难度可降低不少。

朱棣那也是一代雄主当然明白方孝孺的意义,捉住方孝孺后,依姚广孝之言,现实和颜悦色的劝降,结果大失所望,进而恼羞成怒,《明史》对这一段的描写,细腻可观,如小说一般:

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

孝孺曰:“'成王’安在?”

成祖曰:“彼自焚死。”

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

成祖曰:“国赖长君(指建文之子年幼不足立)。”

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

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

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成祖怒,命磔诸市。

这对话简直太精彩了,原文读起来也跟白话小说一样,朱棣开始说自己要效法周公辅政,方孝孺反问他那成王在哪里,两人一问一答,最后方孝孺说的是,死就死,但这个继位诏书我肯定不写。

朱棣恼羞成怒,决定杀掉方孝孺的十族,以消心头之恨,九族尽诛,一个人既有亲属基本一网打尽,杀无可杀。饶是这样,朱棣意犹未平,怎么办?

他就破天荒地“将其朋友代为一族诛之”,这样凑成“十族”,无数人员被无辜牵涉其中,方孝孺案,一共杀掉了八百四十七人,这里面还不包括流放的充军的。

当时建文朝的忠臣非常多,朱棣进入南京城时所遭遇的尴尬局面:迎降的朝臣不过百十号人,而“遁去者,达四百六十三人”,这还不包括自尽者、被捕者。

假如换成现代民调的表述方式,朱棣的支持率不足百分之二十,而且真正投降朱棣的副部级以上高官,只有两个人。

朱棣为了打压那些反对他的人,使用的手段也是非常残忍的,如黄子澄案,据在《明史》中主撰“成祖本纪”的朱彝尊说,“坐累死者,族子六十五人,外戚三百八十人。”

另一个被族灭者高翔,除了被满门杀光,还被挖了祖坟,这都不算什么,朱棣先把高家产业分给他人,这可不是为了别人好,而是分到财产的,要世世代代课以重税,目的就是要让这些人提起来高翔就骂他。

灭族者之外,还有许多人,处决其本人后,家属或被宣布为奴,或辱其妻女,使嫁最贱之人,直到二十二年后,这批人才被特赦为“民”,“还其田土”。

如果你翻开《明史》,列传第二十九到第三十一,即卷141—143之间,记述了大大小小这样的故事一百来个,个个精彩,令人肃然。

其中最奇的,有人原不在所谓“逆臣”之列,但为着正义,竟然送上门去——方孝孺处死弃市,开国名将廖永忠之孙廖镛、廖铭兄弟二人,明知危险,也不避斧钺,挺身而出,将支离破碎的遗骨收捡起来,葬于聚宝门外山上,事后,镛、铭果然被捕处死,他们另一个兄弟廖钺及从叔父廖昇也同时受牵连而充军戍边。

看到这里的记载你会想到什么,对没错,这就是王朝更替时的景象,新王朝为了巩固政权,一定会打击那些前朝旧臣,用最残忍的手段。

明朝的文武百官,其实靖难之役的时候,已经经历过一次亡国的惨剧了,《明史》里的那些故事,如果放到王朝晚期也是完全正常的。

但是真正明朝亡的时候,出现的都是比比皆是的奸臣列传,一个个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把大明朝所有的一切都抛之脑后。

南明朝廷就维持了一年,文臣武将没人为他尽忠,这也许就是报应吧,200多年前,明朝的文武百官已经为朱家王朝尽过一次忠了,这次就算了吧,人心已经被伤透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