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多史学家笔下宋朝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朝代,这一切都是赵匡胤的错

 HzQ奇皇 2019-12-23

宋朝并不是我国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在其存续的320年问,北部和西部先后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女真族建立的金国,以及后来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等政权,与之先后对峙共存。辽、金统治者常称宋为“南朝”,而宋则称它们为“北朝”,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南北分裂的时期。元朝人在编写前代历史时,《宋史》、《辽史》、《金史)三部正史并列,这基本上反映出了当时中国境内的实际情况。

在以往许多史家的笔下,宋朝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朝代,它往往与秦朝并称,曰“孤秦陋宋”。有宋一朝之所以会颇受鄙薄或非议,主要有两点:一是军事上的孱弱无力,在外族的入侵面前屡战屡败,北宋、南宋均亡于外族之手;二是政治上的因循苟且,“冗兵、冗官、冗费”,而稍有点作为的政治改革,结果都归于失败。造成以上情形的原因,当然可以找出不少,但主要的却是与宋初最高统治者的立国政策密不可分。

当是赵匡胤面临的局势,后周所统辖的境土十分狭小,在其北方,不但有强大的契丹(辽)虎视眈眈地觊觎着“南朝”,在太原一带还有一个在契丹卵翼之下的北汉政权;在长江上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则有四川的后蜀、江陵的南平、湖南的楚、杭州的吴越、金陵的南唐,还有广东的南汉、福建的闽。这些割据政权,可以说是中唐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对内而言,赵匡胤夺取后周天下之时,所接收的实际上也只是一个烂摊子,即使不算那些怀有二心的原后周节度使,如李筠、李重进之流。就这个政权本身来说,它所承继的是五个短命的王朝。在短短的53年时间里,朝代如同走马灯似的更替了五个,而皇位也像轮流坐庄一样换了八个姓氏。这种格局之所以愈演愈烈,无不与手握重兵的地方藩镇(节度使)的内部篡夺相关。所以,宋太祖登基之后,一方面,积极筹划南征北战的统一大业;另一方面,则必须时时处心积虑地思考,如何才能消除以往那种恶性循环的政治局面,彻底解决这个关乎赵宋王朝长治久安的大问题。

在对外统一方面,赵匡胤还是比较成功的。他根据当时所面临的实际形势,制定了“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基本方针。他花了13年的时间,解决了南方的9个割据政权。他的弟弟——即位的宋太宗赵光义,又花了3年的时间,灭掉了北汉。到公元979年,除了被后晋割给契丹(辽)的燕云十六州还在辽王朝的控制之下,边疆地区还有西北的高昌、龟兹,西南的大理、吐蕃等之外,原来的“五代十国”已全部归并到了惟一的中原王朝——宋朝的版图之中。由此,自唐代“安史之乱”以来,中国内陆延续了二百余年之久的割据状态得以结束,重新出现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在对内根除篡夺权位方面,赵匡胤做得也相当成功。即位后不久,他就相继解除慕容延钊、石守信等人统领禁军的兵权,让其出为地方节度使。从公元963年起,赵匡胤开始用文臣来管州事。对原后周拥兵的异姓王和带相印的大藩数十人,赵匡胤或借故把他们调迁,或遥领他职,或在他们死后不再让其子孙袭职。并且,逐步任命新的文臣来替代旧的武将。统一各国后,太宗赵光义继续以文臣换充武将,并利用内臣即宦官领兵或充监军,以挟制将帅。在收缴武将兵权的同时,宋初皇帝又对兵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对禁军采取了汰老弱、充精壮的强化措施,这既强化了中央禁军,又削弱了地方的兵力。

第二,对禁军实行“内外相制”,即一半兵力驻扎在京师,另一半分驻各军事要地;用京师的禁军足以对付分驻各地的禁军,调集各地的禁军则又能抗衡京师禁军。

第三,设置“殿前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探使”和“马军都指挥使”,三官合称“三帅”。他们只分别负责部分禁军的管理和训练,无权调遣所部禁军。禁军的调遣权名义上归枢密院管,而枢密院作为最高军事机关,直接向皇帝负责,所以实际上只有皇帝一人可以调遣禁军。如果禁军外出作战,就由皇帝临时派遣将领作为统帅,并且由皇帝亲自制定作战的方案,有时甚至还会直接授予作战的“阵图”,带兵将领不得随意更改,而不管这个“阵图“是否符合当时战场上的实际情况。

第四,禁军将领由朝廷直接任命,经常被调任,每有战事统兵将领是临时委派的。另外还定出“更戍法”,把禁军派往外地,每三年一轮换。造成“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不识兵,兵不识将”,“不使上下人情习熟”,不让将领与士兵建立起牢固的感情。

第五,把对地方军——厢军、乡兵和番兵的指挥权收归各州,节度使成为无权的虚衔。这样的军事体制,使禁军将领和地方藩镇都无力发动“黄袍加身”的兵变。

武将这个最兢手的难题解决了,接下来要解决的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体制问题。宋初最高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

一是分散文臣之首宰相的权力。宋代的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门下”,首脑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其副手称“参知政事”,就是副宰相。在编制上,宰相没有定员,一般都有好几个人。宰相的权限仅限于管行政事务。最高军事机构是“枢密院”,首脑为“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其副手称“抠密副使”。枢密院掌管军事政令,调动军队。宰相与枢密使,一文一武,互不通气,分别对皇帝负责。地位仅次于这两者的是“三司”,掌管国家的财政。其最高长官是“三司使”,由于其地位特殊,所以又被人习称为“计相”。

二是强化对官吏的监督。宋代的中央监察机构,有职责完全相同、却分别独立的两个:一为“御史台”;一为“谏院”。其职责就是纠察、弹劾包括宰相、枢密使、三司使在内的各级官员。皇帝还特许这两个独立的监察机构的官员可以“风闻言事”,即使检举错了也不受什么大的处罚。

三是以“内制”限制“外制”。宋代还继承了唐代皇帝培养扶植体制外势力的一些做法,如选一部分翰林学士作为顾问参与决策,称作“内制”。“内制”经常绕过外面的政府机构,以突如其来的方式宣布某些措施或任命等,目的无非在于制约作为常规政府机构的外朝。

四是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在地方官设置上,同样是围绕着加强中央集权这个基本原则展开的。以设立大行政区“路”取代唐代以来节度使兼辖支郡的旧制。下面分设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安抚使司,后来又加设了提举常平司。地方诸司的职权完全分立,彼此起到制约的作用。此外,漕司、宪司、仓司又有监察州县地方官的职责。地方实质性行政机构是州(府、军、监)、县两级制。州、县的长官由中央任命,称之为“知某州事”、“知某县事”,当地人不能在当地任官,地方官一般三年一换。在各州还设置了“通判宫”,通判由朝廷直接派遣,有权与知州共同处理州事,并监督知州的行动,直接向朝廷方面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必须要有知州和通判的联合署名,方能生效。

五是创设极其复杂的官制系统。宋代的官制系统是“名”与“实”相分、“职”与“权”相分的,有“官”、“职”、“差遣”之别。“差遣”是真正意义上的职务,但在性质上又属于临时的,所以称之为“知……”、“判……”、“权……“,意即可以随时调换。

总之,宋初的皇帝为了不让初建的王朝重蹈五代覆辙,为了确保自己的赵姓江山能长久存在下去,所以就“以防弊之政,为立国之法”(王夫之语),多管齐下,“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朱熹语)。其结果:“君弱臣强”、“外(地方)重内(中央)轻”的弊病及兵将联手兵变的危险是被消除了,但代价是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这成为以后宋朝对辽、对西夏、对金及对蒙古的战争屡战屡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一切权力都集中到了皇帝个人的手中,但同时也形成了名实分离、叠床架屋,滥官充斥、工作效率低下的庞大的冗官体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