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陈桥兵变入手,探析宋太祖赵匡胤的军事和政治改革

 瓜子心 2020-08-08

引言

公元前960年前,赵匡胤还是后周的节度使,同时担任殿前都点检一职。这一年后周朝廷听闻契丹与北汉组成联军,准备南下攻打后周王朝。朝中一片大乱,在未经验证情报是否准确的情况下就急忙派遣赵匡胤北上据敌。当赵匡胤兵至陈桥驿时,其心腹将龙袍披在赵匡胤身上,随即回师攻下开封,夺取了后周的江山,改国号为宋,北宋王朝从此开始。

陈桥兵变的实质是赵匡胤心有野心,手握重兵,早就谋划夺取后周江山。陈桥兵变仅是他与心腹共同出演的一出好戏而已,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篡权夺位造势,避免落下谋反叛逆的名声。因北宋就是武将立国,赵匡胤在继位后十分提防手下武将防陈桥兵变例颠覆北宋政权,故在建国不久就对北宋王朝进行了改革。

赵匡胤人物像

改革的目的主要是强化中央集权和打压武将势力集团,故本文从陈桥兵变入手,探析宋太祖赵匡胤的军事和政治改革。赵匡胤也算是官宦世家,其曾祖父赵朓就曾经担任过唐王朝的御史中丞,祖父赵敬也曾经担任过三州刺史。

他自小便开始习武,长大后四处游历,公元948年加入了后汉枢密使郭威的部队,成为其帐下一员武将。在跟随郭威的这一段时间里,赵匡胤战功赫赫,深得郭威重用。后来郭威在开封称帝时自然不会忘记这位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猛将赵匡胤,于是封他做了滑州副指挥使。

后来又调回京城任开封府马直军使,与同为开封府尹的柴荣搭档。不久郭威病逝,柴荣继位为周世宗,因二人一直在开封府搭档,所以柴荣十分信赖赵匡胤,几乎当做亲人一般。

(郭威)

《宋史》记载:“世宗在道,阅四方文书,得韦囊,中有木三尺余,题云‘点检作天子’,异之。时张德为点检,世宗不豫,还京师,拜太祖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以代永德。”

从这段史料可以看出,柴荣曾获得一块写有“点检做天子”的木尺。于是柴荣回京不久就罢黜了当时的殿前都点检张永德,让赵匡胤担任这一职位。由此可见,柴荣对这块木尺定是耿耿于怀,但罢黜了张永德后却让赵匡胤继任,也不加以猜忌,可见柴荣十分信赖赵匡胤,认为其绝对不会背叛自己。但可惜的是,仅仅过了不到两年,他的心腹赵匡胤就夺取了他的江山自立为帝,后周王朝也至此结束。

陈桥兵变的前一年,周世宗在重病之中任命赵匡胤担任殿前都点检。该职位最早设立于五代时期,在后周的官僚体系当中,该职位执掌禁军。殿前军由两种人组成,一是从军队中严格筛选出武艺高强的勇士,二是原皇帝身边的禁卫军,二者合为殿前军。殿前军为后周王朝作战能力最强的军队,而殿前都点检则是这支部队的最高军事长官,直接受皇帝命令。赵匡胤在夺取这支部队的控制权之后,后周境内再无任何武装势力可以威胁到他。

(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

《试论北宋初期兵制改革中的赵匡胤》中提到:“后周末年,军队总额约30余万人 ,而赵匡胤作为殿前都点检可以直接指挥的军队约达19万人,且为拱卫京师的精锐之师。”

随后仅过了一年,赵匡胤就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随后武装攻取后周都城开封,并将自己的大宋王朝国都也定在开封。赵匡胤是武将出身,因手握兵权才能够夺取江山,于是为了避免在他的皇朝治下再次出现这种情况,便开始了一系列的军事和政治改革。

强化集权:分割相权

赵匡胤继位不久就着手进行政治改革。为强化皇权,他将延续了千年的宰相制进行了修改。宰相制度一直使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帝王又爱又恨。

《汉书·百官公卿表》部分内容

《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该制度的优点在于,如果皇帝手下的相能力出众,且与皇帝一条心,那么皇帝将减轻许多负担。缺点就是如果相不解圣意,会经常使皇帝掣肘,在行使皇权时遇到层层阻碍。况且相位极人臣,手中的权力仅次于皇权。在一些特殊时期甚至要超越皇权。赵匡胤无法容忍这种情况的发生,于是首先便对宰相制下手进行改革。

虽然宋朝初期沿袭唐代的宰相制度,而唐代的宰相制度已经在汉代宰相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削弱了相权,但其手中权力仍然过大。唐代宰相制是在皇帝下设置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三省,三省长官皆为相。也就是说唐朝和宋朝初期,皇帝手下是有三位相的,而汉代相却只有一人。

(宋相王钦若)

赵匡胤不再使三省长官为相,而是以中书省门下的平章事为相,参知政事为副相。二人在政事堂办理事务,但二相仅仅能够处理政务,不可涉足与军务。军务则有枢密院负责。枢密院的最高长官使枢密使,掌管宋朝境内一切军务。同样,枢密使也无权涉足政务。

双方分工明确,严禁跨越到对方的管辖范围。最后赵匡胤又设立盐铁、户部和度支,三部门共同组成三司,负责大宋王朝的财政和税收,最高长官称为三司使。赵匡胤将原本的相权一分为三,使军、政、财三权分离,不但削弱了相权,还使文武之间的界限分明,使皇权得到可靠保障。皇帝也可以令三部互相制约,达到政局平稳的效果。

北宋政权详细图

打压武将:更戎法

自春秋战国开始,地方诸侯坐大对中央产生严重威胁的事例愈来愈多。唐代节度使据藩镇而自立的例子就摆在赵匡胤的眼前。引发这类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央授予地方过大的权力,尤其是兵权。但若不授予地方兵权,全国之兵皆由中央派出,中央政府则不堪重负。况且边境地区更是需要常年驻兵,所以彻底禁止地方拥兵是不现实的。其次,即便全国之兵皆从中央派发,武将一旦领兵出京仍然有倒戈相向的风险。远的不说,赵匡胤就是这样夺取了后周江山,所以他不得不防。

为了解决前者,赵匡胤强化了中央禁军的综合实力,只允许地方养镇兵、厢兵和藩兵。地方需要将军中的精锐需要送往京师补充至禁军当中,地方仅保留老弱残兵,基本只能够维持治安等任务,中央也并不指望这些弱兵上战场。驻守地方的任务则交给了禁军,禁军一半驻守京师保卫皇帝,一半驻守地方。

(北宋疆域图)

《续资治通鉴长编·建隆二年秋七月条》记载:“令天下长吏择本道兵晓勇者,籍其名送都下,以补禁之阙。又选强壮卒,定为兵祥,分送诸道。其后又以木挺为高下之等,给散诸州军,委长吏、都监等召募练习,侯其精练,即送都下。”

为了解决后者,赵匡胤又颁布了更戎法。更戎法主要是禁止部队在某地区驻防时间过长,防止地方行政长官与地方驻军互相勾结,反叛中央。所以令禁军在某一地区驻扎几年后就要前往其他地区驻防。同时,为了避免统领禁军的将军与禁军互相勾结,使禁军成为将军的私兵,宋廷也时常更换统领禁军的主帅。

(宋军操练图)

所以在当时的背景下,即便地方的行政长官真的意图谋反,也无精锐之兵可用,而且中央借助禁军还对地方有着绝对的军事优势。其次,更戎法有效避免了地方与禁军之间互相勾结这一现象,使皇权和政权更加稳固。但更戎法也对北宋王朝产生了巨大负面影响。

由于频繁更换统兵主帅,导致士卒与将帅之间没有配合的默契,士兵不了解主帅的作战风格,主帅也不了解所统帅的军队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使宋军的作战能力大大降低了。

(宋军战甲)

再拆军权:分离统兵权与调兵权

我认为赵匡胤在进行军事方面的改革时充分暴露了他的心虚,他在北宋建立的第二年就将殿前都点检和殿前副都点检两个职务撤销。朝廷禁军本由这两个职位所掌管,罢黜之后则改为由枢密院管辖。枢密院拥有调兵权但并没有统兵权。统兵权则在殿前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三人手中。这三位都指挥使只能够在得到皇帝或枢密院授权时才能够领兵,若没有调兵令则不可调动一兵一卒。

当年赵匡胤就是身居此位夺得了禁军控制权所以才能够颠覆后周王朝,组建大宋王朝。所以他继位称帝后担心他将步周恭帝成为末代皇帝的后尘,所以很快就将这两个职位撤销,并将权力回收到自己手中。同时将统兵权一分为三,即便有一位都指挥使在领兵过程中反叛皇帝,皇帝仍可调动其他两支禁军部队平叛。

《宋纪》史料

《续资治通鉴·宋纪》记载:“皆称疾请罢。帝从之,赏赉甚厚。庚午,以石守信为天平节度使,高怀德为归德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节度使,皆罢军职;独守信兼侍卫都指挥使如故,其实兵权不在也。殿前副点检自是亦不复除云。”

同时,赵匡胤还在公元965年通过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令地方节度使将兵权主动上交。西汉初年因刘邦诛杀功臣,导致朝政混乱,国家再度陷入内战当中。杯酒释兵权则避免了这一现象,使皇帝在不动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将兵权回收至自己手中。再次使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杯酒释兵权)

结语

因赵匡胤是武将拥兵反叛后周才夺取的江山,所以他也十分忌惮有人会通过相同的方法夺取他的北宋江山。加上唐朝灭亡的前车之鉴,使赵匡胤深感兵权对于政权的重要性。所以在北宋初期的改革当中,赵匡胤对兵权加以严格限制,并且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北宋形成了中央强地方弱的军事结构,使国家内部发生武装叛乱的可能性大幅降低,结束了自唐代以来地方武装势力过大继而割据自立的现象。宋太祖的改革对内来说是成功的,但对外来说则是失败的。

由于中央禁军是北宋王朝的绝对主力,所以一旦边关有警地方便很难抵御,而禁军则可能在较远的地区驻防。等到禁军开赴边关时,城池或许已经沦陷。加上禁军规模庞大,每年养兵的费用就成为了宋廷的沉重负担。这一系列因素导致北宋王朝在抵御外敌入侵时,一直处于不利局面,也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参考文献:《《宋史》》、《试论北宋初期兵制改革中的赵匡胤》、《汉书·百官公卿表》、《续资治通鉴长编·建隆二年秋七月条》、《续资治通鉴·宋纪》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