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炒房本质上是对货币购买力的不信任

 山里人cte0cgim 2021-05-16

炒房本质上是对货币购买力的不信任,深什么理的只是放大了下这个不信任,这一点几乎妇孺皆知。有点钱就担心贬值,就去找涨价标的抗衡。
以前是啥房子都买,郊区稻田里竖起来的也抢。后来房子实在太多了,大部分房子不再升值,就开始炒作大城市核心地段和局部好的学区房。
大家有钱就去负债买房,货币对资产的购买力持续下降,带来两个结果:一就是消费能力下降,除了房子卖的凑合,其他消费都萎靡,老百姓消费能力下滑很明显。
二是房子越来越多,供大于求,资金为了抗贬值,只能不断缩小范围,不断聚集头部,比如上面提到的越来越少的大城市好学区房。

带来这个现象的原因,一是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卖地太来钱了,二是实体不再高速发展,又过度依赖地产做好看经济指标,体现优越性,超级地租更加抑制了实体。
另外我们的CPI指数都是基本消费价格,忽略了资产价格,导致资产价格失去约束,一路狂奔,最后实质上是自己做空自己的本币,大家对本币不信任,缩水太快了。


最后可能就是购买力下降不仅体现在资产价格上,慢慢体现在流通价格上,然后也会体现在成本驱动的消费价格上,然后就是高利率抑制价格,直接刺破泡沫。消费不足也不影响涨价,现在很多商品就遇到这个问题了。
到时候刺不刺破就不是你能选择的了,是物价决定的,没什么比物价还重要了。三五年估计差不多了。

从以前大家都有钱,炒作稻田房,到现在大部分没钱,只能炒作少数好学区房,就已经是明显的周期尾部迹象了,再叠加个输入通胀,就更快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