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仲景:千秋医圣悬壶济世,传世药典杏林春暖

 昵称17447218 2021-05-16
一:少年立志。
张仲景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以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被后人尊称为“医圣”。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张仲景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官员家庭,父亲在朝中任职。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使童年的张仲景有机会接触到许多文学典籍。长大后的张仲景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尤其酷爱医学书籍,对医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张仲景尤其对古代名医扁鹊高超的医术非常钦佩。这一切都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医学大师奠定了扎实深厚的基础。

二:艰苦求学。
张仲景生活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朝政混乱不堪。兵祸绵延,战乱不止,疫病流行。年轻的张仲景从小萌发了治病救人的愿望。他在10岁左右,就拜当时的名医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张伯祖性格沉稳,生活简朴,医术精湛。他自己非常喜欢勤奋好学,刻苦努力的张仲景。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他。有了名师的支持和教导,年轻时张仲景学习更加刻苦勤奋。他孜孜以求的博览医书,广泛吸收各门各派医家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很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了世之名医。

三:撰写医书。
张仲景在医学上提倡“勤求古训”,非常善于认真学习和总结前人的理论经验。他博览历代医书,加以总结归纳。其中尤以《素问》对他的影响最大。《素问》说: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张仲景根据自己的实践对这个理论作了发展延伸率。提出了“六经论伤寒”的新见解。

此外张仲景还博采众方,广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药,甚至他对许多民间验方也都尽力搜集,一一加以研究,广积资料。就这样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和刻苦积累。张仲景收集了大量资料,结合他个人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这部著作一经完成便“大行于世”。《伤寒杂病论》成为了历代医者推崇学习的医学典范,也挽救了无数病人的性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四:坐堂问诊。
尽管张仲景醉心医学不愿为官。但由于父亲的关系,他还是被举为孝廉,担任长沙太守。进入官场后的张仲景仍然坚持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治病救人。他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让有病的百姓进到大堂上,来。再由他自己挨个仔细地为百姓诊治。这一举动使当地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欢饮鼓舞。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的仁心善举就把医生看病称做“坐堂问诊”。

五:医德医风。
张仲景为人谦虚谨慎,提倡终身坚持学习。他在序文中说: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学习不是靠天赋,而是靠刻苦努力,不懈钻研来获得知识。医学没有止境,必须终身坚持学习,扎扎实实,活到老,学到老。

张仲景还为后人树立了淳朴无华、勤恳踏实的学风。著名《伤寒杂病论》的著述风格就相当朴实简练,毫无浮辞空论。这种务实的医学写作风格对后世中医著作影响很大。张仲景以身作则,无论是诊病还是学习时,只要遇到一丝一毫的疑问,他都会“考校以求验”,绝不放过,一定要坚持不懈,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六:轶事典故。
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期间。眼见冬至来临,寒风刺骨,雪花纷飞。许多贫苦人家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把耳朵都冻烂了。忧国忧民的张仲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帮助自己治下的百姓度过难关。
经过研究,他研制了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祛寒娇耳汤。将羊肉、辣椒和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煮熟。吃了“娇耳”,喝了热汤,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再也没有人冻伤耳朵了。后世为了纪念张仲景的仁心仁术,就一直在冬至这天吃饺子。并且打趣道:冬至吃饺子,耳朵不会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