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她被无情抛弃,伤心出嫁,却仍然关爱那个狠心人

 陈想读名著 2021-05-16

本文接昨天所发《人生》:明知自己的爱情就像飞蛾扑火,她却仍然奋不顾身

尽管所有人都喜欢这个勇敢、善良的姑娘,巧珍还是被高加林无情地抛弃了。

但是巧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失恋姑娘不同寻常的表现。

01 为什么巧珍能那么快地恢复生命力?

被抛弃的巧珍,当然是痛苦的:

半个月来,她很少能咽下去饭,也很难睡上一个熟觉。每天夜半更深,她就一个人在被窝里偷偷地哭,哭她的不幸,哭她的苦命,哭她那被埋葬了的爱情梦想!

但是巧珍与一般姑娘不同的是,她能够迅速地调整好自己:

她也曾想到过死。但当他一看见生活劳动过二十多年的大地山川,看见土地上她用汗水浇绿的禾苗,这种念头就顿时消散得一干二净。她留恋这个世界,她爱太阳,爱土地,爱劳动,爱清朗朗的大马河,爱大马河畔的青草和野花。她不能死。他应该活下去,她用劳动,她要在土地上寻找别的地方找不到的东西!

所以没过几天,村里人就看见她又在田野上出现了,像一匹带着病的勤劳的小牝马一样,又开始了土地上的辛劳。

因为她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她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追求更好的生活,希望遇上“更有意思”的人。

包括与高加林的恋爱,也是她主动的追求。她不是想要“攀附”,她是想要自己也有更高一个“层次”——尽管她不见得知道这个词。

她爱这个生命、生活本身,爱情也是其中一部分。

尽管遭受了感情的打击,但她恢复了生命力。

由此看来,巧珍是多么“现代”啊!她敢于追求,也敢于接受失败;她全身心爱着高加林,但是爱情失落了,却也并不能带走所有。

02 为什么她要那么快出嫁,并且按旧礼仪出嫁?

农村青年马拴爱慕巧珍,一直在追求巧珍,只是因为“高老师”与巧珍恋爱,所以才自惭形秽打了退堂鼓。到巧珍被加林抛弃,他马上就来说亲,不嫌弃巧珍属于农村很忌讳的被弃女子。巧珍也很快答应了婚事,并且要求她父亲在三五天里安排结婚,并按父母当时结婚方式来“过事”。

为什么她这么急?又为什么要用旧礼来结婚?

也许,是因为她要让高加林安心。结婚了,加林哥就不用想着对不起她,可以安心在城里干工作,与配得上他的姑娘恋爱了。

她不知道,她结婚时高加林在省城培训,而当高加林回县里听到她已结婚的消息,反映是“感到头'嗡’地响了一声”,他的心里说不出地难受。她更不知道的是,他听到她结婚消息的当天,他还收到了他开后门进城工作的事东窗事发,他马上就要回村劳动。

高加林听到要卷铺盖回村的消息第一时间想到了巧珍,但又绝望地叫道:“晚了……”如果巧珍预知会有这样的转折,她会等吗?

只是没有这如果。

也许,她是要用结婚来转移内心的悲痛。她不能无休止地沉浸在痛苦里。理想的爱情看来已经完全无望,自己有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就要做出新的转向。爱上加林是她自己的选择,现在她也仍然自己选择!

也许,她是要证明自己并不是那种悲惨的被抛弃的女子,所以她要用那种旧式的热热闹闹的结婚仪式,把自己风风光光地嫁出去。是否她还在想,用这样的方式,减轻加林的罪恶感?因为她是这么风光地出嫁,或许,她是开心的……

……

最重要的是,无论是怎样的想法,巧珍都是主动的。她仍然痛苦着,但是她仍然要自己来选择!

正如作者所说:

刚强的姑娘!她既没寻短见,也没神经失常;人生的灾难打倒了她,但她又从地上爬起来了!就连那些曾对她的不幸幸灾乐祸的人,也不得不在内心里对她肃然起敬!

03 为什么被伤害的她不愿意报复高加林,反而为他谋生计?

等到高加林失魂落魄地从城里打回村里,巧珍是最有资格去羞辱他的。

她的姐姐巧英和妈妈就打算堵住回村的高加林,“狠狠地奚落他一通”,但是巧珍听说后,反而马上赶去劝阻,跟她姐姐说:

我给你跪下了!姐姐!我央告你!你不要这样对待加林!不管怎样,我心疼他!你要是这样整治加林,就等于拿刀子捅我的心哩……

不仅如此,她还要姐姐一起去央求她公公、村支书高明楼,让他去公社做做工作,让加林再教书。

巧珍是想与加林重新在一起吗?也许很多人就这样想的。

不是。她已经跟她姐姐说得很明白:

这是不可能的,我已经结婚了。再说,我也应该和马拴过一辈子!马拴是好人,对我也好,我已经伤过心了,我再不能伤马拴的心了……

巧珍真的是个有菩萨心肠的人,她受过伤,就不愿意别人如她一样受伤!

她不再想跟加林在一起,但她仍然关心加林。

她就是这样一个有主见的女子,不会惧怕什么流言,同时又有不会动摇的选择。

不知这样的解读是否符合你心目中巧珍的样子,不妨一起读书,一起讨论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