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都国医名师、汉典中医呼吸科专家武维屏教授医案

 陈XUEBIN 2021-05-16

专家简介

武维屏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第三届首都国医名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东直门医院呼吸科首席专家

第四、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呼吸病学科》学术及学科带头人

国家教委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研究学术及学科带头人

擅长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间质纤维化、胸内结节病、支气管扩张、肺癌等疾病。

汉典中医医院出诊时间:每周四下午

验案举隅

患者男性,75岁。

初诊:2014年5月27日初诊。发现间质性肺炎5月余,2014年2月因干咳、气短伴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前往北大医院呼吸科就诊,胸部CT示:双肺自上肺叶沿胸膜下呈磨玻璃渗出影,小叶间隔增厚;杵状指(+-);肺功能: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68.9%;行支气管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支气管肺泡灌洗(BAL):中性粒细胞(N)15%,淋巴细胞(Lym)5%,EO 16%,CD4/CD8 1.02。余抗核抗体、血管炎、风湿免疫无明显异常。既往有关节炎史数十年,吸烟史50余年,约每日10支。考虑间质性肺病,嗜酸粒细胞性肺炎给予强的松40 mg每日1次。前来就诊时强的松已减至每日10 mg。刻下症见胸闷气短,动则加重,咳嗽咯少量白黏痰,关节疼痛不明显,口干发黏味咸,便溏,余未诉不适,舌质暗红中有裂纹,苔黄腻根厚,脉弦滑。方予小陷胸汤合透脓散加减:瓜蒌12 g,薤白4 g,清半夏10 g,生黄芪15 g,当归10 g,连翘12 g,炒薏苡仁20 g,皂角刺6 g,白蒺藜10 g,前胡12 g,杏仁10 g,苏子10 g。21剂,每日2次。

按:患者高龄,胸闷气短,动则加重,咳痰,为本虚标实之病,本虚责之于肺脾肾,气血不足;标实则为痰热瘀血。一诊,患者正予强的松10 mg每日顿服,痹痛不明显,口干发黏味咸,舌质暗红中有裂纹,属肾气阴不足;苔黄腻根厚,脉弦滑乃痰热瘀内阻之症,故方予小陷胸汤合透脓散加减标本兼顾,小陷胸汤多以黄芩易黄连以清化痰热;透脓散将黄芪、当归补气活血之品与连翘相配,武教授多以连翘易金银花是由于金银花入气分,连翘走血分,且其性清灵宣透,透邪而不留伏邪,是其擅用之品。针对磨玻璃影加薏苡仁利湿化饮,临诊中若便干多予生薏苡仁,若便溏多予炒薏苡仁,并取其“杀其势与大肠,分消湿邪于二便”之意。小叶间隔增厚用皂角刺、白蒺藜软坚散结之品,共奏消散脉络陈疴之效。

二诊:2014年6月24日,仍胸闷气短,音哑,口黏发咸,痰黏不易出,活动多汗,口腔有溃疡,舌质暗红边有齿痕苔根腻黄厚,脉弦滑。上方减皂角刺、白蒺藜,加川贝母10 g,苦参6 g,五味子10 g,补骨脂10 g。21剂,每日2次。

按:患者诸症方减二三,仍口黏咸,痰黏不易出,多汗,现强的松5 mg每日顿服。减辛温之皂角刺,白蒺藜;加川贝母,苦参合当归贝母苦参丸之意以滋阴祛湿化痰;加五味子以酸甘生津敛疮疡,补骨脂以补肾助阳。

三诊:2015年4月22日,患者回老家后间断服用上方,胸闷气短咳嗽已明显缓解,口咸亦缓解激素已停6个月,近2个月关节疼痛进行性加重,遇冷加重,夜晚需带手套方能入睡,咽部有黏液,汗多活动后加重,舌质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合麻杏薏甘汤加减:炙麻黄6 g,杏仁10 g,炒薏仁30 g,仙灵脾10 g,骨碎补10 g,桂枝6 g,赤芍12 g,知母10 g,苍术10 g,防风10 g,干姜5 g,细辛3 g,生黄芪15 g,延胡索10 g,秦艽12 g。7剂,每日2次。

按:患者目前停用激素半年,呼吸症状已明显改善,继而出现关节痛。更方予麻杏薏甘汤加减祛风除湿,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温经通阳。武教授取原方之义亦不囿于原方,因当今多阳实之体,“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故未遵原方桂芍4:3配比,而以1:2小建中汤配比以酸甘缓急;因附子多燥烈,一方面“纯阳壮火”之品用之过久过量,燥烈之性可使病机由寒转热,饮从热化,湿热内蕴,另一方面附子易与化痰药(如瓜蒌、贝母、半夏)触犯药物禁忌十八反,故常更弦为仙灵脾、骨碎补以补肾助阳,并可在患者已撤减激素6个月之际起到阴阳同调之效;苍术燥湿之力强于白术,故以苍术易白术;痹痛重、病程长,少佐细辛助桂枝温阳通窍以祛邪,加延胡索、秦艽增强除湿通络止痛之力;同时亦不忘加生黄芪以顾护正气。

四诊2018年3月21日,患者诉回老家后间断服用上方,关节疼痛明显缓解,无需带手套。已停用中药半年余,近2个月咳喘加重,胸闷,活动后加重,咽中有痰不易咯出,关节复隐痛,舌体胖质暗红,边有齿痕,中有裂纹,苔薄黄略腻,脉弦滑。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合麻杏薏甘汤、柴朴汤加减:柴胡10 g,黄芩10 g,清半夏10 g,厚朴8 g,苏梗10 g,茯苓15 g,炙麻黄6 g,杏仁10 g,炒薏苡仁30 g,桂枝6 g,赤芍12 g,知母10 g,防风10 g,穿山龙20 g,补骨脂10 g,前胡10 g。7剂,每日2次。

按:服3诊方后关节疼痛已基本控制,停中药半年余,近2个月呼吸症状亦出现,关节复隐痛,3诊方基础上复加柴朴汤以调理枢机,利咽化痰。近日电话随访,患者服用该方后,咳痰及关节隐痛诸症皆明显缓解,未再加用激素,病情趋于稳定。

本医案摘自:《 武维屏教授肺痹-体痹合治验案举隅[J]》,作者李 杰, 武维屏, 孙 瑗, 等,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38(3): 259-261.

版权归天津中医药大学期刊编辑部所有

温馨提示:文中处方仅针对此案患者,请读者切勿擅自使用。如有需要请就诊专业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