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老师治疗流产后痛痹验案一则

 寂寞在繁衍 2015-08-16

高楚楚整理

初诊:2012年8月15日,毛某某,43岁。因“流产后肩背及腰疼痛5月”就诊。

患者平素月经规律,经期6-7天,周期30天,量、色、质正常。末次月经:2012年8月10日至今。今年3月孕50余天药物流产后自觉肩背部疼痛,怕风怕冷,甚至腰部、四肢、手足关节冷痛不适,全身乏力,胸闷气短。刻下:第7天,阴道少量红色出血,纳可,寐差,二便调,外阴瘙痒。既往体健,未发现药物过敏。生育史:1-0-3-1,未避孕,顺产1次。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中医诊断:痛痹。

治则:祛风除湿,温经散寒。

方药:桂枝 6g  威灵仙 10g  白芥子 10g  生黄芪 15g  五加皮10g  地龙 10g  细辛 5g  淡附片 10g 炙甘草 6g  生姜 6g  大枣 6个,7剂。

二诊:2012年8月20日,上症缓解,胃饱胀欲呕,胸闷气短,乏力,易疲劳,寐浅多梦,二便调。舌脉如上。

方药:中药守上方加陈皮 10g、砂仁 5g(冲服),5剂。

三诊:2012年9月10日,末次月经:2012年9月4日至8日,量中等,肩背、腰部及关节疼痛消失,仍有乏力、胸闷,胃饱胀感,欲呕,二便调。舌脉如上。

方药:升陷汤加陈皮 10g、枳壳 10g、半夏 10g,7剂。

按语:妇人流产后体质虚弱,正气不足,邪气干之,受风寒侵袭,卫表不固,怕风怕冷,寒入肌骨关节,故肩背、腰、四肢关节冷痛,寒为阴邪,伤人阳气,故全身乏力、胸闷气短。张仲景《伤寒论》174条有云:“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以治疗表虚证,关节疼烦者,与此病症相符。故马老以此方化裁,附子制用减其辛热,温阳逐寒,桂枝通阳化气,利其关节,姜、枣、草调和脾胃,驱邪不伤正。并加威灵仙、五加皮,通其经络,散其风寒;白芥子“善治皮里膜外之痰”,豁痰利气,散结通络,配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地龙活血化瘀,通经活络,黄芪益气固表,补脾肺虚。全方温阳散寒,攻补兼施,诸药力专,善治关节,故疼痛即消。二诊痛症缓解,胃饱胀欲呕,恐附子细辛之品伤胃,故守方5剂,并酌加陈皮、砂仁理气和胃。三诊疼痛已消,即以升陷汤加减治其乏力、胸闷等症。治大病如烹小鲜,需精心选材,咸淡适宜,更兼火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而医者用药,亦慎之又慎,其中学问良多,吾辈仍需勤加思考,多学多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