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财经报】江西“六个机制”推动预算管理改革蹄急步稳

 ylhpjl 2021-05-16
今日,中国财经报发我厅新闻稿件
江西“六个机制”推动预算管理改革蹄急步稳

▼▼▼

图片

 中国财经报

今年以来,江西省财政部门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要求,重点从六个方面建机制、下功夫、见实效,扎实推进2021年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开好局、起好步。

——建立健全硬约束的压减机制。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始终坚持厉行勤俭节约,在预算编制中把严把紧预算支出关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把更多宝贵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印发《2021年省直部门一般性支出压减方案》,对零基预算单位的基本支出公用经费统一按10%压减;对非零基预算单位,按人均一般性支出高于3万元的,分7%、12%、17%三个档次进行压减,收回省直部门指标1.48亿元。

——建立健全快时效的公开机制。严格落实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提高工作主动性、及时性,在省人大审查批准省级预算后3日内批复了124个省直部门预算,批复时限较往年大幅缩短,为部门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争取了时间。扎实做好省级预算公开工作,除涉密部门外,2月9日,在省财政厅门户网站统一公开了118个省直部门预算。2月18日,在省财政厅门户网站公开省级政府预算报告、省级四套预算表格及说明等;同时,随省级政府预算公开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等信息。

——建立健全常态化的直达机制。印发有关通知,进一步完善直达资金分配、下达、使用和监管全过程管理体系,确保资金使用“一竿子插到底”,直接惠企利民。除2021年中央整体纳入直达资金范围的28项资金及纳入参照直达资金范围的9项资金外,省级财政对应中央直达资金中共同事权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安排的20项资金,也一并纳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实现了民生补助资金的全覆盖。此外,加强直达资金管理,明确提出直达资金“四个不得”使用的行为,即不得用于政府性楼堂馆所、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不得违规将资金转至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不得违规将资金拨付到政府融资平台或用于违规发放工资津补贴等,不得采取以拨代支、虚列支出、编造合同、超进度拨款等方式违规拉高支出进度。完善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实现直达资金全过程监控。

——建立健全相匹配的直管机制。适应调整省与市县收入划分改革需要,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健全“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机制,压实设区市对县市财政监督、绩效管理、倾斜支持的责任,激发各级财政部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从2021年起,省级一般性转移支付中的财力性补助,由省直接分配下达到市、县(区);直达资金的分配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其他转移支付资金(项目),由省分配下达到设区市、再由设区市按规定分配下达。在省本级全面实施零基预算的基础上,所有设区市本级和57个县(市、区)2021年开展零基预算改革试点。

——建立健全更稳定的“三保”机制。开展县级“三保”预算审核,督促市县足额安排“三保”预算支出,研究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按月统计县级“三保”支出预算执行情况,重点监测收支矛盾突出、债务风险高、暂付款项规模大、库款保障水平持续较低的地区,确保全年县级“三保”平稳有序运行。

——建立健全全周期的绩效机制。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质性嵌入预算管理流程,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大力削减或取消低效无效支出。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确保在5月底前完成系统建设,与财政部全国预算管理汇总系统对接,推动实现预算项目全周期管理和全链条追踪。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强化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绩效主体责任和绩效意识,提高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