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人民币的运行机制

 图书家家 2021-05-17

一、CBDC表达

CBDC---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1. 表达:一串经过加密的字符串

  2. 表达式本质上:对货币制度主要构成要素及权属的加密处理,是CBDC系统安全运转的基础。

  3. 数学表达:以数学模型为基础,模型中包含:发行方、发行金额、流通要求、时间约束、智能合约等信息。

  4. 表达特性:不可重复花费性、匿名性、不可伪造性、系统无关性、安全性、可传递性、可追踪性、可分性、可编程性。

  5. 形式化模型

EXPCBDC=Sign(Crypto(ATTR)),ATTR∈{id,value,owner,issuer,ExtSet}

EXPCBDC:CBDC的表达式

ATTR:表达式包含的属性

Crypto:对属性集合元素进行加密运算

Sign:对表达式进行签名运算

ATTR属性集合:id 用户标识,owner 所有者信息,issuer 发行方信息,ExtSet 可扩展属性集合

6.一般性结构

编号:CBDC的唯一标识,编号不能重复,可作为CBDC的索引使用。

金额:代表了CBDC的面额,金额可拆分,其最小颗粒度到0.01元(壹分),最大面额未设上限。

所有者:代表CBDC的拥有者。

发行者签名:代表CBDC的发行方。

应用扩展功能:可变长数据表达格式实现多个应用属性扩展存储。

在应用属性下一层可以通过参数字段对应用属性提供进一步可配置功能。

可编程脚本:通过预留的可编程数据表达格式可以扩展。

二、发行回笼机制

现有的央行货币系统:

基于账户模式

通过商业银行在央行设立存款电子账户实现央行货币的投放和回笼

CBDC的发行回笼

不改变央行的总发行量

CBDC发行:央行生产所有者为商业银行生产发送CBDC的过程

CBDC回笼:商业银行缴纳CBDC,央行将CBDC作废的过程

机制

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与CBDC等额兑换

发行和回笼

发行阶段:扣除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等额发行CBDC

回笼阶段:作废CBDC后,等额增加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

实现方式

对接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

原因:涉及存款准备金变动

发行过程

1.商业银行行内数字货币系统向央行数字货币系统发起申请

2. 央行数字货币系统首先进行管控审批,该步骤为央行实施监管预留扩展功能

3. 央行会计核算系统发起存款准备金扣款指令

4. 央行会计核算系统扣减该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并等额增加数字货币发行基金

5. 扣款成功后,央行数字货币系统生产所有者为该商业银行的CBDC,并发送至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

6. 商业银行完成银行库入库操作

回笼过程

1. 商业银行行内数字货币系统向央行数字货币系统发起缴存申请

2.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进行管控审批

3. 将缴纳的CBDC作废

4. 向央行会计核算系统发起存款准备金调增指令

5. 央行会计核算系统扣减数字货币发行基金,同时等额增加该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

6. 央行数字货币系统通知商业银行回笼完成

三、转移机制

说明:CBDC的转移涉及到加密字符串的转换。

来源币:转移之前的CBDC。

去向币:通过转移将来源币作废之后,新生成的CBDC。

  1. 转移模式

直接转移:

用户A将CBDC字串1转移给用户B,字串转移是指将代表CBDC的加密字符串以数据包的形式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保管CBDC的系统之间进行传输。

来源币所有者为A的CBDC字串1,转移发生后生成新的CBDC字串2,后者的所有者标识对应用户B, CBDC字串1和CBDC字串2的金额相同。

合并转移:

用户B将两个CBDC字串一起转移给用户C。

CBDC字串2和CBDC字串3,在转移发生后生成新的CBDC字串4,CBDC字串4的金额等于两个来源币金额之和,CBDC字串4的所有标识对应用户C, 合并转移的来源币可以是任意多个。

拆分转移:

用户C将CBDC字串4部分金额转移给用户D。

来源币是所有者为C的CBDC字串4,转移发生后生成新的CBDC字串5,所有者标识对应用户D, 其金额为转移金额,同时生成新的CBDC字串6,所有者标识对应用户C, 金额为转移后的金额。

2.过程

  • 商业银行A数字货币系统将待转移的CBDC发送至央行数字货币系统。

  • 来源币作废。

  • 按转移金额生成所有者为商业银行B的去向币。

  • 有余额,生成所有者为商业银行A的去向币。

  • 将去向币分别发送给对应的商业银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