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笃学记‖064. 渊深七浪境为风

 潜真道人 2021-05-17

笃学记‖064. 渊深七浪境为风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三十二

第八识颂

性惟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这四句讲的是第八识怎么样投胎、出胎。 

“浩浩”广大貌,阿赖耶识遍缘一切法界,广大无边。“三藏”,这里不是指经律论三藏,而是“藏”(cang)、“储存”的意思。“三藏”能藏、所藏、执藏。
能藏:它能藏过去、未来、一切万法的种子。
所藏:所藏的、所含藏的,所以第八阿赖耶识是含藏识。
执藏:它抓得牢牢的。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和外边的境界接触时,这六个识就发生作用,产生“触、作意、受、想、思”五遍行或“贪、瞋、痴”等烦恼。无论善、恶、不善不恶,这些经历都不会有一点空过,都会在阿赖耶识这个无限大的“硬盘”中储存起来,储存起来就叫“种子”。就像我们下载的时候,点击这个种子,就会有一个程序,把相关的内容下载下来,呈现出来。
这个“硬盘”它会自动储存(能藏),藏的是“种子”(所藏),永远不会忘记(执藏)。
“浩浩三藏不可穷”,第八阿赖耶识,这个三藏的性能,如大海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不可穷尽。“不可穷”,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阿赖耶识这三个藏的境界非常微细深奥,凡夫和二乘人不能够通达,佛在《阿含经》里都没有明白说出,所以“不可穷”,不可思议。
“渊深七浪境为风”,此句说的是阿赖耶识和前七识的关系。
阿赖耶识就是大海,深广无边,所以叫“渊深”,大海海水相当于阿赖耶识所藏无量无边的种子。“七浪”,指前七识的活动。(公众号:潜真堂)

心一动,各种种子就被调动起来,如同大海起了风浪。识的所缘境一出现就等于是有风了,海水就有了波浪,第八识所藏相应的种子就动起来。种子起现行,现行又熏成种子,种子遇到外境再起现行,就像海水平静后再起风而形成浪,风浪再平复为海水,水与浪辗转往复,无有停息。
我们的心念时时对着外面的外境,外境风动,引诱越大,波浪越大,心意识的作用就越大。这就是所谓“境风吹识浪”,这个“境风”越吹的大,这个心识的波浪越动得厉害。
所以,六祖惠能出山的时候,途经法性寺,“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与此相类似的表述来自800年后的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个表述容易看懂,但个人感觉,不如六祖的表述更加究竟。

部分专辑链接

《南湖传习录》、 《推手践习录》

《南湖传习录》番外篇《读经》

《潜修集》 、 《笃学记》 

《事问集》 、 《共修集》

《读史札记》 、 《论语漫言》

《年轻时代》《水云笺》

《雷法修缘》《中医医案》

视频专辑:

打坐与动功太极推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