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则徐虎门销烟时,为何要用石灰泡,而不是直接用火烧掉?

 无风起念 2021-05-17

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人,他们成为了生活时代的先锋者,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发现国家的弊端,并尽自己最大的权力去改变,并因此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林则徐便是在这样的一个人。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历史治水名人。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原名林天翰,字孟养,号旸谷,嘉庆侯官岁贡生,是当地的教书先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林则徐拥有很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并因此而在乡试中成功考中举人。

有趣的是,当河南省永城县知县郑大模见到林则徐之后,便对他非常有好感,认为这个人未来必定有所成就,于是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在揭晓成绩的那一天,林则徐正式迎娶郑淑卿为妻,可谓是双喜临门。

但是比较不幸的是,后来林则徐前往京城参加会试的时候,却名落孙山了。在后面的几次会试中,林则徐都没有获得满意的结果,但是他依旧坚持不懈,边工作边学习,最终获得了成功。

显然的,林则徐的考试能力是远远比不上他的为官能力的。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后面的日子里,林则徐通过自己的优秀表现闯出了一番事业,也因此成为世人仰慕的英雄。而他一生之中,最为经典的工作便是虎门销烟了。

故事发生在道光十八年,这一年的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处鸦片。林则徐是个非常正直的人,他很快便发现了广州地区英国不法烟商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损失,于是他对这些人发出自己宣告:“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人一日不会,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句话非常明显地表达了林则徐禁烟的决心。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道光十八年四月二十二日,林则徐将收缴的2万箱约237万余斤的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对当时的人们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显然的,林则徐的行为是非常正确的,但是不幸的是,当他动了西方人的利益的时候,便迎来了对方的反抗,最终引发了鸦片战争,也让林则徐的官场生活走向了悲惨的结局。当然,很多人只关心故事的走向,并没有关心林则徐禁烟的方式,其实林则徐的禁烟方式也非常神奇,他并非是用火烧,而是用石灰泡,这是为何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用火烧的话,残渣会进入泥土之中,可能会让一些人钻空子将它们刨出来,而这样的行为是谁都不想见到的,所以林则徐干脆将鸦片泡在了石灰里面,如此一来烟草就会随着海水漂走,并且会彻底失去口感,谁也别想拿到了。

不得不说,林则徐的这一方法还是挺绝的。其实,林则徐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人物,而且才气横溢,文笔敏锐,博览经史。其诗作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林则徐一生中的诗作数量极丰,但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他曾自编《试帖诗稿》、《使滇吟草》、《拜石山房诗草》、《黑头公集》、《闽中小题砺锷集》、《云左山房诗钞》等诗集,可惜大多数都已经失传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