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益|面对利益分配不合理时,此类应对招法,是领导的不传之秘!

 莫为天下先 2021-05-17

出处《资治通鉴 卷第十一 · 汉纪三》

【原文】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洛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故人所亲爱,所诛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柰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有故怨,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则群臣人人自坚矣。”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趋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崐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译文】高帝已经封赏了大功臣二十多人,其余的人日夜争功,一时决定不下来,便没能给予封赏。高帝在洛阳南宫,从天桥上望见将领们往往三人一群两人一伙地同坐在沙地中谈论着什么。高帝说:“这是在说些什么呀?”留侯张良道:“陛下不知道吗?这是在图谋造反啊!”高帝说:“天下新近刚刚安定下来,为了什么缘故又要谋反呢?”留侯说:“陛下由平民百姓起家,依靠这班人夺取了天下。如今陛下做了天子,所封赏的都是自己亲近喜爱的老友,所诛杀的都是自己生平仇视怨恨的人。现在军吏们计算功劳,认为即使把天下的土地都划作封国也不够全部封赏的了,于是这帮人就害怕陛下对他们不能全部封赏,又恐怕因往常的过失而被猜疑以至于遭到诛杀,所以就相互聚集到一起图谋造反了。”高帝于是担忧地说:“这该怎么办呀?”留侯道:“皇上平素最憎恶、且群臣又都知道的人,是谁啊?”高帝说:“雍齿与我有旧怨,他曾经多次困辱我。我想杀掉他,但由于他功劳很多,所以不忍心下手。”留侯说:“那么现在就赶快先封赏雍齿,这样一来,群臣也就人人都对自己的能受封赏坚信不疑了。”高帝这时便置备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并急速催促丞相、御史论定功劳进行封赏。群臣结束饮宴后,都欢喜异常,说道:“雍齿尚且封为侯,我们这些人也就没有什么可担优的啦!”

分析蛋糕做大了,就难免面临着如何分蛋糕的问题:人数太多,蛋糕不够分;分得不合理,大家不高兴。分蛋糕等一系列牵涉到利益分配的问题,都是当领导首要考虑的问题!刘邦在坐天下后,自然面临着分蛋糕的问题,当然了,这其中难免遇到许多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当利益分配不合理时,当领导的该如何做出正确应对。现通过一则案例分析,学习刘邦分蛋糕的手法,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众将士谋划造反的原因:

1、人情基础:所封皆故人所亲爱,所诛皆生平所仇怨

经过张良的一番分析,刘邦在成为皇帝后,其所采取的赏罚方式是:所封赏的都是刘邦所亲近的和喜爱的故人,所诛杀的都是刘邦生平所仇视怨恨的人。言外之意是,刘邦在封赏方面完全是出于个人好恶,而不是基于实际的功劳。况且人无完人,在跟随刘邦起兵打天下的过程中,难免多多少少会犯错误,在有了前车之鉴后,众将士害怕被猜疑平时的过失而遭到诛杀,整日惶惶不可终日,所以他们宁愿主动谋划造反也不愿坐以待毙!

2、现实基础: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

从这点来说,是致命的。如果说,众将士对刘邦的封赏存在不满,这可以理解,一旦给众将士一定程度的利益,让他们捞取一定的好处,他们暂且可以容忍苟活,倒也不至于冒杀头的风险来谋划造反。但是,刘邦一点甜头也没让他们尝到,按军功计算,他们推算天下的土地根本就不够封赏,况且他们还得整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所以,综合因素的影响下,他们就动了谋划造反的念头!

人情基础和现实基础,在这两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不仅让众将士看不到眼前的希望,而且还把后路给堵死了,使得他们前进也不是,后退也不得,心生了“畏陛下不能尽封,恐见疑平生过失及诛”的担忧,日子一久,谋划造反的念头就有了!

第二,刘邦在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后,所采取的做法:

1、抓典型——以点带面

案例中,张良给刘邦的建议是:要刘邦先封赏其平时最憎恨、群臣又都知道的人。张良的考虑点有以下两点:

其一,基于深度考虑:“平生所憎”

如果不封赏刘邦平日里最憎恨的人,那么就起不到示范效应,示范效应中最重要的点是抓典型,通过处理典型事件,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

其二,基于广度考虑:“群臣所共知”

如果不是群臣所共知的人,那么一旦处理起来效果便会大打折扣,起不到影响广泛的作用?试想,你处理个小人物有比处理个大人物效果好?!

所以,只有基于深度和广度综合起来考虑,才能实现1+1 >2的效果!

2、摆态度——安抚情绪

案例中,不要忽略了一个细节:急趋。这二字看似简单,实则颇有用意:刘邦这一行为细节,在众将士看来,刘邦不仅在态度上而且还在行为上对自己的利益封赏是很重视的,并不是完全不顾及众将士的功劳,再者连刘邦平日最憎恨的人都被赏赐了,这又让众将士看到了希望,让他们觉得前途一片光明;一旦众将士这么想,加之之前自己秘密筹划造反的事,一前一后一对比,这反倒会让众将士心生愧疚,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一旦将士“幡然醒悟”,那么何来起兵造反!这反而会让众将士更加效忠刘邦。

第三,“急趋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的深刻用意:

1、责任角度

从责任角度而言,意思是说,刘邦已经准确发话了,在态度上已经很明显——表现了自己的重视,论定功劳封赏群臣的事情自己已经交代下去了,所以论功行赏的任务已经交到丞相、御史了,自己不用再担责,你们对论功行赏有什么问题直接去找丞相、御史就可以了。此举在明白人看来,刘邦无疑是将烫手的山芋扔给丞相、御史,就这样,刘邦顺利地把原本属于自己担责的事情转移给了丞相、御史!

2、意外角度

刘邦在明知依军功行赏的前提下,天下的土地是不够封赏的,这其中就必然隐含了潜在的冲突,一旦丞相、御史在论功行赏方面处理得不好,一旦引发意外,当矛盾冲突到快不可调节时,那么刘邦便只能拿他们当替罪羊了:用丞相、御史的人头安抚众将士的情绪,以防止兵变,这对于老谋深算的刘邦而言,肯定值得!最主要的是自己不被卷入利益的风波,而以一贯正确的姿势来处理事情,直至最后闹事的群臣也会无话可说,不可谓不高明。这套路完全类似“曹操杀王垕”——借你人头一用!

综上所述,经过教主的分析,利益的分配是个大问题。有时当你觉得利益分配合理的时候,往往“合理”中隐含着不合理。作为权谋家,我们要有感知隐患的意识,努力识别潜在的隐患,并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解决问题,力图把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当然了,最主要的是在利益分配的时候,应当持慎重的态度,避免个人好恶,力求客观实际,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权谋笔记,帮助你在职场快速成长!

quanmoubiji,bangzhunizaizhichangkuaisuchengzha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