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乡的路

 生命的探讨 2021-05-17

  有一首叫《我的根在草原》的蒙古歌曲,头一句就是“走过了山山水水,最美的还是草原。”唱出了歌唱者的情感,唱出了许多人的心声。那一份对故乡的眷念,至少我,有深入骨髓的感受。

回家的路总是那么遥远,几十年来,因为回家,经历了太多的艰辛,甚至是危险。但每次提到回家,都是那么兴奋,那么充满了激情和动力。

故乡的山,故乡的树,故乡的人们,故乡的水井,就连那喳喳的麻雀,那机灵的松鼠,那嘈杂的蛙鸣,那自由的蜻蜓,这一切,都是我想念的依据。尽管,我并没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还是懵懂少年就远走他乡求学,学有所成也未归故里。

早些年工作的地方离家乡很远,虽然同在贵州,但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回家所消耗的时间,不亚于从北京回来。那时候还没有修建高速路,回一趟家至少得两天,中途要转好几道车。有时运气好,能有座位,更多的时候,都是站着,一站,也许就是大半天。

后来通了高高速路,回乡变得快捷了,但也得开一整天车,大约七、八个小时。每次回家都必须事先有好设计,借人家的车子,或是打打擦边球,顺便回去。自从有了自己的私家车,就总是想方设法要回家去看看,那怕开一个通宵,也是无怨无悔。

再后来工作变动,调到了省城,离家的距离又近了些。开车只要四五个小时,回家变得便捷起来,但工作的繁忙又增添了不少。有时候是周未下了班,吃过晚饭,心血来潮,向家的方向,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说是旅行,其实就是开上几个小时的车,回到家里,与父母聊一会儿天,一起吃顿饭。从声音里听听中气,从饮食上看看健康,哪怕只是看一眼,就寻求那份心安。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味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样的故事,时时都在上演,而我自己从看客变成了主角。

工作上的压力,正在咬紧牙关硬扛。虽然做不出成绩,虽然得不到理解,虽然充当“救火队员”,虽然总是打乱仗。不愿把丝毫的不快与压力带给父母,带回家乡。总还是寻找一点时间,一点机会,回到故乡的怀抱,寻找一份能量。

想起了少年们的游戏,找到一个地方,可以在绝望时“加血”。而我的“加血站”,就在故乡。听老父亲敦敦教诲,听老母亲唠叨几句,颓废的心灵,又充满了热情。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走不出的天。

父亲已经耳背,母亲也常病魔缠身。满口的牙齿已经所剩无几,走起路来,也开始颤颤巍巍。眼看着父母日渐苍老,连自己也已经是满头花白,隐约有一丝不安,正在爬满心头。

时常泛起的对故乡的思念,不仅是因为那里有我的童年记忆,那里有我的故乡情,更重要的是,那里有我的父亲母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