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天不写东西了,不是不想写,想写的东西太多太多,只是每天看看那些各种消息,听听那些急迫的哀求,似乎没有了写的力气。时常是提笔前千头万绪、思路泉涌。拿起笔又万般无奈,摇头叹息。一大堆的“事情”更是无心去理。 喊破嗓子你也叫不醒装睡的人,除非真正遇到了令他不得不醒来的东西。那些各种各样的证明材料,想要证明某种动物是安全的,某种动物应该纳入白名单。谁都懂的道理,但你可以不懂。那些养殖户过去因为发展特种动物养殖而取得的各种荣誉,不但成了废纸,而且还成了心病,甚至是沉重的债务。那一个个红色的印记,看起来好像鲜血。 是的,动物有风险,人畜共患病都与动物有关。废话,人畜共患病嘛,当然与动物有关。狂犬病、禽流感、猪流感,炭疽、鼠疫、布病,哪一样不与动物有关系?不管是人传染动物还是动物传染人,都是那么顺理成章。那个70%的数值很有意思,说明野生动物有风险,家畜才30%,而野生动物70%。但还有一个数字也值得关注,就是野生动物的种类比家禽家畜要多很多倍。在人工繁育条件下的“野生动物”的风险从科学理论上讲应该与家禽家畜差不多,甚至可能更少。 说来说去,以人类为中心的卫生安全不能够与动物养殖利用扯在一起,也不应该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扯在一起。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为了生态平衡,为了满足人类生存的最好条件和人类最优的可持续。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也是为了人类能更好的可持续,用最小的成本和小最的空间代价获取更大的效益,为其它物种的生存留足空间。 现在还来说这些似乎很苍白无力,毕竟政策已经出来,必须遵照执行。只希望还能保持固有的理性,认真地对待这些问题。当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为了补充动物蛋白而拿起武器时,我们开始了全面禁野。 各地纷纷行动,那些曾经悉心探索、艰苦努力摸索出来的特种养殖技术从此锁进箱底。不,是彻底抹去,像革命一样彻底,革除的些个“陋习”。只是看着成批成批的养殖动物就这么“无害化处理”,或埋葬,或酸溶,且不说这些都是资源,就想想那些曾经的汗水,也多少动了一些恻隐之心。打住,怎么能手软?要坚决,要坚决!。 算了,不再去扯这些扯淡的东西,不如吹吹牛,聊聊历史往事。现在而今眼目下,呵呵而已。 “胡服骑射”也好,“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也罢,如今哪里见那些个长衫马褂?先秦时期,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兵器的存在就是最大的风险,于是将全国的所有兵器悉数收来,熔炼后铸成十二尊铜人,如今是否已没有兵器?宾馆里时候可能出现贩毒吸毒、卖淫嫖娼等,但是宾馆还是照常要开,只是严加管理。记得小时候那互相攻伐留“大包头”,穿“喇叭裤”的,虽然时髦,却被标注为“坏人”,于是抓住就要强制剪除。那些没有标注却干着坏事的,倒可以放心大胆干起来。当然,如今也已经没有了这些偏见,管你大包头喇叭裤还是唐装西服,只要本质不坏,没有“坏”的证据就没有问题,哪怕是“狗穿衣服人露肉”。 管理层面的问题就应该是通过管理来解决,实事求是地面对问题,才会真正有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