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公岛和它的梅花鹿

 生命的探讨 2021-05-17

刘公岛,位于中国东部山东半岛东端威海湾湾口、横踞威海港出口中央,距威海商港码头2.1海里,为威海市海上天然屏障,在国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明、清至解放前诸多海上战事发生于此,特别是甲午战争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迹。整个岛近似三角形,东西长4.08公里,最宽1.5公里,最窄0.06公里,平均宽度0.77公里,面积3.15平方公里,岛岸线长14.95公里。岛上森林茂密,生机盎然。

据说刘公岛有野生梅花鹿,为了证实是否属实,并考察梅花鹿活动情况,我们决定一探究竟。

我们住在昆嵛山保护区,从住所到威海的码头,有将近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必须在早上7:00之前赶到码头,乘坐第1班船前往刘公岛,也就是说5:00就必须出发

在这里4:00多天已开始有些光亮,我们迅速收拾好行囊,驾车前往。

一路上忍不住对梅花鹿的好奇,打听了很多有关刘公岛梅花鹿来源的消息,想想,如果是一直生活于海岛的梅花鹿,通过海岛隔离效应后,是否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变异呢?但了解下来的结果却有些意外。

生活在刘公岛上的梅花鹿,是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从四川引进的,当时只引入了7只来圈养,但后来因管理不善及经费问题,将梅花鹿直接放养到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刘公岛四面环海,是全国唯一的“海上森林公园”,也是山东省海洋地质公园。森林公园中绝大部分区域实行封闭式管理,一般游人不得进入,也减少了对梅花鹿生活的干扰。在冬天食草极度缺乏时管理人员还会给鹿投放一些饲草,在春秋雨水稀少时提供一些淡水,并会不定期开展灭虫和救助工作。环境越来越好,森林和植被越来越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7%,而林下禾草茂盛,更加适合野生梅花鹿繁衍生息。经过多年的发展,刘公岛梅花鹿已从当初7只,增加到如今的近三百只。这些梅花鹿身体壮实,皮毛光滑,花纹明显,鹿角强大。有时候还偶尔有梅花鹿游泳渡过海湾,登陆威海。

于是在想,这梅花鹿究竟算野生梅花鹿呢还是人工饲养?说是野生吧,它当初的种源来源于四川的养殖场,而且是四川亚种,在地理分布上还是山东这地方的本土种。再则,在自然条件恶劣时,会有人为救助行为。说是人工饲养吧,它们在这里完全处于自由野生状态,生老病死,自生自灭。这与贵州黔灵山的猕猴有点相似,成了困惑人们的“灰色”问题。

一路上很顺利,在六点多钟就赶到了威海的码头。但接踵而至的暴风骤雨给了我们兴奋的情绪重重一击。这样的天气还能够如去考察吗?豆大的雨滴横扫着从天空斜刺过来,一瞬间就能将衣裤湿透。地面已经有不少的积水,那雨点与积水碰撞着,发出阵阵声音,像是大自然的欢喜与骚乱。这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准备了野外考察的所有工具,唯独没有准备雨具。从车上冲到渡口上衣就基本湿透。

1班船是7:00准点发出,十几分钟后,我们随着岛上的工作人员一起下了船,大雨依然很暴力,无情地冲击着海面,以及我们身边的建筑体。我们找了一个能躲雨的地方,尽管心里有些阴影,但依旧忍不住对梅花鹿好奇的兴奋。刘公岛码头上那巨大的船坞雕塑,似乎在风雨中更显庄严,让人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当年甲午海战的惨烈。

与海岛管理方交接好考察的路线与程序后,专门安排了一台车带我们进入到游客的禁区。虽然雨还在下,但已经比之前温和了许多。大家已经完全转移了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野外调查之中。

关于刘公岛,它的名称由来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刘姓夫妇,乐善好施,经常救助遇难船民,船民们都尊称这对夫妇为刘公、刘母。老夫妇去世后,船民们为感刘公、刘母搭救之恩,在岛上建刘公、刘母祠,故称刘公岛。另一说法是东汉末年,皇子刘民因不堪曹魏政权迫害,为避战乱定居此岛。为人心善的刘民经常帮助遇险渔民,被人尊为海圣,称刘公,此岛即被称刘公岛。还有一说认为刘氏指的就是汉代石落村之刘姓村民,因他们在岛上定居而得名。如今海岛上海圣殿犹存,只是被那些伤心的战事夺去了昔日风采。

刘公岛地处黄海北端,“疏峰拱秀,砥柱中流”,与辽东半岛的旅顺口共扼渤海咽喉。确实,刘公岛的位置特殊,也算是离陆地很近的前方海哨,当然与军事产生必然联系。明朝初期,为避倭寇侵扰,魏国公徐辉祖将岛上居民迁至陆城城郊,以岛为据,迎战倭敌。嘉靖年间王宪武率农民军起义,占据刘公岛,以海为防,在岛上垦土种田,操练兵卒,日益壮大。后遭朝廷官军镇压而败走他方,海岛又重归朝廷控制。万历末年,登州知府陶朗先又招人进岛居住,垦田种粮纳税。并于岛上高峰设墩台,派兵戍守。在此期间,中国发展海运,刘公岛成为中转站,至刘公岛停泊的船只日益增多,市集繁盛,使岛上居民也随之增加。随着海防的发展,刘公岛的海防重要性逐渐显现。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设立威海卫,刘公岛终于开始屯兵驻守。自此,刘公岛及威海卫港便成为海防重地。

今天,真正令人动情的不是那些刘公岛的来龙去脉,也不是那些发展经历,而是一场甲午海战,成了中国人挥之不去的阴影。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清政府确定在威海卫建设海军基地。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成立,标着中国的现代海军的起点。北洋舰队编成,丁汝昌为提督,拥有战舰22艘,另有练舰、鱼雷艇等20余艘。刘公岛成为其重要基地,也是北洋水师的司令部。同时开始修建北洋海军的指挥机关提督署及海防军事设施,先后设立了工程局、机器厂、屯煤所,兴建了北洋海军提督署、威海海军学校,海军官邸、营房、铁码头、炮台等。

当时的北洋水师也算威名赫赫,军事装备世界第六,但再好的装备都敌不过腐败与没落。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九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翌年1月,日军分水陆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水师在刘公岛外海面与日军激战数日,损失惨重,退守港湾。陆战清军再败,刘公岛遂成孤岛。日军水陆两路配合,先后向刘公岛和港湾内北洋舰队发动8次进攻,均被击退。提督丁汝昌率北洋水师拼死抗争25个昼夜,最后在舰队洋员和主降将领胁迫下拒降自杀,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刘公岛落入日军之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就此出现。

一个弹丸之国,让威威华夏颜面扫地,不得不屈辱地接受蹂躏。甲午海战失败后,清政府除割地、赔款、增开通商口岸外,还不得不允许日本军队驻扎威海卫,刘公岛被日军强占达3年之久。

1898年7月英国强租威海卫,刘公岛成为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的避暑疗养之地。1930年国民政府收回威海卫后,英国政府仍续租刘公岛10年。1933年,国民党海军第三舰队进驻威海卫,司令谢刚哲将司令部设在刘公岛,海军教导队第一大队也驻在刘公岛。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开始,至1938年3月,日军第二次占领刘公岛,在岛上设华北要港司令部,驻汪伪海军1940年11月1日,英军撤离刘公岛,至此英国租借刘公岛达42年之久。1945年威海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刘公岛。刘公岛设为威海卫市刘公岛镇公所,辖东村、西村。1947年10月6日,国民党军进犯威海,占领刘公岛,至1948年12月18日撤逃青岛,人民解放军再次进驻。

至今刘公岛建设得井井有条,美丽繁荣。从近代海战中可以得知,刘公岛确实是兵家必争之地,当然也是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之地。经过日军占领时期(1895~1898),英国租借时期(1898~1930),日军第二次占领时期(1937~1945)及国人自管时期(1945至今),北洋水师的设施虽有部分改变,但多数保存了下来。

刘公岛的植被以木本植物为主,在低山丘陵的中上部,生长着赤松和日本黑松等乔木林,以麻栎为主的灌木林,郁蔽度0.4—0.7,草本植物主要为羊胡草。丘陵中下部为针叶阔叶林相间,生长着刺槐、麻栎、果树和荆条等木本植物,草本植物主要为贝草、狗尾草等。山前(间)平原、山间泊地主要为阔叶乔木,有杨树、刺槐、泡桐、楸树等;草本植物主要为贝草、白茅、蒿草等。滨海平地、河流沿岸,是柳树、杨树、梧桐、泡桐、刺槐、榆树、黑松、棉槐及芦苇、茅草、三棱草等。

这样的环境,有梅花鹿种源的引入,又有很严格的保护,想想这里的梅花鹿应该生活得很好的。

1群梅花鹿终于出现了,是三只雌鹿,身上漂亮的斑点在树林中若隐若现。它们警觉地竖起两只大耳朵,一动不动,听着身边的动静。我们赶忙拿出相机,咔,咔一顿狂拍。也许是声音传到了鹿的耳朵里,突然一个转身,三只鹿很快消失在森林里。

不管怎么样,这是今天在雨中第1次的旗开得胜,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海岛森林里见到自由的梅花鹿。看它们的神情,比在四川和西藏的寺庙旁看到的那些梅花鹿明显要机灵得多,也要漂亮得多。也打消了所有的怀疑,终于看到了梅花鹿群,也不再去纠结这梅花鹿的来源问题。

继续向前搜索,很快又在森林深处看到了一头公鹿,那头上的鹿茸饱满而雄壮,它身后跟着几只母鹿,也是小心翼翼的注视着我们这帮外来的家伙。又是一顿狂拍,直到鹿群的消失。大家似乎已经达成了默契,没有谁在调查的过程中大声说话,也没有谁做任何与调查无关的动作。两手紧紧把着相机,希望记住每一个与鹿有关的细节。一个早上总共遇到了8次鹿群。

雨终于在11:00不再继续,雨后的森林里,各种各样的虫鸣响彻一片。最狂躁的是那些知了,不停的叫,不停的叫,生怕忽略了自己的消息。看了不少的鹿影,又开始对身边那些岩石和花草感起了兴趣。

刘公岛岩层有意思,同在一个岛,同是花岗岩,上下部的岩石也有差异。下部以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夹变粒岩、薄层黑云片岩及透镜状斜长角闪岩,大理岩等。上部则以黑云斜长片麻岩夹变粒岩为主。混合岩化作用以机械注入为主,长英质脉体呈不规则团块状、肠状贯入,形成肠状混合岩或伪晶岩带。

脚下的土地其实主要是沙子,还有就是树木凋落形成的腐殖质。走在沙土上面,软软的,会踩上脚印,但绝不会因此让鞋子沾上淤泥。

中午以后,太阳毫不保留的将他的热情倾泻在岛上,热浪与潮湿的空气交织在一起,让人多少有些疲惫。但一个接一个的梅花鹿出现的惊喜,掩盖了所有人对身体疲惫的感觉,依旧兴奋的走着,调查着,兴奋的享受着一次一次的收获。同时还可以看到麻雀、斑鸠、八哥、乌鸦、啄木鸟、鹰、海鸥等的身影,听到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小鸟的叫声,但这一切都被梅花鹿所冲淡。

梅花鹿(学名:Cervus nippon)是一种中小型鹿,体长125-145厘米,尾长12-13厘米,肩高70-95厘米,体重70-100公斤。雄鹿有分杈的鹿角,每年会脱落后重新生长,而雌鹿无角。毛色夏季为栗红色,有许多白斑,状似梅花;冬季为烟褐色,白斑不显著。颈部有鬣毛。雄性角长达30至66厘米。本来梅花鹿群居性不强,雄鹿往往是独自生活,但在岛上往往看到雄鹿的身边都带有雌鹿。

梅花鹿活动时间集中在早晨和黄昏,生活区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春季多在半阴坡,夏秋季迁到阴坡的林缘地带,冬季则喜欢在温暖的阳坡,主要以草、水果、草本植物、树芽、树、农作物为食。种群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东部、日本和中国。在日本数量众多,且个体数仍在不断增加,同时,分布在俄罗斯和台湾的鹿群数量也保持稳定,使得梅花鹿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低危。但在中国、朝鲜和越南,由于捕捉猎杀过度,野生数量极少,分布范围呈现分散化,野生种群面临灭绝的危险,被列为濒危动物。

看着刘公岛上自由活动的梅花鹿,算算它们的繁殖力,想想这些动物资源如果真的是能科学利用,也是会取之不尽、用之不足的。同时也看出,食草动物人工饲养后放生还真的可以形成自然种群,真的是种质资源保护的一种要途径。

甲午海战是一场噩梦,但这场噩梦并没有让许多人完全清醒。弱国无外交,我们需要,有强大的国家,有强有力的军事力量来保卫我们的人民。让刘公岛成为我们永久的历史记忆,让我们记住这一切,记住历史的教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