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凡夫沙龙】叫她们“中国大妈”真的好吗

 昵称54242610 2021-05-17

读者来函  

近参加了一次年龄均超过60岁阿姨们的家庭聚会,她们是打小就在一起的邻居和同学。那天阿姨们个个精心打扮了番,精神矍铄,畅谈着各自近一年来的家庭生活,风趣事务,兴奋处不时哈哈大笑。

她们齐手包饺子,共同烧各自拿手好菜,满屋子的友情在不断发酵,那一刻,我被阿姨们的夕阳生活深深感染。潘辰瑶

凡夫点评     

天是“三八”妇女节。可越来越多的都市女性不太愿意人们称她们为妇女,觉得把她们喊老了,喊俗了。她们更喜欢人们叫她们女孩子、小姐姐、大美女;最忌讳有人喊她们叫“中国大妈”,包括那些上了年纪的阿姨们。

但“中国大妈”的称呼据说已经走出了国门。据2013年的《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中老年女性对金价走低十分敏感,抓住机会大量抢购黄金饰品,导致国际金价创下当年最大单日涨幅,为此《华尔街日报》专门创造了“dama”这个新词。后来有好事者谎称“中国大妈”一词收进了《牛津词典》,还煞有介事地杜撰了注释:“中国的中老年女性,大多数偏胖,精神饱满,声音大;走路成堆,排队加塞;较富余,喜购物,装束臃肿。标配:墨镜,鲜艳丝巾,热衷拍照,站姿为剪刀腿。”

就这样,“中国大妈”几乎一夜之间成了“网红”,隐含了一些人对当下中老年女性公共形象和文明素质的批评态度。但用这样一个貌似中性的词汇来调侃整个中国的年长女性,明显带有歧视色彩,缺乏起码的善意与尊重。

环顾周围的年长女性,她们青少年时代正值社会动乱,经历了生活的贫穷和教育的缺失,造成今天她们的文明素养和生活品味可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但对生活的热爱始终没有改变。她们跳广场舞、走旗袍秀、披彩丝巾、晒自拍照,难道不正是一种与时俱进和自我完善吗?体现了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的充分,这是中国社会安定祥和的具体折射。

请给她们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吧!让我们祝她们节日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