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凡夫跑公安】李洋:“小片警”发挥社区治安防控大作用

 昵称54242610 2021-05-17

人们说你是小片警,你却发挥着社区治安防控的大作用,为社区群众撑起了幸福安宁的“保护伞”

年芜湖高教园区7所高校共有3万名新生入学,他们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发现大信封里还夹着一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单。传单上有个回执栏,要求新生和家长阅读后共同签名,在入学时交给学校,证明新生对宣传单上介绍的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已经有所了解。

这一创新做法的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之一,就是弋江公安分局高校园区派出所副所长李洋。

1979年出生的李洋于2001年进入芜湖公安队伍,2014年调到高校园区派出所成为一名“片警”,并于2015年通过竞聘担任该所副所长,分管社区工作。

社区的工作琐碎而又烦杂,但服务群众、贴近群众的机会更多,李洋本着扎根基层、心系社区的精神,饱含深情地投入到工作之中,让小片警发挥出社区治安防控的大作用,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2017年他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2018年荣立个人二等功。

对辖区精神病患者进行摸底和管控,是片警的一项具体工作。李洋在走访中发现需要管控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大多家庭困难,便积极联系社居委、街道司法所、卫计委等部门,先后为辖区多名精神病患者办理了低保以及年底困难补助,为他们解决了实际困难。

有一位曾经的管控对象经过治疗精神病症状明显好转,李洋主动联系相关医院对其进行了精神病鉴定,经过鉴定证明这名患者已经康复,便及时对其解除管控,鼓励他积极融入社会。如今此人开了一家餐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还主动和李洋互加了微信好友。李洋常常在微信中鼓励对方好好生活,彼此从过去的管控关系演变成了朋友关系。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成为社区多发案件,提高辖区居民防范意识,是李洋的工作重点之一。由于辖区内高校众多,一些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的作案目标,高教园区一度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多发地带。为了提高高校师生的防范意识,李洋和同事们主动与各高校领导和保卫部门的同志取得联系,通过散发传单、张贴横幅等多种方式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每年新生入学,派出所不仅委托学校向所有新生寄送宣传单,李洋还带领片警去每一所高校给辖区3万名新生开设安全教育讲座,重点教育新生防诈骗、防传销、防邪教。由于宣传教育工作扎实有效,高教园区和周边社区此类案件的发案率明显下降。

由于派出所警力有限,李洋在工作中十分重视发动群众参与维护社区治安。通过招募社区“义警”,给他们佩戴红袖标,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指导,参与各社区的夜间巡逻。今年以来,社区的“红袖标”在李洋等派出所片警的指导下,已先后抓获了5名夜间偷盗的不法分子。在派出所的积极推动下,社区和街道对每一位抓获不法分子的“红袖标”及时给予了表彰,大大激发了他们参与维护社区治安的热情。

李洋曾经当过刑警,多年的刑侦工作经验使他在社区日常走访的工作中,会时刻关注一些在逃人员的踪迹,对有价值的线索进行长期跟踪。去年夏天,辖区一名涉嫌故意伤害的犯罪嫌疑人杨某负案在逃,李洋知道杨某的住址,并查到杨某使用的微信号码。李洋假装是杨某的女同学,主动加他微信。杨某虽然将信将疑,但并没有把李洋删除。以此为突破口,李洋每天留意杨某的微信,了解其动态。一天晚上,杨某在微信中发了一句粗话,称这么热的天居然还停电。敏感的李洋见了,立刻给供电局打去电话,发现全市唯有杨某家一带正在停电。李洋当即带领干警迅速赶到他家,当时开门的是杨某的父母,自称儿子没有回来过,但细心的民警经过搜查,最终在储藏室一个棉花堆里,将躲藏的杨某抓了个正着。

据统计,今年以来李洋通过基础工作、研判分析先后抓获逃犯5人,抓获嫌疑人5人,破案十五起,追回十六部手机、两本笔记本电脑和八根内存条。

李洋和他的战友们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辛劳和智慧,撑起了一片令辖区居民平安幸福的“保护伞”。 


见2019年12月2日《大江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