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顾】全国第一届楹联书法展作品集:优秀...

 对岸合欢树 2021-05-18
优秀入展作品(第二期)

楹联小知识:皇家园林匾联的书法风格。

为了突出恢宏气势, 皇家匾联书法多为大字巨制。巨型字体常因远距离仰视而变形, 另一方面由于运笔困难, 笔意难以连贯, 即使采用“打格放大”的方法, 也难保笔韵生动。康有为曾归纳为“五难”。为应对这些问题, “榜书”技法在园林匾联中得到普遍的运用。榜书是专指大型匾额字体的书写技法, 其用笔习惯、字体结构与布局都不同于常规, 它最早源自秦书八体之一的“署书”, 又称“榜书”。自秦汉李斯、萧何开始, 历朝历代均有榜书大家, 至清代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

颐和园中的“大圆宝镜”“万象昭回”“仁符寿协”等巨匾鸿制, 都是传统榜书的传承与实践, 烘托出皇家气势。除装饰作用外, 书法品评是传统园林中的游览内容。皇家匾联书法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统一的“馆阁体”。馆阁体是在楷书基础上, 以欧阳询、赵孟頫书法风格为主演变而成的, 其基本特征就是工整规范、易于识别, 常被说成“乌、方、光” (乌黑、方正、光洁) 。不过优秀的馆阁体书法远非如此, 它们常常笔法精到、韵味生动, 显现出凛然正气, 具有崇高感, 与“清真雅正”的官方文艺宗旨相一致, 深受清代帝王喜爱。

康熙推崇董其昌书法, 乾隆则赞赏赵孟頫, 由此成为清代的官方书体。馆阁体书法有两大应用领域, 一类为君臣诗文唱和、宫苑装饰之用,另一类是以小楷为主的科举应试与公文奏章。前者被认为是馆阁体主流与典型, 皇家园林是其主要的展示区。乾隆时代各园林中均以乾隆书法最多, 其书法字体稍长, 点画圆润均匀, 结体婉转流畅, 但是缺少变化和韵味, 被评价为“虽有承平之象, 终少雄武之风”。乾隆室外匾联以楷书为主, 赵体为本, 楷中有行, 如颐和园“山色湖光共一楼”“紫气东来”等匾题。事实上乾隆更擅长行书, 笔体中往往夹杂着草书韵味。乾隆行书匾联在各园遗存不多, 乾隆花园、北海多于颐和园, 而更多的是在碑石镌刻之中。

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乾隆周边聚集了大批馆阁体书法家, 其中如汪由敦、于敏中、董邦达、刘统勋、励宗万等人都在各园中留下大量匾联书法, 可惜大都毁于战乱。清道光后书法风格由帖学向碑学转变, 馆阁体也开始受到在野文人的批判, 被抨击为“千手雷同”“单一刻板”。不过在宫廷园林以及市坊民间, 馆阁体仍在传承使用。

如颐和园现存匾联书法作者都为清末馆阁体大家, 其面貌并非千篇一律, 其中如潘祖荫的旷达高古、徐郙的朴拙灵秀、陆润庠的清华朗润、张百熙的刚柔相济、袁励准的苍劲雄浑, 都是在馆阁体技法原则和审美趣向上寻求新的拓展, 力图在端庄大雅中写出灵性。总体说来, 园林匾联所承载的首要任务是传情达意、烘托意境;皇家园林又要体现“移天缩地”“车书同轨”的宏大气象, 这些都被馆阁体书法表达得淋漓尽致, 最终成为皇家园林的标志之一。

作者:夏成钢

文章节选自:《清代皇家园林匾额楹联的形式与特征》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