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虚寒 肝胆郁火 下焦湿热 调理辨证论治事项

 君健行 2021-05-18

对有脾胃虚寒,肝胆郁火,下焦湿热病的调理,因病症错综复杂化,需整体性上对细节病理变化规律及症候特色认真地辨证与辨别。

1.脾胃虚寒者,多由原先脾胃虚弱起,或合寒邪直中合病而起。

2.肝胆郁火者,是由脾胃不和与情志失调相合久病引起。

3.下焦湿热者,多由下焦感染热毒或由上中焦病变下行引起。

此病复杂性程度高,用药最好不能同时三症制宜,最佳方案需先辨三症之间主次关系,最佳选择方案应先以三症其中最重要的病证或三症中的主要证素为“主",先将其“主”制宜,先施法。

不然的话,用药配伍不当,欠中医用药特色属性特点。

原因依据有:

1.尽量不能简单地:“脾胃虚寒,就用附子理中丸,肝胆郁火就用丹栀逍遥丸,下焦湿热就用龙胆泻肝丸"

如此这样把三处方一起同时用上,三处方同时配合使用,在药配伍特色上,缺中医用药真正辩证特色。

而且附子理中丸(为热性功能)与丹栀逍遥丸、龙胆泻肝丸(二丸为寒性功能)配合,三丸药性在寒热特色上存在相制约特色,功能性作用必减弱,且存在大剂量药性副作用。

2.且按病理变化规律,此类型病证病理主体,一般先由久病或失治、误治引起肝脾胃失调后才引起脾寒、郁火、湿热合病,所以应先调节肝脾功能正常为主要特色的治疗。

肝胆病证多由七情失调,饮食不节,结构失调或劳倦内伤耗所致,本病变病症也多由此先病起,后再发生发展成为“脾胃虚寒,肝胆郁火,下焦湿热”综合性症候特色。

且“中焦如沤,肝主疏泄,肝胆相表里"特点,在此病症上是主要的生理功能大特色,主要的“枢纽"生理功能核心机制。

3.所以治病调理,应先以疏肝胆健脾胃为主,助化湿热为助的法则。

本文为知识共享。

如使用不当,概不负责,并保留相关法律事项。

原创作者 罗占光中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