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屎:我存在的意义,你们凡人不懂……

 医生妈妈欧茜 2021-05-18

网传人类有四大本质,分别是鸽子精、柠檬精、复读机以及真香。

鸽子精→不守约
柠檬精→易嫉、抬杠
复读机→跟风
真香→口嫌体直

掏耳屎,就是典型的“真香”——明知道耳屎掏不得,还是管不住拿棉签去“蹭蹭”的手。不但自己掏,还给宝宝掏!

为什么说掏耳屎除了“收获颇丰”的满足感,必要性并不大呢?

耳屎:“听好咯,为啥我掏不得”

耳屎,有一个优雅的名字“耵聍”。它是由外耳道皮脂腺和耵聍腺的分泌物,与脱落的皮肤、皮肤定植的正常菌群以及偶尔脱落的毛发混合形成。

虽说是代谢废物,但一点都不废物。作为耳道里的疏水、保护性覆盖物,它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免受水渍、感染、创伤、异物损伤的作用。

总结就是:耳屎很有用,且留且珍惜。若你非要用棉签去neng它,反而可能造成一些不好的后果。

后果一:将块状耳屎推向更深处,造成耳垢栓塞。

耳垢栓塞有可能引发听力障碍、耳痛、耳鸣、耳堵塞感等症状,再想清除耳垢,可就麻烦多了,十有八九得跑一趟医院。

后果二:擦伤耳道壁、损伤鼓膜、戳伤鼓膜造成穿孔。

这个后果就严重了,可能引发耳痛、外耳道炎,甚至听力损失,对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耳屎:“不用你提醒,我自个走”


有家长就问了,你刚才不是提到了耳垢栓塞嘛?不清理的话,放着它一直囤着真的没事?

首先,耳垢栓塞不是随随便便就发生的,大多和耳部疾病、耳道狭窄、不良的清洁习惯、耳内水滞留、耳部受伤等非自然因素有关。

其次,它并不如你想象的那样会越屯越多,耳屎会随着人的咀嚼或说话,渐渐自己排出来,不需要特别收拾

PS:如果是担心形象问题,那就更没必要了,谁天天盯着你的耳孔看呢?

耳屎:“好吧,这回允许你动了”

在医学上,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的。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特别清洁耳朵,但也有少部分情况是例外。

1、伴有症状的耵聍堵塞

如果耳屎积聚太多,已经对听力产生影响,或者有耳痛、耳鸣、耳道持续性瘙痒等情况,应该及时看诊耳鼻喉科医生,在医生的评估下,由专业人士进行清理。


常规体检时,儿保医生会给宝宝体检耳道,观察耳道及鼓膜的健康,发现问题,会联系耳鼻喉医生处理。

如果不去做体检的,这里也有一个居家观察耳屎堵塞的方法。如果发现耳道耵聍持续大块堵塞不能掉出,就需要面诊小儿耳鼻喉医生协助处理。

①请另一个人固定被观察者的头部和身体;

②拉直耳道、扩张耳道口。用拇指、中指向后下轻轻拉耳垂,食指向反方向按压;

③推开耳屏前皮肤,露出耳道口;

④用一支直光远射小电筒,向耳道内垂直照射,这样就能看到耳屎了。

PS:如果看不到,可能是耳道没拉直,或者没选对光源(比如手机光源),光是散的;或者,小婴儿耳道绒毛遮挡,这种情况需要电耳镜才能更好的看见。

小婴儿耳道有丰富的绒毛,有时会影响窥视

2、引起不适的耳道异物(碎头发、小虫子)

头发体积细微,一旦巧合入了耳道,是很难拿出来的。如果进入得比较深,会因为鼓膜的震动,带来明显的痒感。

如果没有产生什么不适,通常能自行排出。但如果产生明显不适,还是请医生协助清理去除吧。


耳道碎头发

小虫子进入耳道后,可能因不当的刺激造成昆虫啃咬以及更深的钻入,建议立即面诊医生处理。

3、长时间反复耳朵进水(能闻到馊臭味)


偶尔耳朵进水,其实并不需要特别恐慌。

但如果长时间反复进水,导致耳道潮湿,甚至散发馊臭味,还是尽快面诊医生检查吧。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如果您看完之后仍有疑问,建议移步【知贝健康】服务号,选择【问医生】,向耳鼻喉科医生做一对一具体咨询,获得针对性的建议。

end

参考资料:

1、https://www./contents/zh-Hans/cerumen?csi=71e5547f-a7bc-4bff-9361-c351bb808ab3&source=contentShare#H18

2、https://www./contents/zh-Hans/ear-wax-impaction-the-basics?csi=bd167388-f060-4134-8ea7-a45e5e5b7535&source=contentShare
3、https://www./contents/zh-Hans/evaluation-of-earache-in-children?csi=fa652379-8ac6-4974-b1fe-bbae4c3feb1b&source=contentShare
4、https://www./contents/zh-Hans/external-otitis-pathogenesis-clinical-features-and-diagnosis?csi=668ee9c7-90e0-4e17-b4aa-7361bc137550&source=contentShare
5、https://www./contents/zh-Hans/hearing-loss-in-children-etiology?csi=def77479-ecd4-4f4e-9983-c1c673212995&source=contentShar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