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长得慢,需要检查生长激素水平吗?

 医生妈妈欧茜 2021-05-18

最近发了关于孩子长高的文章,有读者问我:“欧医生,我家孩子长得慢,要带孩子去检查生长激素水平吗?”
 
我的回答是,家长先别着急,很有可能是过虑了。比起直接检查生长激素水平,更重要的是定期做好记录,合理利用生长曲线,才能正确评估出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孩子“长得慢”
很可能是家长的误判

孩子出生之后,生长速度并非是匀速的。比如出生第一年,小朋友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大概可以长25cm,试想一下,如果一直按照这个速度生长下去,孩子不到8岁,身高岂不可以超过姚明了?
 
事实上,随着孩子月龄的增加,生长速度会有所减缓,这样的生长模式可能会让部分家长产生“孩子长得慢”的错觉。

孩子每年长多少厘米?

0~1 周岁,25cm/年 
1~2 周岁,10cm/年 
2 周岁~青春期,5~7cm/年
青春期,6cm 或以上/年 

所以说,对于孩子的身高,我们不能太过相信自己的眼睛,推荐使用生长曲线来记录孩子的生长情况。

记住,仅凭一两次的身高测量其实并不能说明孩子“长得慢”。(如何使用生长曲线,戳这篇:手把手教你看生长曲线,看完少操好多心


孩子长得慢
不一定就是生长激素缺乏

若孩子真长得慢,也不一定就是生长激素的问题。


除了生长激素缺乏,像遗传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如炎症性肠病、乳糜泻)、肾脏疾病、免疫缺陷等其他疾病因素,都可能引起身材矮小。

对于这些情况,就需要积极干预,必要时还需要内分泌科、营养科、行为发育科等多学科介入,共同查找病因并制定治疗方案。

此外,还有一种孩子矮小的情况是因为其独特的生长模式——晚长导致。 


“晚长”即生长与青春期延迟(constitutional delay of growth and puberty, CDGP),这种生长模式通常是儿童期身材矮小,而青春期之后追赶至正常。

很多这样的孩子有生长和青春期延迟的家族史,做检查时通常有骨龄延迟的表现。如果是这种情况,则无需特别干预。

说到这里,可能大家已经发现——要判断孩子长得慢,其实是需要医生根据孩子的出生情况、病史、家族其他成员的身高情况,同时结合体格检查及一些必要的检测比如血液检查、X射线检查、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等来综合判断。
 
因此,生长激素检查要不要去做,就交由专业医生结合证据、权衡利弊之后决定吧。家长朋友还可以大胆向医生提问,问问医生建议背后的依据是什么。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一点,定期带孩子做儿保很重要,非常非常重要。你可以寻求儿保医生的帮助,来判断孩子身材矮小的风险并初步评估长得慢可能的原因,必要时儿保医生还会给出适当的转诊信息。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