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解辞赋佳作,溥心畬绘《秋声赋图》

 庄子91 2021-05-18

图解名篇佳作是国画创作中的常见题材,早在东晋时期,著名画家顾恺之就用图画的形式,画过《洛神赋》、《女史箴》等文学作品。

此后,图解文字的作品层出不穷,并且佳作迭出,丰富了国画作品的意境内涵。

早期图解式的作品以长卷为主,到了宋代之后,立轴成了创作的主要形式。由此,画家们把重点放到了创作诗意图上面。

到了近代,有一位画坛大师,重拾传统,以立轴的形式描绘了北宋文豪欧阳修的代表作《秋声赋》。

图片

溥心畬 秋声赋图

《秋声赋》的主要内容是文人悲秋,借此表达人生苦闷,阐述人生不易的理念。这篇辞赋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了写景、抒情、叙事等多种手法,很适合用图画诠释。

溥心畬作为“旧王孙”,他的学养、他的人生经历,很适合画这种带有沧桑感的题材。他在创作中选取了辞赋的经典画面,画出了《秋声赋》的寂寞感伤。

作为一幅“图解式”的作品来讲,溥心畬要交代清楚《秋声赋》中的关键信息,月夜、秋风起、叶纷飞、书斋听秋声等细节,画面都包含了。

有了必要的细节,更容易让欣赏者把眼前的画与心中默念的辞赋联系起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图片

溥心畬 秋声赋图 局部

溥心畬在创作中用了一个小心思,他用写意笔法,描绘文人心思。写意的妙处在于传达神韵,画的神韵与辞赋的意境融合之后,让作品显得更加立体厚重。

溥心畬用淡墨渲染秋天的夜空,留白勾线代表一轮圆月。为了增加画面细节美感,他用三种方法画叶子,既有层次又有立体感。

溥心畬以墨色打底,敷染淡彩,在干湿浓淡之间画出了秋风吹落叶的内在味道。细看空中乱飞的叶片,暗合“秋声”的妙趣。

传统国画中讲究“造境”,用画外之意,营造画作“灵魂”。看这幅《秋声赋图》就知道溥心畬是造境高手。

图片

溥心畬 秋声赋图 局部

文字妙处是“意无穷”,写意的妙处也是“意无穷”,本质上的相近,让人感受到与古人神交的快乐。

画中文人就是欧阳修,溥心畬并没有进行重点描绘,而是用简笔的形式一带而过。他把重点放到了描绘零落之美上,这种零落美感,暗合溥心畬作为“旧王孙”的人生经历。

有经历的人才能读懂《秋声赋》中的悲切,有阅历的画家才能据此画出往事不堪回首的伤痛。溥心畬画这个题材,可谓是最合适的人选。

图片

溥心畬 秋声赋图 局部

溥心畬作为一位集传统技法之大成的画家,他整体风格偏向于追求装饰性美感。

溥心畬画《秋声赋图》的时候,减少了装饰性美感的呈现,在精巧之外,多了几分寂寥真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