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补型名将很难得?汉武帝一次就得了2对,可惜只用好了其中一对

 小学生STY 2021-05-18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对于帝王而言,能得到一位优秀的将领是十分幸运的事,如果能得到那么一两位名将并用好的话,那成为千古帝王也不是什么难事了;而互补型名将更是难得,毕竟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而且所擅长的也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名将更倾向于进攻,有的名将更倾向于防守。

就算是全能型名将,因为互补型名将的威力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这等于是双方用自己的优点将对方的缺点给弥补了。但是在古代,有些王朝终其一朝,都没能遇到一对互补型名将,甚至连普通点的互补型武将都得不到,毕竟这是运气问题。但是历史上却有那么一位帝王,运气真是好到爆棚,不服都不行。

这位帝王就是赫赫有名的汉武帝,汉武帝的运气之好,是历史上任何一位帝王都极为羡慕的,能与之相比的可能也就唐高宗李治、明宣宗朱瞻基以及清朝乾隆皇帝了;毕竟汉武帝的爷爷和父亲留下的遗产实在是太丰厚了,“文景之治”后的汉王朝,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而且吏治也较为清明,内无祸患,当然,这里主要说的是汉武帝麾下的两对互补型名将,来看看他们都是谁吧。

第一对:程不识&李广

这第一对互补型名将其实是程不识和李广,或者说这是他父亲汉景帝刘启留给他的家底之一;这程不识和李广的匹配程度应该达到了九成,程不识虽然在如今没什么名气,但在古代,尤其是在当时,程不识的名气却是丝毫不弱于李广;程不识一生从军,身经百战,虽然没有什么显赫的奇功,但却也是未尝败绩,属于稳扎稳打,基本功极其扎实的将领。

而李广呢,属于那种擅用奇兵的猛将,一手弓术在历史上都是极其有名的。程不识和李广,就是典型的互补型,程不识稳扎稳打,给他一万士兵那就是一万士兵,而李广军队的五千人可以顶五万人来用;但是要知道,程不识虽然只有一万士兵,但他会将这一万士兵发挥到极致;而李广虽然五千人可以当五万人用,但就像赌博一般,不是大赢,就是大输。

如果能够将程不识和李广组合起来用,让程不识统领大军,正面对阵匈奴大军,然后让李广统领骑兵作为奇军,骚扰或者绕到匈奴后方偷袭的话,那匈奴军队可就难受了;程不识的军队打不垮,还时不时被反击一下,等到背后李广的骑兵布置好,就可以前后夹击了;可惜,两人在当时虽然齐名,但却从未搭档过,程不识担任山西太守,李广担任右北平郡守,可惜了。

第二对:卫青&霍去病

而第二对互补型名将就是卫青和霍去病了,卫青是汉武帝的小舅子兼姐夫,因为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嫁给了汉武帝,并成为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而且卫青还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不过卫青能够上位,靠的还是自己的能力,在龙城之战时,他领一万骑兵直捣匈奴祭扫天地祖先之地——龙城,消灭匈奴数千人,取得胜利。

此战之后,卫青迅速崛起,成为汉武帝最倚重、最信任的将领;但随着统领的军队越多,卫青的责任也就越大,所以他改变了作战风格,作战思想和程不识越来越像,稳扎稳打,绝不打没把握的仗;但奇袭的活得有人来干啊,就在这时,他的外甥霍去病突然出现,霍去病简直就是天生的名将,17岁上战场就夺得首功,被封为“冠军侯”。

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歼灭战,让匈奴人损失惨重;更为关键的是,卫青和霍去病是亲戚,而且汉武帝对他俩极为信赖,所以两人经常一同领兵北伐,卫青为正,霍去病为奇,最为经典的漠北大战就是这么取胜的;也正因为如此,汉武帝才特地将霍去病的军衔提升为和卫青一样,或许就是想保留这样的一正一奇方式吧。

其实卫青、霍去病和程不识、李广有点像,只不过卫青比程不识更全面一点,而霍去病的能力和运气比李广好一点;而更为关键的是,程不识和李广从未搭档过,而霍去病自从军就是跟着舅舅卫青的,此后一直搭档,这也许就是两对互补型名将的最大区别吧;不过不管怎么样,也可以看出互补型名将的威力,如果让卫青和霍去病单独领兵的话,结局可能比程不识和李广好一点,但也绝对到不到千古绝世名将的地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