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奇案故事,表哥送表妹回老家完婚,怎奈因此摊上人命官司

 王浩然 2021-05-18
李丙出身贫寒,父母俱因病早逝。十三岁那年,李丙带着妹妹李婉流落到了京城,摸爬滚打十几年,后来误打误撞学成了一门做金银首饰的手艺。
李丙很有天分,师傅领进门后,通过后天的努力很快成了京城知名的金银器匠人。以至于后来,京城里王公贵胄家的妇人、小姐,都以佩戴李丙做的金银首饰为“骄傲”,说千金难求一点也不夸张。因此后来李丙就成了腰缠万贯的金银器商人。钱是赚了不少,但李丙却越来越忙了。
李丙的妹妹李婉,和她的名字一样美丽,后来出落的亭亭玉立,一点不输王公大臣家的千金。父母去世前已经将李婉许配给了老家的孙某。孙某的父亲早逝,与老母亲相依为命,家中也不富裕。但李婉长到了出阁的年纪,李丙还是想履行婚约为妹妹完婚。只是由于生意繁忙,一直没能抽出空送妹妹回老家。

眼看着李婉的年龄越来越大,李丙甚是着急。恰巧这一年,李丙的表弟刘某来京城赶考,住在了李丙家里。李丙盛情招待了刘某,后来考试结果出来,刘某落了榜。心情不悦的刘某想立马返回老家,临行前李丙置办了丰盛的酒菜为他送行。
送行宴上,两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李婉的婚事。刘某觉得,如今李丙成了大老板,应该为李婉寻个好人家。怎奈李丙是个一诺千金的人,刘某只能赞扬表哥品德好,没有再多说什么。李丙拿出了一袋子银子放在桌子上,说他事务繁忙,想让刘某护送妹妹回老家完婚。
毕竟是表兄弟,刘某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李丙说,一点银子当作路上的盘缠,刘某说什么也不肯要。但是李丙坚决要给,刘某无法推辞只好接受了。刘某护送李婉走了一千多里,耗时十多天才回到老家。后来择了个良辰吉日,李婉就和孙某完婚了。
李婉完婚也算是了了李丙的一桩心事。怎奈新婚夜过完,第二天醒来,孙某和他的母亲都死在了家中。李婉一看吓得放声大哭,招来了周围的邻居。邻居们赶到一看,孙某母子皆死于非命,于是集体告到了官府。

县令是个十几岁的少年,非常自以为是。他带着人验尸后,认为李婉和刘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后来县令打听到,刘某护送表妹走了一千多里路,孤男寡女相处了十多天。于是他推测,定是李婉和刘某有了奸情,这才害死了新婚丈夫和婆婆。
县令为自己天才的推理沾沾自喜,后来他让婆子检验,李婉已经不是处女之身。这下更加笃定,是李婉和刘某害死了孙某母子。李婉知书达理,一向遵守礼法。刘某已经有了家室,也是个本分的读书人。起初李婉和刘某抵死不认,但是在严刑的逼迫下,后来还是屈从。
县令小小年纪就做了父母官,百姓都觉得他是个有本事的,所以对李婉的冤案都拍手称快。行刑那天,百姓们都说,这对狗男女该死。后来消息传到京城,李丙得知后也甚为恼火,没想到自己的表弟是那样的人。
不过后来李丙冷静下来,觉得妹妹和表弟不可能干出那样的事,认为其中必有冤情。于是把生意交给了管家,然后收拾金银细软回了老家。李丙要查明事实,为自己冤死的妹子和表弟洗脱冤屈。

李丙的生意做得很大,与全国各地的珠宝商、当铺都有往来。所以回老家的途中,他没有住旅店,而是住到了熟识的商号里。走到汝州时,李丙正与一家当铺的老板聊天,这时一位伙计急急忙忙走了进来。伙计手中拿着一把金簪,说是典当的人要价很高。他拿不定主意,故而来请示老板。
李丙打眼一看,那件簪子正是出自他的手,而且是他送给妹妹的嫁妆之一。李丙很是吃惊,于是说明了缘由,然后请老板留住那个人,他则去了当地官府。县令接案后,便将那个人抓捕起来。未经动刑,那个人全都招了。
原来那个人是京城的一名惯偷,不知听谁说李丙的妹妹要回老家完婚,而且李丙送给了妹妹不少金银首饰。于是就起了歹心,一路跟随李婉和刘某。路上有刘某的保护,一直没有得逞。李婉完婚后,由于孙某家实在困难,所以拜完了天地,亲朋好友没有留下吃饭就各自回家了。

那个惯偷趁人多之际,藏到了孙某家的厨房里。等亲朋好友都离开,孙某的母亲去厨房时,先被惯偷杀死。后来孙某听到了动静,去厨房查看,也不幸被他杀害。惯偷后来换上孙某的衣服,假扮成新郎,和李婉行了夫妻之事。等到半夜,李婉熟睡之际,惯偷则席卷财物而去。
一桩冤案,没费多大力气就这么被平反了。后来惯偷被判处死刑,年轻的县令因为判了冤案害死两人,后来也被杀了。谦受益,满招损,年轻的县令死得不冤。不过县令被杀后,依旧有不少百姓相信他是对的,这才真是心都被蒙蔽了呢。
耳听为虚,眼见也未必为实。人间诸事,总是真真假假错综复杂,很少有人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结果都如年轻的县令一样,害人终是也把自己推向了黄泉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