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忆台风暴雨

 淮阴语文 2021-05-19

回忆台风暴雨

□郭文华

      前段时间刮了一场台风,局部达到十四级,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风,接下来几天的雷暴雨也很大,局部地区还伴有草鸡蛋大小的冰雹,铺天盖地,没头没脑地砸向田间地头的庄稼,路上的车辆和行人。一时间多少良田受灾,无数车辆受损。听着室外狂风怒号、滚滚的雷声和倾盆而下的暴风骤雨,我的思绪不由得回到遥远的、苦难的过去。

         记忆里,小时候的冬天特别的冷,雪花像鹅毛似的,河面结冰能走人。夏天又特别的热,知了在枝头没命地向酷暑抗议。闷热过后必定有一场大雷暴雨,特别是水汛期的雨特别大,雷特别响。下雨前,天突然灰暗下来,高高的天空突然变得低矮,白云压着黑云在头顶上飞,一阵风刮来,飞沙走石,尘土飞扬,土路上,屋前的晒场上,扬起一阵黄色的烟雾。一道闪电划过长空,很长的闪电,飞快地闪过,老家把这种闪电叫做“蛇闪”,顿时黑黑的天空下亮如白昼,紧随闪电其后的是一声惊雷在头顶炸响,天崩地裂一般,大有不将天炸破不罢休之势。一声紧似一声的雷声之后,暴雨如注,狂泻而下,屋前草檐上的雨水,顺着稻草像瀑布一样飞流直下,将屋檐下滴成一个个水坑。哗哗的雨声,不像是下雨,简直是流水,决堤般的流水。更有那雷神助纣为虐,给本就苦难的百姓一个下马威。

        过去的一场暴雨无异于一场灾难。但大雨要来总有预兆的,山雨欲来风满楼,下雨前必定要先刮一阵风,天灰暗下来,大风刮来了,这个时候奶奶总会说,一场大雨快到头顶了。一家老小赶紧收衣服,抱柴火,牵羊入舍,唤鸡入埘。人们说雷声大,雨点小,可落下的雨点一点也不小,起码有铜钱大,打在脸上火辣辣地疼。小时候总觉得那雷声不是炸响,而是劈响,打雷的时候我吓得躲在奶奶怀里,大气都不敢出。奶奶常说,这么大的雷,又要有坏人要被劈了。大雨过后,总会听说邻村谁家的屋脊被雷神击中,躲在里面的三间屋长的蛇被劈死了。又有谁家躲着的王猫精(黄鼠狼)被劈死了。那么长的蛇,谁见过?说的绘声绘色,煞有介事。老家一带其实台风、龙卷风很少的,是个风调雨顺的太平之地。经常听说附近的村庄遭受了龙卷风,吴窑、长庄一带,常听说有龙卷风光顾,所过之处,屋顶全没了,一抱粗的老杨树连根拔起。奶奶说我们这里的人心肠好,菩萨保佑心肠好的人不受灾,不受难。刮大风的时候,奶奶一边烧香,一边磕头,口中还念念有词,我听不懂,大概是菩萨保佑之类的话。过去迷信的人很多,说做了坏事的人,雷神菩萨会劈死他。小时候,听说有一户人家的媳妇虐待婆婆,包馄饨的时候,自己和丈夫、孩子吃肉馅儿的,给瞎眼睛的婆婆做蚯蚓馅儿的馄饨吃。打雷的时候,脸盆大的火球在屋里乱窜,吓得恶媳妇一边求饶,一边跪在地上将所做的坏事全部坦白出来了,她不说还没人知道,原来做了那么多坏事。难怪菩萨要劈她的头。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求雷神菩萨放过她,保证下次再也不做坏事了。可不管怎么求饶都没用,火球依然在屋内乱窜,一会儿地上,一会儿屋顶,吓得恶媳妇赶紧将马桶套在头上,据说雷神菩萨怕污秽之物,结果没劈死恶媳妇,将屋梁上一抱多大的蛇打死了。人家说是大蛇救了恶媳妇一条命。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过去,人们寄希望于大自然,将雷神之类的自然现象视作正义的化身。帮助人间惩恶扬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雷电的威力是一个方面,过去人们防雷电知识缺失,也是一个方面。现在有了避雷针,很少再有建筑物被雷击毁发生。过去生产力落后,倒塌的房屋也很多。

       过去老百姓大多住的土墙草屋,大雨下了一天一夜,有时候下几天几夜,土墙在雨水中泡着,一阵风就能倒塌。所以过去一场大风大雨,农村大部分草屋难逃倒塌的厄运。小时候,我家也住的草屋,也是土墙,但记忆里没有房屋倒塌的印象。夜里雷暴雨来了,屋后面的出水不好,雨水积聚在屋后的土墙和竹园之间,墙根在水里泡久了,很容易倒塌,半夜父亲披上蓑衣,拿着铁铲,在屋后的墙根处,挖出一条沟,屋面流下来的水,顺着沟流走了,不会积压在墙根处,墙根不泡在水里,就不会倒塌了。将家里的塑料布,蛇皮袋拿出来,护在后墙上,用棍子顶着,斜风半雨,不直接打在土墙上,沿着遮挡物流在沟墒里了。我家的前墙不用担心会倒塌的,一般人家都担心前墙和西山头墙会倒塌,南风急,雨打壁,前墙和西山头墙是最容易倒塌的。大雨伴随南风直接打在南墙和西山头墙上。父亲每年将难得的芦苇收集起来,不管柴火多么紧张,都舍不得当柴火用,将芦苇做成护壁帐,遮在前墙和西山头墙上。父亲做的护壁帐密不透风,既挡住了风雨,又美观。从墙顶一直盖到墙角,但毕竟是芦苇做的,经不住风吹雨打太阳晒的侵蚀,一般两年换一次。父亲的一双巧手,换来房屋的稳固和一家人的安全。

        一年几场大雨不知多少人家的房屋在风雨中飘摇,多少人家的房屋倒塌。草屋在风雨中摇晃,一家老小只能躲在不漏雨的角落发抖,唉声叹气,担惊受怕。有一年,两年没修的屋面漏雨了,脸盆,脚盆全用上了,这里嘀嗒,那里嘀嗒,抬头能看到雨水从漏光的洞口流下来,漏光的洞越来越大,父亲用铁叉叉起稻草,往漏光的洞口上堵。

        白天,雨哗哗地下着,小孩子不能出去玩,只能睡,睡得正香的时候,雨点在脸上打滚,一下子被惊醒,一转身,枕头湿乎乎的,床上边湿了一大片,冰凉冰凉的。大人们的一声声叹息,在幼小的心灵深处笼罩着一层浓浓的哀愁。

        一场大雨,不仅会毁坏房屋,让多少人无家可归。同时,田间地头的农作物也受到一场浩劫。弄不好将颗粒无收。老百姓是最苦的,靠天吃饭,面朝黄土背朝天,眼看着辛辛苦苦,起早贪黑培植起来的庄稼长大了,灌浆了,一场小雨还好,给庄稼浇了一场及时雨,田间的禾苗如沐甘霖,一夜能窜上去尺把高,农民兄弟高兴得眉开眼笑,可一场大风大雨,田间的作物全部倒伏,那刚扬花的稻子,刚灌浆的玉米,倒下去就再也起不来。田里没了收成,只能饿肚子,等政府发放救济粮度日。

         如今的农村变化很大,虽然同样是一场台风,一场暴雨,损失当然也有,农家楼房顶上的太阳能被风刮了下来,景观区内的大树被刮倒了,但住房却安然无恙。地里的庄稼也改良了品种,抗倒伏性能变强了,自然灾害常有,但受灾程度却大大减小。这是人们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结果。

郭文华,中共党员,自幼喜欢文字,在《澄西船舶》《方舟》《江南晚报》《如皋日报》以及各大平台上发表过作品。出版过个人散文集《文华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