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西晋:西晋末年,不仅有赵汉,还出了个成汉,这是怎么回事?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1-05-19

话说西晋:西晋末年,不仅有赵汉,还出了个成汉,这是怎么回事?

原创2021-05-18 21:17:58·二成文史说

晋世海宇分裂,首起割据者,实为巴氐,其事尚在刘渊创乱之前,特其地较偏,为能牵动大局耳。

在刘渊反叛之前,其实早就已经有人反晋朝了,只不过,是在四川而已,古语有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所以四川这个地方就算是反叛也很难辐射到全国,对晋朝整体局势最开始并没有很大影响。但是等到晋朝中央混乱以后,巴蜀的叛乱就不可轻视了。

话说西晋:西晋末年,不仅有赵汉,还出了个成汉,这是怎么回事?

前面文章中所说,为什么成都王司马颖不在成都而在邺城,原因就是蜀地叛乱,去不了了,所以只能待在京城,最后还被丢到邺城去了。巴蜀的叛乱的原因并不稀奇,就是因为外乡人进了蜀地,对这些流入蜀地的流民没有安排好而导致的叛乱,当然,牵头的肯定是各地官员。

公元294年,陕西的氐羌叛乱,公元296年,氐羌拥立氐人齐万年为帝,想要反了晋朝,之后齐万年就和晋朝军队打来打去,打到公元299年,齐万年被杀死,这场叛乱结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一波拉扯下来,关西给搅得乱糟糟的,粮食都被军队吃完了,没有粮食的百姓,化为流民流入汉中。

到了汉中,朝廷就不让他们南下了,因为乱民的流窜不仅仅是对地方官员治政的极大考验,更有化为流寇的危险,朝廷派御史李苾持节慰劳,顺带监督流民不要南下到剑阁。但,李苾并不是个好人,到汉中以后就被流民贿赂,从而上奏说流民太多了,汉中养不起,往东也走不了,还是放进巴蜀吧。

话说西晋:西晋末年,不仅有赵汉,还出了个成汉,这是怎么回事?

前线传来的信息还是得尊重一下,于是朝廷同意让流民入蜀,于是十万关西流民散落梁、益两州,想禁止都禁止不了了。此时的益州刺史是赵廞,公元298年到益州上任,自然知道朝廷开始败坏,到了益州之后就想着能不能在蜀地割据,正好碰上流民入蜀,于是大肆恩赐流民,开放仓廪,收服流民的心。

当然,为了收复流民,也重用流民,比如李特。李特是他爹是东羌校尉,李特小时候也是有见识的人,流落到蜀地以后被赵廞厚待也是应该的。

成都内史耿滕看出来赵廞割据的心思,偷偷上书朝廷告状,于是公元300年,朝廷下诏,让赵廞回来当大长秋,刺史就给耿滕当。

话说西晋:西晋末年,不仅有赵汉,还出了个成汉,这是怎么回事?

赵廞本有反意,这么一逼,干脆就揭竿而起,杀了耿滕,自立为大都督、大将军。之后李特的弟弟李痒因为军容整齐且战力非凡受到赵廞的提防,最后被赵廞杀了。为了平息李痒的部下,赵廞让李特和李流兄弟为督将,掌控这部兵马。

李特虽然比较听话,但好歹李痒是自己的弟弟,这么当作猪狗来杀,是个人都不爽,所以他就自己带着兵马回了绵竹。赵廞这边也不好过,因为朝廷经过一阵动乱就被司马伦坐稳了,自己叛乱指定会来平定的。赵廞为了防备朝廷,遣长史费远、犍为太守李苾和督护常俊带着万余人去阻截北方的道路。

李特一看,朝廷要来兵马,那就可以当朝廷的走狗了,于是带七千人把这万余人干爆了,又反攻成都,关西汉子还是猛的,赵廞逃往广都避难,被手下杀了。李特占领成都,写奏疏给朝廷使劲编排赵廞的坏话,然后又夸自己。

话说西晋:西晋末年,不仅有赵汉,还出了个成汉,这是怎么回事?

朝廷当然是高兴了,毕竟省了一笔军费,但官员还是要定下来,经过研究决定,让益州旁边的梁州刺史罗尚当益州刺史,以及其他一些官员总共七千人马进入蜀地。李特一听,好家伙,这官员一来就来七千人,到底是领导班子还是兵痞子。

没办法,为了让自己好过,只能使出贿赂的手段,把这些大爷伺候好。但是罗尚手下的广汉太守辛冉和督牙门将却说,要趁着宴会把李特杀了。这俩人心里都清楚,李特能够凭着自己的兵马把赵廞打下来,至少说明势力不下于朝廷,现在这一批人过去,两边一闹矛盾指定又是叛乱,还不如一口气杀了。

但是罗尚很自信,没有接纳他们的意见。等罗尚到了成都,又宣布一件事,就是原来流窜蜀地的关西人都要遣还回家,不能在这待着了,限时七月份完成迁徙。

要说这个政府也是够可以的,人家都在蜀地生活一两年了,莫名其妙又要长途跋涉回去,这不是有病么。人人都不愿意,李特的哥哥也看出朝廷的昏庸,就和李特说:“中国方乱,不足复还。“

话说西晋:西晋末年,不仅有赵汉,还出了个成汉,这是怎么回事?

李特因此而有了割据的想法,或者说,早就有了,只不过这次朝廷给了借口和机会。广汉太守辛冉和督牙门将王敦看得门清,就是因为知道朝廷有这道指令才会那么急切想杀李特,但最终没有实现。

于是他们在遣还过程中,使劲把那些有钱人的财货给截下来。因为有钱的人心思最容易乱,没钱的人乱起来也只是流寇,不足成事。

李特也学了赵廞的那招,别人不要,那我就招揽,屡次为流民说话,流民渐渐都汇合到李特手下,一个月不到,手下就多了两万人。李特有人之后自然也就有了底气,把流民军分为北营和东营,自己带北营,兄弟李流带东营。

又让人去找罗尚说情,希望宽限一点期限。罗尚自然知道李特在干什么,但能怎么办,只能安抚,就说,你们不要乱动,听我旨意。李特鬼精,一听就知道罗尚是个绣花枕头,但是辛冉和王敦他们倒是有能力,还得防备。

话说西晋:西晋末年,不仅有赵汉,还出了个成汉,这是怎么回事?

辛冉也和李苾在谋划,李特等人拖着不走,肯定是有什么企图,罗尚这个人又优柔寡断,不足为某,还是要早早除掉李特。于是遣广汉都尉曾元、牙门张显、刘并等人带三万人突袭李特北营。罗尚知道以后,没办法,只能跟着一块派兵,不然指不定这些人就把自己给杀了。

巧的是,辛冉和李特互相忌惮,李特也是早有准备,等曾元到了,还没怎么打就死了。李特还把曾元的首级还给罗尚和辛冉。可想而知,李特有多凶残了。

这时候基本上就是举旗子反了,从关西一起逃到巴蜀的六郡人士都推李特为首领,加镇北大将军,李流则为镇东大将军。这时候是公元301年10月。也是司马伦篡位当皇帝的那一年,同时这一年也是三王起义,反了司马伦的那一年。

话说西晋:西晋末年,不仅有赵汉,还出了个成汉,这是怎么回事?

李特反攻广汉,想杀辛冉,罗尚再傻也知道现在可不是怀柔的时候,派遣李苾和费远去救辛冉,但这两个人不敢去。李苾本来就是个御史不会打仗,费远原来就输在李特手下,更加不敢去了。辛冉恨死这些猪队友了,只能逃了。

没有拦住李特,他打下广汉以后,又进军成都,李特还写了一封书给罗尚,意思就是罗尚收到奸佞的蛊惑,要杀关西六郡子弟。果然李特是找了这个借口。罗尚收到这封信以后就知道李特的志向不小,求和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向梁州和宁州求救。

司马颙在长安知道这件事以后,派督护衙博和广汉太守张征去讨伐李特,南夷校尉李毅也派兵帮助。罗尚以为这么多人帮就可以了,没想到的是,李特面对三方势力,一点不怂,还把他们打得到处逃。之后李特自称益州牧,都督梁、益二州军事,大将军。

话说西晋:西晋末年,不仅有赵汉,还出了个成汉,这是怎么回事?

李特一直压着罗尚打,但始终没有杀掉罗尚,要说愚忠的人就是这点,不管怎么样就是要守着,打不过也要守,除非把他杀了。李特、李流打得好不快活,整个益州真要被他们打下来了,这时候晋惠帝看不下去了,这怎么能行,于是让荆州刺史宋岱和建平太守孙阜去救罗尚。

这一次倒没有像衙博那次被李特打散,反而被罗尚搞了个围魏救赵,一举把李特给杀了。李特这个首领一死,蜀人大多数都叛乱了,流人没地跑但也十分害怕。李流和李荡以及李雄(这两个人都是李特的儿子)收拾部队逃到绵竹东边的赤祖。李流保住东营,李荡和李雄保住北营。李流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这是准备将抗争进行到底。

罗尚当然不会让他们好过,就硬打,结果就是李荡死了。李流这时候就不想打了,李含也劝李流投降,但是李雄不想,他还是要继续反抗。

于是在李流准备和罗尚讲和的时候,李雄带兵打了罗尚,渡江到汶山。但是这时候李雄的不对也差不多山穷水尽了,坚壁清野,没有粮食,军队只会饿死。没想到天无绝人之路,罗尚的参军涪陵人徐轝因为罗尚不给他汶山太守而叛变,还帮着李雄劝涪陵人范长生给粮食。

话说西晋:西晋末年,不仅有赵汉,还出了个成汉,这是怎么回事?

李流死了之后,李雄自立为益州牧、大将军。罗尚还想打,但已经打不过了。范长生资助李雄代表的可不是一家,这说明,当地士绅决定选择李雄,而罗尚本来就是进攻方,很是吃亏,完全打不下来。

李雄从容很多,还派人去截罗尚的粮道,最终结果就是罗尚输了,李雄赢了。公元304年,僭称为成都王,两年后称帝,建蜀国,之后也叫成汉。范长生也当了蜀国丞相。称帝这一年也正好是司马越攻破长安,迎回司马衷,并且害死司马衷的一年。

话说西晋:西晋末年,不仅有赵汉,还出了个成汉,这是怎么回事?

相比北方刘渊在308年建立赵汉,李雄建立蜀国还要早两年,但是因为蜀地和关中地区的道路难行,不管是平叛还是北伐都略显困难。当时晋朝正面临着刘渊叛乱,为寇太原,并且,司马颙、司马颖和司马越这几个司马家的人打得不亦乐乎,蜀地就只有罗尚一个人硬顶着。

打来打去,打了三四年,朝廷就派了两拨人过来,最终李雄称帝也就不算什么意料之外的事儿了。辛冉和王敦两人想直接就杀了李特,这个事情其实也不好,直接杀了李特,流民对朝廷就不会信任,加上之后要遣还的旨意,指不定就叛乱了,所以罗尚选择保绥。

只是没想到,重点就是在那道旨意上面,不论怎么样,只要有那道旨意,益州生乱就是必然的。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