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象上官》之黄河波痕

 滑州文史之窗 2021-05-19

图片

  《水经注》载:“周定王五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川(今滑县境内),右径滑台城(今滑县城关),又东北径黎阳县(今浚县)南,又东北径凉城县(古县名,在今滑县东北),又东北为长寿津(今滑县东北)。”公元前602年,黄河在宿胥口(今浚县境内)改道,河水分两股,一股按原河道(今大运河滑县段)向北过降水(即今漳河)转而东北入海;另一股向东流经滑县、濮阳,又向东北经河北大名、沧州汇入原河道入海。古黄河分流后,北股河流渐弱,东流成为主河道。

图片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大量泥沙随雨水冲刷涌入河流,河水浑浊,流动湍急。到了下游,地势变得平缓,水流减缓,上游夹带的泥沙沉积在下游河道上,使河床不断抬高。流经华北平原时,河床已高出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

图片

滑县位于黄河下游,河流自西南至东北横穿滑境,黄河频繁的改道和决口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在李固渡(今王庄镇南沙店集南三里许)掘堤,阻挡金兵南下,黄河向东流经豫、鲁之间;大定八年(1168年),黄河又一次从李固渡决口,河水向东淹没山东菏泽……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河决阳武,黄河向南摆动离开滑县,距今已有800多年,但上官镇的堤坝、村庄、河流、水潭、坡洼和古津渡等仍保留着古黄河的波流痕迹。

图片

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