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郎中中医大讲堂​之腰椎间盘突出症

 益寿堂999 2021-05-19

图片

                                     (二)针灸治疗珐

1.毫针疗法

(1)取穴:①中央型腰椎问盘突出取主穴肾俞、白环俞、膀胱俞、腰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配穴取上骨、关元俞、腰阳关、秩边、承山、昆仑、阿是穴;②腰椎问盘侧突取主穴肾俞、白环俞、大肠俞、腰俞、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足三里,配穴取秩边、腰阳关、条口、悬钟、丘墟、足临泣、阿是穴;③腰椎间盘侧突取主穴肾俞、白环俞、中膂俞、腰俞、环跳、委中、风市、阳陵泉,配穴取腰阳关、中渎、膝阳关、外丘、悬钟、丘墟、足临泣、三阴交、商丘;④腰骶,椎间盘侧突取主穴肾俞、关元俞、气海俞、腰俞、环跳、委中、阳陵泉,配穴取腰阳关、承扶、殷门、承山、悬钟、丘墟、风市、昆仑。

(2)操作:每次选用3-5穴,急性期每日针1次,症状好转可隔日针1次。除急性损伤外,肾俞使用补法,其余穴位可用强刺激或中等刺激,使针感向远端放射。其中,肾俞为直刺并微斜向椎体,深1-1.5寸;环跳直刺,针尖向外生殖器方向,深2-3.5寸,使局部酸胀并向下肢放射;委中直刺0.5-1寸,使针感向足底放射;督脉穴直刺或斜向脊柱刺,以气至为度。

2.电针疗法

(1)取穴:主穴为夹脊穴和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两组交替取用。单侧型和双侧型均配胞肓、环跳、委中、风市、阳陵泉、悬钟,单侧取患侧,双侧取两侧;中央型配命门、腰阳关、腰俞、委中。

(2)操作: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针刺,手法为平补平泻,针后加电针,用疏密波,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天。

3.温针疗法

(1)取穴:主穴选环跳及病变相应部位之夹脊穴。配穴据症状而定:腰腿痛分布以足阳明胃经为主的配髀关、足三里等穴;疼痛呈足少阳胆经分布的配风市、阳陵泉、悬钟等穴;疼痛放射至大腿后侧的配足太阳膀胱经穴承扶、殷门、委中、承山;肝肾不足加肝俞、肾俞。

(2)操作:单侧突出取单侧穴,双侧突出及中央型取双侧穴。夹脊穴采用短刺法,用1.5寸毫针,针尖斜向脊柱正中,得气后将长约1.5-2cm的艾炷套于针柄上,点燃其下端;环跳穴用3-4寸毫针刺,要求针感向足部放射;配穴针刺常规深度,平补平泻。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问休息3日,一般治疗2-3个疗程。

4.九针刺法

(1)椎问盘九针:是指以突出的椎间盘为中心,在突出椎间盘和上下椎间盘之棘间隙针3针,同时在3个椎间盘之外开1寸各针1针,共9针。针刺深度为1.5-2.5寸。

(2)痛胀、麻木点针刺:即早期在患侧腰部出现的压痛点或放射性麻痛点,针刺深度为1.5-2.5寸。臀部的痛胀点有的范围较大,可在压痛点中心针1针,外开1-2寸向四周各针1针,深度为2-3寸。大小腿的痛胀点有时呈一线,针刺部位可选择在压痛点或痛胀的线上。恢复期在患侧的小腿、足部有胀麻点,可在明显的胀麻点针刺。

(3)配穴:腰部症状明显者配患侧腰眼穴;臀部症状明显者配环中穴;大腿有症状者配承扶、殷门、风市、委中;小腿有症状者配阳凌泉、足三里、承山、绝骨、三阴交;足部有症状者配太溪、解溪、侠溪、涌泉。

(4)注意:椎间盘九针刺,要轻度捻转向下送针,不能提针;痛胀麻木点和穴位的针刺有酸麻胀痛感,针感不紧不松就可出针;针刺时不留针,针后卧床休息2小时,2小时内禁饮食及吸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5.针刀疗法

(1)定位:①罹患椎间盘棘间点及横突间点(上位椎体横突上,脊柱正中左右各旁开1.5-2.5cm);②腰臀部软组织损伤之压痛点(可不同时进行治疗)。各定点行局部麻醉,皮肤常规消毒。

(2)操作:

①棘间点,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针刀体与皮面垂直刺入达下位棘突顶骨面,调整针刀到棘突上缘,转动刀口线90°,行棘问韧带切开剥离3-4刀。

②横突间点,在罹患椎间盘上位椎体患侧横突上进针刀,针体与横突背面垂直,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当刀峰到达骨面后,调整针刀到横突下缘并调转刀口线90°,使刀口线平行于横突长轴,并紧贴横突下缘骨面,由外向内切开横突间韧带和横突间肌直到横突根部和椎弓根部,刀下有松动感为止。如神经根粘连明显、直腿抬高严重受限者,将针刀与横突下缘平行移动到横突根部神经孔上外侧,此时将针体向肢体下侧倾斜,与神经孔内侧的骨性边缘平行,针刀沿神经孔的内侧边缘转动式前进,随旋转将针体向人体上段倾斜,当针体与人体的上段约成30°时,如患者下肢坐骨神经有酸胀感,说明此时刀峰已经到达逸出的瘢痕组织与神经根之间,则沿神经根方向切开2-3刀出针。如双侧坐骨神经痛,两侧操作相同,如单侧坐骨神经痛,对侧横突间只切开横突间肌和横突问韧带。

③腰臀部其他软组织损伤点,按各种腰臀部损伤针刀治疗。每次针刀术间隔5天。

6.埋线疗法

(1)材料:埋线针为特制不锈钢针,形状似织毛衣用的钩针,长约15cm;羊肠线标号为0.36;其他器械有止血钳、手术剪、镊子、一次性注射器等。

(2)取穴:主取命门至腰俞连线,另在八髂、秩边、环跳、肾俞和大肠俞诸穴中每次根据需要取2-3穴;辅穴一般取膀胱经、胆经上的敏感点3-4穴,如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悬钟、昆仑等。

(3)操作:器械常规消毒,羊肠线剪成4cm左右小段浸泡于生理盐水中备用,利多卡因稀释至0.25%备用。用龙胆紫标注取好的穴位,常规消毒后于皮下注射适量利多卡因稀释液,再用埋线针针尖倒勾勾住羊肠线并用止血钳拉直羊肠线,45°刺入穴位皮下组织处(仅在皮下组织,不深入肌层),缓缓退出钩针,使羊肠线留在皮下。出针后一般不需压迫止血,待其自然止血后使用创可贴盖住创口。30天左右埋线1次,3次为1个疗程。

7.热针疗法

(1)取穴:主穴为脊椎九宫穴(热针),大肠俞(深刺),环跳(傍针刺)。气滞血瘀型配秩边、委中、阳陵泉、绝骨;寒湿凝滞型配三焦俞、气海俞、关元俞、足三里;肝肾亏损型配肝俞、肾俞、太溪、太冲。

(2)操作:沿脊椎自上至下仔细压诊,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点,参阅X线摄片或CT片,确定病变椎节。以压痛点最显著的病变椎节棘突间定为中宫,沿督脉在中宫上下棘突间各定一穴,分别称为乾宫、坤宫,然后挟乾宫、中宫、坤宫旁开0.5-0.8寸,依次定取巽、兑、坎、离、艮、震六宫穴。因取穴定位是按伏羲八卦九官方位图,故称腰椎九宫穴,简称九宫穴。进针顺序为:先针中宫,次针乾、坤宫,直刺或略向上斜刺0.8-1.2寸,然后按巽、兑、坎、离、艮、震六宫穴依次进针,针尖斜向椎体,进针1.5-2寸,获得针感后,行捻转补泻手法,九宫穴的行针顺序、次数、按“洛书九宫数”施行,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而五居中”。一度行针后,应用GZH型热针仪,坎离宫加用热针,热针温度40-50℃,留针20分钟。每日或隔日3次,15次为1个疗程。

8.芒针疗法

(1)取穴:选主穴志室、命门、关元俞、阿是穴(突出部位)、秩边、环跳;配穴三阳穴(阳陵泉透阴陵泉、阳陵泉下1寸、2寸)、阴陵泉、悬钟、昆仑、承山。

(2)操作:选无菌长12cm、直径0.28mm的芒针,局部无菌操作,先横刺志室,针尖透向命门,缓缓进针,进针3-5寸,可在局部产生酸胀感,或向下肢放射。若病变部位在,则在相应夹脊穴进针,针尖偏向脊柱。针刺关元俞,进针3-5寸,针尖偏向脊柱,可产生下肢放射性酸、麻感。再取秩边,进针5-7寸,针感有4种:①向下肢放射,产生麻、触电样感觉(效果最好);②会阴部酸胀;③小腹部酸胀;④肛门周围酸胀。环跳用直刺,进针3-5寸,进针需徐缓,以免损伤神经。若小腿外侧麻痛,则针刺三阳穴。若小腿后侧疼痛,则取承山,进针3-5寸。昆仑进针1-1.5寸,针尖向内踝方向。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6天为1个疗程,一般连续1-4个疗程。

9.头针疗法

(1)取穴:对侧下肢感觉区、足运感区。

(2)操作:病人取坐位或卧位。常规消毒后,用28号3寸毫针沿皮下缓慢捻转进针,使之达到应有的深度(长度),不提插。捻转时频率为每分钟200次左右,且幅度要大。留针5-10分钟后,再捻转1次,留针1次,即可出针。起针时用干棉球压迫1-2分钟,以防出血。

未完待续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务本质的人

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

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