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译研人物|把文学翻译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访青年汉学家达莎

 CCTSS 2021-05-19
本文为汉学家翻译家系列采访之三,小编希望通过这个系列,能让读者持续了解和感受到,当下各国对中国文化的需求,以及翻译工作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意义。
达莎,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语文系教现代汉语,主持“对白”翻译小组。2014年7月参加了“第一期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 ,2015年7至8月参加了汉办新汉学计划“青年领袖项目”。研究方向包括汉字教学、汉字文化、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与中国典籍在白俄罗斯传播。

1
她的中文名字叫聂煜焉
达莎有一个很美的中文名字——聂煜焉,这个名字是她自己取的。“聂”是达莎外文姓Nechyparuk第一个音节的音译,煜焉是“语言”的谐音。“因为我是搞语言的,所以觉得这个名字比较适合我,很能够代表我的职业,我特别喜欢'煜’字,因为有'火’和'日’两个字,而且它的意思是'明亮’,我希望自己这辈子活的充实与精彩。”

已经从事了多年汉语教学工作、研究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她说起和中文的结缘,却觉得是一个偶然。达莎上高中时本来准备考英语专业,并且用了一年的时间来准备入学考试。碰巧的是,她考大学的那年,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语言系新开了汉语专业,她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加了考试。虽然当时入学成绩不佳,但是还是过了分数线,“我当时就想,那肯定是缘分!”她同时还参加了英语考试并成功被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录取,但是她最终选择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学中文。

“开学那天非常紧张,因为对我而言,中文是个陌生的新领域,不知将来学习成绩会如何,不过从第一天起我被那神秘的语言迷住了。”
2
文学翻译:另一种生活方式
达莎至今已经学习了14年的汉语,现在她任教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语文系,除了语言,达莎同样对中国的文学、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她和同事一同建立了“中国典籍对白俄罗斯语翻译”小组(简称“对白”),现在她正在翻译徐志摩的诗歌,将刊登在《青年》杂志上,她和同事还打算出一本中国专刊,展示中国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经典作品。

翻译并非一件简单的事。达莎认为,翻译作品前需要认真体会作者行文时的内心感受,而译者关键就是要将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传达给目标读者。“在白俄罗斯,翻译费标准很低,很难找到译者,而且翻译这项工作本来就需要大量的时间,所以只有把翻译工作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和爱好才能取得成功。”

达莎很享受翻译的过程,但版权问题很难解决,这也成了翻译过程中的最大的障碍。许多作品是受版权保护的,往往白俄罗斯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不一定能够翻译出版,所以达莎也希望中国能提供更多的翻译项目,给予译者更多的支持。
3
从事文学翻译的白俄学生增多
达莎提到,这些年来,白俄罗斯学习汉语的学生如雨后春笋,作为学费最贵的专业之一,汉语专业仍然越来越受欢迎。之前,白俄罗斯的汉语教师和汉语教材都是汉语教学中的软肋,但近些年教学质量比往年提高很多,达莎还介绍说,现在使用的教材大部分是中国国家汉办捐赠的《新目标》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新实用汉语课本》,“目前在白俄罗斯还没有编写本土教材,这个缺陷需要弥补。”

“还有一点不足就是在我校缺少对汉语教师的培养。”达莎所在的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和中国几所大学建立了一些交流合作,每年都会有一批交换生到中国进修汉语,但是这些项目只涉及到学生的培养,白俄罗斯的汉语老师却很少有机会到中国学习交流。

汉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去向大不相同,一部分学生留在中白企业当翻译,一部分从事汉语教学,一边培养下一代汉学家。达莎作为一个热爱文学的汉语教师,鼓励学生毕业之后从事文学翻译工作。

“经过汉语教师的不懈努力,目前从事文学翻译的学生比较多,而且通过观察我发现,翻译工作很有感染力。”达莎作为“中国典籍对白俄罗斯翻译”小组的支持人,总是帮助学员解决他们在翻译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并参与分析难点,“他们一旦完成一部作品的翻译,立马要求翻译下一部。”学员在达莎这样的汉语老师的帮助下有了自己的翻译成果,变得更加自信。
4
中国媳妇谈中白教育
达莎还是一名中国媳妇,她的丈夫是中国人。

12年前,达莎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南开大学进修中文,而恰恰是这一年,达莎认识了她的丈夫。“我在天津一家培训机构当英文老师,我上课的那天敞开门等着学生们来上课,突然身后有个小伙子用俄文跟我打招呼,我回头看了一眼,是一个中国的小伙子,当时很吃惊,因为这还是我在天津遇到的第一个会说俄文的中国人。”达莎便和这个热情的中国小伙子聊了起来,她觉得眼前的这个人不仅聪明伶俐还热心善良,没过多久两人就开始交往,2006年他们结婚了,2013年达莎回到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教中文,带着一儿一女在明斯克生活。

她告诉我们,中国与白俄罗斯的教育确有不同之处。白俄罗斯的孩子没有中国孩子学习压力大,孩子们每天12点左右就放学了,老师也很少布置作业,孩子们有足够的时间凭自己的兴趣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像绘画班、舞蹈班、跆拳道班等,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上课的时候老师不会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孩子,会考虑到每个孩子的情绪和能力,而且老师会在下课后把学生的表现汇报给家长。


Q&A

(CCTSS=中国文化译研网)


CCTSS:能介绍一下孔子学院在您的国家的情况吗?能谈谈您对此的看法吗?

达 莎:在我的国家一共有三所孔子学院,分别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白俄罗斯民族技术大学。我个人的看法是对一个小国而言(白俄罗斯人口不到一千万),三所稍微有点多,但这是我的主观看法而已。每所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主,介绍中国文化的课程与活动相当对较少。

不能不承认,每所孔子学院力所能及地推广中国文化。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会举办一年一度的研讨会和中国文化方面的示范课,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定期举行汉语教师培训、书法示范课、太极拳示范课、剪纸示范课等活动。而且孔子学院每年举行两次HSK与HSKK(汉语水平考试与汉语水平口语考试)考试,这样学员在本地参加这项考试比较方便,而且考试费并不高,之前学员为了参加HSK考试不得不去俄罗斯莫斯科。孔子学院科研工作做的很少,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自称汉学孔子学院,实际上没有看到任何汉学研究。

CCTSS:在白俄罗斯,在哪里可以阅读到中国的图书?

达 莎:书店里有中国图书,但不算太多。文学类的有四大名著、莫言的作品,生活类有美食、中医、书法,还有关于中国武术的;在白俄罗斯民族图书馆也有中文书,但也很少,大部分有了一定的年份。中文杂志不少,如《人民文学》杂志,我几乎把每一期都看过了,我发现看中文杂志的人实在太少了,每一页几乎都是崭新的,没有翻阅过的痕迹。

CCTSS:您和周围的朋友更希望阅读哪方面的中国图书?

达 莎:我和朋友们比较希望阅读当代作家的小说,并且我们希望亲自翻译并出版他们的作品,不过需要解决版权的问题。白俄读者比较熟悉的是四书五经和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现代作家如巴金、老舍、鲁迅、郁达夫的作品读的比较多,当代的作家如莫言知名度很高。

CCTSS:那在白俄罗斯,哪些中国作家作品受欢迎呢?

达 莎:我认为,比较受欢迎的还是哲学名著,因为白俄罗斯民族是善于思考的民族,因此中国哲学对我们来讲非常有吸引力,一些青年人对中国的当代诗人和作家也非常感兴趣。

CCTSS:中国的文学作品在白俄罗斯推广的过程中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达 莎:现在进行的一些文学作品翻译项目、中国新书发布会和发行中国文学专刊都是很好的方法。中国文学作品在白俄罗斯推广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图书报价,因为我们国家的人购买能力不高,收入与消费不成正比,因此白俄罗斯人不是不喜欢看书,而是买不起书,低廉的价格会吸引更多的读者。另外,在一些公共场所可以摆放中国的书籍,例如中国饭馆,顾客可以在等待时间翻一翻中国的图书。

CCTSS:中国的影视在白俄罗斯的放映情况如何?

达 莎:我几乎每周都会去电影院观看新片。电影院里定期会播映中国的电影,近来大部分是儿童卡通,如《龙之谷》、《兔侠传奇》等动画片受白俄罗斯孩子和家长的关注,首播起场场满座。前一段时间成龙主演的《十二生肖》在白俄罗斯影响力很大,中国的动作片在白俄罗斯很火;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定期举办中国电影节,这是白俄罗斯观众难得的看中国比较火的电影的机会,像《非诚勿扰》、《画皮》等;电视上经常播放中国的电影,大部分是关于中国古老的文化,成龙、洪金宝、李连杰主演的电影最多。

CCTSS:能谈谈您对中国图书对外推广、中国文化对外交流政策方面的思考或者建议吗?

达 莎:在白俄罗斯每年举行中国文化方面的交流活动,如中国文化节、电影节、中国画展等等。类似的公益活动非常有效,参与的人非常多。还有,目前许多培训中心开汉语班,除了汉语可以增加一些中国文化课、中国文学课等,一周一次举行不同主题的中国文化沙龙,这样一举两得,学员不但能够学到语言,而且有机会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还可以在大学和中学里成立中国文化中心,使学生直接接触各方面的中国文化。
作者:贾奕帆
编辑:段盛雅

本文为中国文化译研网原创作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文化译研网
输入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