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译研动态|“大使荐书”创新合作模式,中尼文学作品引热议

 CCTSS 2021-05-19

2017年12月21日,由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与尼泊尔驻华使馆联合主办的“文明的交响·中尼文化沙龙”在京成功举行。文化部、中华文化发展委员会、统战部、国家宗教局等部委,阿富汗大使馆、新加坡大使馆等14家使馆,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荣宝斋出版社等国内机构代表出席活动,共同在“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话题下探讨中尼两国的文化交流、发展与合作。中国日报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时报、北京时间等多家媒体予以现场报道。

创新交流模式,实现文化合作与发展

本次“文明的交响·中尼文化沙龙”首开“使馆书展”“大使荐书”等模式,创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机制,推动双边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为中尼友好关系添砖加瓦。

专家学者通过参展、自由交流、学术探讨等形式从思想智慧和实现路线等方面开展高端、深入、友好、和谐对话,在文化传播、学术共享、出版译介等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初步建立了多项合作模式,进一步促进中国和尼泊尔两国民心相通,推动双边沟通与合作。

为了进一步深化两国文化交流,开幕式现场将中尼双方艺术展览和图书展览相融合,多层次展示两国的文化成果。画家秘金明和杨群以绘画的形式表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反映出中尼两国文化中都有着佛教文化的重要影响和表现。无锡青花磁场的古青花瓷器展佐证了中尼友好交流的悠久历史。

文学作品互荐,形成双向交流平台

活动中,中方代表向海外汉学家介绍了中国优秀作家及作品,同时由驻华大使向我们推荐了本国优秀作家、作品及出版机构,并将本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介绍到中国,由此形成了中外双向交流平台,以文化交流促进中尼两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

当天,尼泊尔著名作家向使馆和中国文化译研网赠书,Hiranya Lal Shrestha的《跨越喜马拉雅的丝绸之路》和Ajaya Aloukik的《独特的中国》两部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此外,由中方出版社推荐的《新中国故事》《我爱收藏:金铜佛像知识30讲》《明式家具珍稀老料珠串》获得大众青睐,尼方表示愿意将其翻译成英文和尼泊尔文,在尼泊尔进行推广。

尼泊尔驻华大使利拉 玛尼 鲍达尔(Paudyal,Leela Mani)在“荐书”过程中谈到,尼泊尔人民非常希望了解能够展现中国历史、社会、人文等方面的文学作品,希望中尼两国读者能够直接沟通,推动中国优秀文化作品源源不断地走进尼泊尔,让尼泊尔人民真正了解中国,正确理解中国文化;同时,也希望更多尼泊尔的文化作品能够通过中国文化译研网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被中国读者广为接受。

双边使者对话,促进民心相通

尼泊尔驻华大使利拉 玛尼 鲍达尔(Paudyal,Leela Mani)、尼泊尔驻俄罗斯前大使Hiranya lal Shrestha、驻尼泊尔前大使李德标在沙龙期间,以“文化传播的共性与差异”为主题展开了一场中尼文明之间跨越千年的对话。中国与尼泊尔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虽然在语言上不尽相同,但并不阻碍中尼文化的亲密沟通。中尼双方均表示,希望在国际背景下,共同寻找挖掘文化的共性,让文化交流成为一种定期化、长期化的深远交流,让源远流长的中尼文化薪火相传。

尼泊尔学院院长Ganga Prasad Uprety、尼泊尔国际Muktinath基金会Ramesh K. Dhungel、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高金萍、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何明星以“学术耕耘与智慧共享”为主题就中尼合作展开探讨。中尼友好关系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近年来,中尼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多彩,双边贸易、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两国文化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对增进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以及友谊和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双边关系有赖于文化沟通,而地区性的机制更有助于推动双边沟通与合作,希望“文明的交响·中尼文化沙龙”作为中尼文化交流的窗口,继续推动双边合作。

马卡鲁出版社代表Basu Dev Dhakal、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范军、中译出版社总编辑张高里以“出版实践,民心相通”为主题共谈中尼文学作品互鉴。文化交流的载体从过去的口口相传逐渐转变为现在的书籍、纸媒,现如今,文化作品的译介对文化沟通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中尼双方表示,将加强中尼两国文化互译专题建设,为中尼人才交流和实践合作提供平台,推介优秀文化作品,沟通中尼两国读者心灵,真正实现民心想通。

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本次“文明的交响·中尼文化沙龙”活动旨在推动中国与尼泊尔文化交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尼文化机构及专家人士提供沟通及交流的平台,从而促进中尼文学、出版、翻译间的深度合作与经验交流,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

作者 | 朱贺芳

摄影 | 万国松

编辑 | 朱贺芳

“文化互译,沟通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