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总结:365个穴位,核心无非这四穴,可调治百病,请收藏! 1、外丘穴——具有通络安神、疏肝理气的功效 【位置】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 【主治】外丘穴具有通络安神、疏肝理气的功效。适用于颈项强痛、胸胁痛、疯犬伤毒不出、下肢痿痹、癫痫、小儿龟胸等病症的治疗。配腰奇、间使、丰隆、百会治癫痫;配环跳、伏兔、阳陵泉、阳交治下肢痿、痹、瘫;配陵后、足三里、条口、阳陵泉治腓总神经麻痹。 2、会阳穴——具有益肾固精、补阳益气、清热利湿的功效 【位置】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 【主治】会阳穴具有益肾固精、补阳益气、清热利湿的功效。适用于泄泻、便血、痔疾、痛经、阳痿、带下、前列腺炎、外阴湿疹、阴部瘙痒、经期腰痛、肠炎、肠出血等病症。配承山治痔疾。此外,经常刺激会阳穴,对腹痛、精力减退有很好的辅助调理作用。 3、大陵穴——具有通络和血、宁心安神、宽胸和胃的功效 【位置】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大陵穴具有通络和血、宁心安神、宽胸和胃的功效。适用于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惊悸、癫狂、痫证、胸胁痛、腕关节疼痛、喜笑悲恐、神经衰弱、心动过速、失眠、胃炎、胃出血、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足跟痛、咽炎等疾病。配劳宫治心绞痛、失眠;配外关、支沟治腹痛、便秘;配水沟、间使、心俞、丰隆治癫、狂、痫、惊悸。 4、冲阳穴——具有宁神通络、和胃消肿的功效 【位置】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主治】冲阳穴具有宁神通络、和胃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口眼歪斜、面肿、齿痛、癫痫、足痿无力、面神经麻痹、眩晕、胃痉挛、胃炎、风湿性关节炎、足扭伤等疾病。配大椎、丰隆治癫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