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生写“病”三百首 白居易为何活得久 蔡辉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1-05-19

蔡辉

北京晚报 | 20210519

.

  久为劳生事,不学摄生道。

  年少已多病,此身岂堪老。

  这是白居易18岁时写的《病中诗》。

  在中国诗歌史上,白居易可能是最喜欢写病的诗人。据学者吕国喜《论白居易闲适诗中的》统计,在现存的2916篇诗作中,323首(404处)提到,竟达11.1%

  白居易不仅病得多,而且病得重。29岁出仕前,竟病到羸坐全非旧日容,扶行半是他人力,中年时,又自叹:

  我生来几时,万有四千日。

  自省于其间,非忧即有疾。

  因常患病,白居易错过了当宰相的机会,晚年更是发出双目失一目,四肢断两肢。不如溘然逝,安用半活为的感慨。

  从诗中可见,白居易可能患有近视眼、白内障、支气管炎、高血压、痛风等病,却活到75岁,比与他交好的诗人,如韩愈(57岁)、元稹(53岁)、刘禹锡(71岁)等,更长寿,他自己也庆幸道:人生七十稀,我年幸过之。

  白居易好酒无度,且服丹药,还常吃云母粥。云母含重金属,有毒性,作为药物使用,须遵医嘱,白居易却把它当成保健品。令人好奇:如此折腾,白居易为何还能活这么久?

  白居易是胡人之后?

  “白氏芈姓,楚公族也……楚杀白公,其子奔秦,代为名将,乙丙已降是也。裔孙曰起,有大功于秦。这是白居易自撰《故巩县令白府君事状》中的内容,称白家本楚国王族,政争失败,流落至秦,世代为将,后代有名将白起等。

  《新唐书》则称白家出自秦名臣百里奚,其二儿子名白乞丙,后代以白为姓。

  两说相差甚大,陈寅恪认为是自高身份的伪说,称:乐天(白居易字乐天)先世本由淄青李氏胡化藩镇之部属归向中朝。

  论据是:

  其一,宋初孙光宪在《北梦琐言》记:白中令(即白居易的堂弟白敏中)入拜相,次毕相诚、曹相确、罗相邵权……崔相慎猷曰:'可以归矣!近日中书尽是蕃人。’”

  其次,据《唐摭言》记,白敏中曾以十姓胡中第六胡自况。

  其三,白居易的爷爷白鍠娶外甥女为妻,触犯唐法,仍能任官,说明他是胡人,唐法不究胡俗。

  今人多从陈寅恪说,但以上论据均不成立:首先,白敏中未曾与毕诚、曹确、罗邵权同时任相;其次,《唐摭言》中误记甚多。其三,1970年,河南省伊川县出土墓志一方,墓主是白敏中的二女儿,志中称,白鍠的夫人非亲外甥女,而是养女,并非胡俗。

  20015月,白居易所撰《白胜迁神碑》出土。白胜是白家先人,墓在荆山之谷,大和五年(831年),元稹手下发现此墓,元稹立刻告知白居易,遂迁灵到东都洛阳。此碑过大,是否唐碑,尚有争议。但基本可确认,白居易非胡人之后。

  中唐诗人多近视

  先世虽显赫,但白家非豪门。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白居易生于郑州新郑县。爷爷白鍠曾任巩县令,父亲白季庚的最高官阶不过襄州别驾,去世时,白居易已22岁,葬父的钱都凑不够。

  白居易5岁写诗,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刚20岁,便口舌成疮,手肘成胝(即老茧)。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瞥瞥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也,动以万数,成了近视眼。

  中唐重科举,读书人多近视。如刘禹锡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韩愈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刘长卿眼暗经难受,身闲剑懒磨,韦应物眼暗文字废,身闲道心精,元稹病来双眼暗,何计辨雰霏,张籍眼昏书字大,耳重觉声高”……

  27岁时,白居易家贫无粮,族兄在浮梁(今属江西省景德镇市)当吏,收入微薄,只能让白居易负米而还乡,路上茫茫兮二千五百。这一年,白居易方从乡赋

  乡赋即乡贡,指不经学馆考试,由州县推荐的应试者。29岁,白居易中进士。唐代进士考试难度极大,全唐仅2681人成功,白居易是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不久,白居易又通过书词拔萃科考试。

  唐代科举分三种,即尚书省主持的常科、皇帝亲试的制举、吏部选科,书词拔萃科是吏部选科之一。中唐竞争激烈,进士多年未任官,亦不罕见。所以白居易又考书词拔萃科,该科重辞藻,进士及第者易中,一般情况下,每年仅录8人。

  突然失去皇帝信任

  在当时,两试皆中者极罕见。32岁时,白居易入仕,虽是九品校书郎,但张说、张九龄、李德裕、元稹等宰相均以此始。

  元和二年(807年),白居易出任翰林学士。李白也曾任翰林学士,但唐玄宗时非要职。唐德宗后,翰林学士相当于皇帝的私人顾问,常值宿禁中,领班承旨学士被称为内相

  与白居易同时任职的,有李程、王涯、李绛、崔群、裴洎,后来都当了宰相,晚年白居易与故人相聚,自嘲说:同时六学士,五相一渔翁。

  唐宪宗曾看重白居易,白居易亦存感恩之心。兼任谏官时,认真负责、极言尽谏,令唐宪宗不快,抱怨说: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在宰相李绛劝谏下,唐宪宗勉强忍耐。

  元和六年(811年),白居易的母亲李氏落井而死。李氏有精神疾病,曾在家中持刀狂奔。京兆府怀疑白居易谋杀,幸邻居证明,平时常听见李氏乱喊。

  因母丧,白居易辞官丁忧,不久,年仅3岁的爱女金銮子又去世。在《病中哭》中,白居易写道:故衣犹架上,残药尚头边。

  元和九年(814年)冬,白居易被召回,在太子东宫任职,第二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武主张扫平藩镇,被藩帅的刺客暗杀。朝中尽知背景,偏偏白居易上书要求严查,引起风波。有人弹劾称:白居易非谏官,岂能越职言事?且母丧期间,竟写《赏花》《新井篇》两诗,有辱名教。

  让白居易愕然的是,唐宪宗竟将他贬为江州司马。

  一不小心成了宋人偶像

  白居易一直以为唐宪宗信任自己,却忽略了,中唐是唐宋革命之交,庶族地主文化与崇尚礼法的山东士族文化产生尖锐冲突。

  庶族地主阶层重个人奋斗与理性,依靠皇权,以为靠忠诚、才干,即能实现政治抱负。但山东士族盘根错节,与皇权联系紧密,彼此利益相同,更得帝王信任。白居易等人急于事功、追求青史留名等,令山东士族不屑。皇帝则努力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

  被贬江州,白居易风格突变:

  一方面,从热心功名转向中隐,多关注个人生活,远离公事。

  另一方面,更喜口语化的五言,较少再写七言。这些诗近于日记,无所不录,连涨工资都记在诗中,多达40余首,被嘲为俸禄诗朱熹挖苦说:人多说其(指白居易)清高,其实爱官职。诗中凡及富贵处,皆说得口津津地涎出。

  随着庶族地主文化最终胜出,白居易被视为宋型文化第一人。苏轼便是白居易的忠粉。白居易曾任忠州刺史,并留诗:朝上东坡步,昔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苏轼遂自号东坡。

  南宋罗大经曾说:本朝士大夫多慕乐天,东坡尤甚。

  仕途受挫后,白居易转向追求内心、勤于著述,是唐朝创作量最多的诗人。这些诗非常生活化,美食、养生、种花、交友等无所不包,拓展了唐诗的趣味。晚年时,白居易的名望、创作、官位、财富等均丰收,被宋人推为人生赢家,成了科举出身的士人们的人格模板。

  还是没当上宰相

  元和十五年(820年),49岁的白居易回到长安,第二年,任中书舍人,接近拜相,却被外放当杭州刺史。大和二年(828年),好友韦处厚拜相,有他的奥援,白居易拜相似乎只是时间问题,没想到韦处厚同年病逝,白居易再失机会。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非少。

  报国竟何如,谋身犹未了。

  从中可见失望之情。

  白居易介于牛李党争之间。他36岁娶妻杨氏,与贵族弘农杨氏拉上关系,而杨氏堂哥杨汝士、杨虞卿均属牛党,且白居易是牛僧孺、李宗闵的座师,但他又和李党中坚元稹、李绅是好友,甚至在信中戏称李绅为短李(相当于矮子李)。

  刘禹锡多次推荐白居易,将白的文章给李党领袖李德裕看,李不看,被逼急了,才说: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意思是,我早知他是才子,就是不想用他。

  白居易与李德裕的主张近似,牛李党争是私怨,不计公事,但李党更有进取心,政绩亦多。皇帝曾问李德裕,白居易能否任相,李回答说:白居易老请病假,不如用他的堂弟白敏中。

  白敏中属牛党,上位后,李德裕被一贬再贬。

  白居易后期确实常请病假,从826年到841年的15年间,五次因病假超期被免职,但多为躲避政争,病只是借口。白居易后期只干闲差,还写诗给牛僧孺说:何须自身得,将相是门生。意思是,干吗自当宰相,徒弟当就行了。

  晚年少食或是长寿秘诀

  白居易写了一辈子涉病诗,但三四十岁、仕途顺利时,只写了16首。可见,他的健康状况也许没那么差——在唐代,白居易的眼病、痛风是常见病,且他68岁才患头风(高血压)。

  白居易注意养生,写过很多养生诗。虽好饮酒,但也常饮茶: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白居易喜听琴,且野性爱栽植。他颇通医道,比如自制薤白酒(薤白是一种中药),曾坠马伤腰,便行呷地黄杯,即在酒中加入地黄汁疗伤。白居易还常服黄芪,既治胃病,又强身。此外,白居易喜食胡麻粥,古人认为胡麻有延年益寿之功,是八谷之首。

  白居易写诗说:退之(韩愈)服硫磺,一病讫不痊。微之(元稹)炼秋石,未老身溘然。杜子(杜元颖)得丹诀,终日断腥膻。崔君(崔玄亮)夸药力,经冬不衣绵。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唯予不服食,老命反迟延。

  其实,这些人都过了中年,崔玄亮活到65岁。白居易也服食,曾何以解宿斋,一杯云母粥,他也炼丹,但未成功。

  晚年白居易常斋戒,在仲夏月(旧历五月)会斋戒3旬,平时也持十斋(每月吃素十天)。52岁到75岁期间,提到斋戒的诗多达37首。现代研究证明,小鼠减30%食量,寿命可长3倍,适当少食可能有益长寿。

白居易的爷爷白鍠寿至67岁,父亲白季庚寿至65岁,均超唐人平均水准。白居易后期远离纷争,一心求闲,能活到75岁,不算奇怪。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