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跳槽”当公务员,是高升吗?有人喜笑颜开,有人悔不当初

 轶工坊 2021-05-20

齐先生在31岁那年很幸运地通过了公务员考试,成为了县直机关的一名工作人员。在考上公务员之前,他是一名有八九年教学经验的中学教师,职称级别为中学一级。齐先生报考公务员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个人对公务员职业很有兴趣,也很向往;二是因为任教学校所在乡镇与县城有一些距离,不方便照顾家庭,想到县城单位上班。

当年考上公务员的时候,学校里的一些同事和身边的一些亲朋好友向他表示祝贺,认为他“高升”了,他也觉得自己实现了政治抱负,可以施展一下拳脚了。然而现实却一点点地摧毁他的理想,虽然才在公务员系统干了三年,但他深感自己前途渺茫,别说政治抱负实现不了,连基本的工资待遇都比之前的少了。“肠子都悔青了”,齐先生很后悔当初的冲动,“工作三年,还只是个科员,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不会再选择公务员”。
齐先生的经历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身边,确实有一些在岗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放弃教职,“跳槽”当了公务员。那么,教师“跳槽”当公务员,是高升吗?这个问题要看人们怎么理解“高升”这个词。

公办学校中小学教师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编制是事业编制;公务员是贯彻执行相关义务的公职人员,编制是行政编制。如果把事业编制转化为行政编制的过程看成是高升,从教师岗位到公务员岗位可以算是“高升”了。但如果考虑工资待遇和工作压力,从教师岗位“跳槽”到公务员岗位,很难算得上“高升”,除非在公务员岗位上成功晋级,走上领导岗位。
齐先生之所以后悔不及,主要就是因为其级别得不到晋升,待遇上不去。三年前,他是一个拥有“中学一级教师”职称的一线教员,工资待遇大概在副科级公务员与正科级公务员之间。可是现在他的身份只是一名科员,工资要少一大截,算上失去的乡镇中学教师的“乡镇补贴”,齐先生现在的收入或许比原来差了很多,心生悔恨是很正常的。

更为关键的是,齐先生在年龄上没有优势,31岁考上县级机关公务员,工作三年,如今已34岁,算是“高龄”科员。在越来越重视“干部年轻化”的当下,他在晋级方面显然没什么竞争力。当看到身边年轻的“90后”,一个个都被提拔到副科级领导岗位上,情绪肯定会受到影响。待遇下降了,前途又看不到希望,工作激情就会逐渐丧失,对未来也会越来越失望。
不过,也不是所有从教师岗位“跳槽”到公务员岗位上的人都后悔不及,有一部分人是“喜笑颜开”。比如提拔到副处级领导岗位不久的林局长,早年就是一名中学教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离开学校进入到市直机关工作,之后用了十几年时间从一名科员成长为副处级领导,收入(工资加车贴等)在中学高级教师之上。

站在普通人的角度看,如果教师转岗为公务员,能得到组织部门的重用,级别不断提升,“跳槽”不算吃亏;如果教师转岗为公务员,得不到组织的重用,级别不能提升,甚至临退休也混不到科级干部,“跳槽”就是失败的。
而很多人不太明白这个道理,以为公务员的收入一定比教师好、地位一定比教师高,于是义无反顾地选择考公务员。殊不知,在基层单位,待遇普通、地位一般的公务员大有人在。
当然,我们不否认存在一些人,不在乎待遇的变化,不在乎地位的高低,就是喜欢公务员这样的行政工作,他们报考公务员纯粹是为了兴趣;也有一些人是报考公务员是为了换工作单位,方便生活和照顾家庭,我们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评判他们的选择。

但话说回来,教师转岗当公务员,确实比较容易进入角色。一是因为历史上教师和公务员曾拥有相同的身份——“干部”,两者之间的流动几乎无障碍。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大批公务员是教师转岗而来的。后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不再包分配,干部身份的作用越来越弱,事业编制和行政编制的身份划分越来越强,教师和公务员才渐渐形成了两个体系;二是因为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能写也能说,进入到公务员岗位,领导用起来得心应手,被重用的机会很大。
虽然现在教师转岗为公务员非常难,但仍有一些年轻教师,通过公务员考试或选调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他们为梦想奋斗的精神和做法值得人们称赞,可是我们也要稍微考虑下现实状况,不能过于盲目,否则很容易陷入“悔不当初”的境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