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没学奥数,不会导致初中数学学不好,但也不表示一定能学好

 成长教育漫谈 2021-12-31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

尽管“禁奥”已经两年多了,但是关于这个小学奥数要不要学的问题以及不学会不会有什么不好影响之类的担忧始终困扰着很多小学生家长。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可以肯定的是小学没学过奥数未必学不好初中数学,因为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初中数学的设置本身就不需要学生具备小学奥数的基础。但不得不说的是小学学过奥数的学生,尤其是对那些学得还不错的学生来说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上确实会相对学得更好一些(这里指的是“整体”而不是具体到个体)。

可是有人想过这样的一个问题没有——在没有“全民奥数”的时候,小学升入初中之后也是有人能够学好有人学不好初中数学,而即便是“全民奥数”之后,同样的问题也是一样的。所以影响学生能不能学好初中数学的关键肯定不是学没学过奥数。

其实我倒是觉得讨论这个问题时,首先应该把问题放在“学好初中数学”上,而不是像很多人一样直接把焦点聚在“奥数”上,因为我们要解决的“终极问题”其实是如何能够让孩子学好初中以及高中等以后的数学。

“如何学好”这个问题谈起来比较麻烦,因为方法太多了,且很多方法在实践中都是有效的,所以即便是一一罗列出来也确实未必有用,但如果我们先反过来看这样一个问题——“导致孩子学不好的原因有哪些?”的时候,可能就会比较高效了。

因为知道了这些原因之后,我们在方法的选择上就会比较灵活了,不必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方法。

那么有哪些比较常见的会导致初中生学不好初中数学呢?

1、小学的数学基础本身就不好

例如小学数学成绩就很差甚至都不及格的孩子,他们不可能在不做任何努力的情况下(例如小升初那个暑假疯狂补习)上了初中就突然数学变好了,这种事情在语文上是有可能的,但是在数学和英语上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2、小学阶段学习习惯不好

小学如果没有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上了初中之后,除非学校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主,否则一旦比较“应试”的话,这部分孩子在短时间是无法适应初中阶段学习的。他们会非常被动,被动学、被动听、被动记……

如果没有遇到一些比较特殊的“际遇”使得他们突然转性,那么这部分孩子可能在初一结束那一刻起基本上就决定了他们已经提前退出中考竞争了。

习惯养成是需要时间的,小学如果没有养成,那么初中就一定会需要拿出很多时间来养成,而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是需要老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

3、学生自身没认真学

这点和上面那点的不同之处在于这点属于学生自己的“主动放弃”,严格来说其实属于“态度不好”。

这个原因的导致就比较复杂了,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厌学、讨厌学习不是一天两天导致的,且家庭教育的影响往往会比较大。而上了初中之后,大部分学生都会遇到青春期的问题,这个时候孩子最叛逆的就是家庭教育,所以即便是父母意识到要从家庭教育改变,往往也是有心无力……

自己不好好学,那么不仅仅是数学,而是任何一门课都很难学得好。

4、练习或者说刷题不够

尽管很多人对“刷题”不屑一顾,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总是喜欢谈“举一反三”之类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那个上来就能举一反三的天赋。

对于普通人而言,确保一定量的训练是让自己更好掌握并能实现灵活运用的唯一途径。

确实是有一些人不需要做太多题就能学好数学,但是学不好数学的人中几乎绝大多数都做题不会太多。

5、先天的智力因素

这个不需要解释了,毕竟现实中是存在

分析到这里我想很多家长就已经忘记了“奥数”问题了吧?

而以上这些问题您认为哪些是“奥数”能够直接解决的呢?

但我们也必须得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如果孩子在小学阶段进行过奥数学习,且孩子学习的效果还是可以的(不求什么难题都能做,但是一般难度的都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那么这样的孩子上了初中从理论上讲想要学好初中数学还是相对会容易一些的。

这里面最关键的还真不是“超前学”的问题,而是往往这些学生对数学本身的喜欢、关注程度会更高一些,而且经过前面的奥数学习,正常情况下他们的“数学思维”也会比大多数没学过的孩子要强一些。

在这些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尽管不能够确保这些孩子都能考满分,但是考个高分还是比较容易的。

不得不说的是正常的课内的数学学习其实是比较侧重“通识”“基础”的,它需要照顾绝大多数人,并且由于当下来自各方面的“减负”影响,使得一般情况下的课内数学学习难度还是偏低的。

而且在一些落实减负比较彻底的地方,还会出现不布置作业的情况,恕我直言,语文、英语这样的课程你不布置书面作业而是让孩子多读、多听、多看也就算了,终究还是有提高的,但是如果数学这样的科目你不布置作业,那么对绝大多数孩子而言是一定会影响他们的数学能力提高的。

那么难一点的内容学生们就掌握不了了吗?

当然不是了,不然那么多孩子出去学奥数为什么能够适应?其实他们之所以能适应正是因为他们的课内掌握比较好所决定的。

而且校内教材本身也是有难度比较大一些的版本的,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教材有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等等,但是有人知道浙教版吗?事实在一些重点学校或者是那种入学有考试的学校,他们会采用浙教版,而这个版本的教材难度是绝对远高于其他版本的。

还有一个就是“学制”的问题,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采取的是“六三制”,而部分地区则是“五四制”。很多人主观的认为没啥区别,其实你看看教材就知道了,五四制的六年级数学,它的内容一半是六三制六年级的内容,而另一半则是六三制七年级的内容了!

所以你看,事实上学生们在数学的学习上,“超前”一点是根本不存在什么问题的, 有问题的不是“教材”(包括奥数),有问题的是如何学、怎么学!

所以理论上只要孩子小学课内数学学得比较扎实,那么即便是没学过小学奥数,孩子的基础也是绝对没问题的。

并且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小学奥数和初中数学的衔接其实也没你想象中的那么紧密——单指“知识点”而非“能力”

虽然小学奥数的确是比较难,而在一些高端班里有些内容例如数论部分、几何部分都会涉及到初中甚至是高中的知识,但是你说小学奥数跟初中课内有多大的必然联系,其实还真的不大!

之所以那些学过奥数的会学起来更容易,其实最重要的是这部分孩子对于数学思维的驾驭能力往往会比一般的孩子要高出很多。

而过去学奥数的过程中也会比其他学生做多一些需要动脑子、费脑子的题目,所以往往这部分学生无论是从基本的计算能力还是到比较复杂的数学思维能力都要普遍高于没学的,这点不足为奇。

但是这不足以保证学生到了初中就一定能够学好初中的数学!

除非他们继续保持学习数学的热情,继续坚持多练、多总结、多思考。

否则因为自己学过小学奥数就沾沾喜瞧不起初中课内数学,那么这样的孩子必然会为此付出代价的。

最后我这里再给出几点学好初中数学的建议,希望对那些孩子小学没学奥数却担心初中学不好的家长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任何科目的学习尤其是进入一个新的学段时,如果在过去没有提前学而且还学得很好,那么从一开始就一定要重视课内学习

适合每一个人的好的学习方法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其最关键的基础部分就是:

1、课前一定要预习

预习一定要做,这个过程的本身其实就一个“自学能力”培养的过程。

另外个人的建议在预习上不必拘泥于“进度”,如果孩子接受能力足够的好且也有兴趣,那么几乎是任何的科目在预习上都可以尽可能往前进行,换句话说就是能“超前”就超行了,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别让孩子有一种“我都会了就不用听了”的认识即可。

但是预习的时候尽量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预习计划,即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然后需要做什么等等,不能看看书就觉得这就已经是预习了。

最后要提醒的就是不要过于依赖教辅、资料等,预习一定要从课本入手!

2、重视课堂学习

不能说100%但是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成绩优秀的和成绩不够好甚至很差的学生他们之间在学习上最大的一个不同就体现在课堂表现上。

有很多孩子甚至包括一些家长都觉得即便是上课不好好听也不会影响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尤其是随着父母文化水平的提高,我们很多时候都会遇到有孩子一两个周甚至更久不上学都能够考高分、满分的情况。

重点其实不在这里,从小要求孩子重视课堂学习,最最重要的其实是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要知道,越往后的学习对大多数孩子而言课堂的作用就越大,而如果孩子从小就没有一个重视课堂的习惯,越往后其学习的效率就会越低。而到那个时候“时间”不够的情况下或者是孩子各种“超前优势”消耗殆尽的情况下,各种负面问题就会接踵而来。

3、重视作业

提到“作业”尽管在当下总是会被很多人吐槽,但是别被带偏了——你整天跟一些“学渣”讨论学习问题,久而久之你自己就会满身的负能量。

有困难、有阻力都不是问题,方法总比困难多,找解决办法就行了。

做作业的时候尽可能先就当天所学内容进行一下复习,如此可以提高作业完成的效率和质量。

而在做的过程中尽量做到“一气呵成”,连贯的学习和过程不断中断的学习从质量上讲差距会很大。

而一些诸如书写质量、答题步骤等问题也要坚持认真对待,这些细节问题都会在考试中得到体现。

4、必要的刷题和总结

提到“刷题”就跟提到“作业”一样,总是会有人愿意出来“抬杠”,大谈特谈什么没用、低效率之类的。

都别听,也别信。

除非你孩子智商奇高,否则你一定要相信,对于普通孩子来说,刷题量尤其是偏理科的刷题量很大的一个范围内,会直接跟成绩成比例的。

一定要搞清楚“刷题”和“一味刷题”以及“过度刷题”之间的区别。

只是刷题还不够。

在这个过程中以及刷完题之后一定还要做这两件事情:

第一件是结合错题进行错题整理和分析;

第二件是根据知识点掌握的情况进行梳理。

很多人在这两件事情上只是知道“重要”却没有耐心好好落实,这确实是很遗憾的一件事情。

5、刨根问底

无论是不会的还是做错的,别留尾巴,及时解决,无论是问老师还是问同学又或者是网上查,都别放过那些不会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理科学习有一个特点——一道不会的题目可能仅仅只是一个“启示”就会了,或者是“一看答案就会了”,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个“会了”可能是一个假会了。

检验方法也很简单,把自己变成“老师”,如果能够把这道题讲明白了,那就差不多是真的会了。

总之,小学没学过奥数的家长,真的不必太过担心孩子初中数学是不是会学不好这个问题,只要你能够在孩子的日常学习中注意上面几点,那么孩子未来在学习上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当然,对于今年就要小升初的家长,我个人还是建议在暑假里,如果孩子学校没有特别的安排,那么让孩子休息放松之余,还是尽量拿出点时间来让孩子进行一下“小升初衔接”学习。不一定非要报班,自学也可以,但也没必要非得排斥报班,说真的,对很多孩子来说,上那种早上去下午接回来的衔接班,总比你把孩子扔家里要更好一些的……

—— 教育植根于爱 ——
微信:kankanweixiaobuyu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