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卧薪斋闲读《三国演义》笔记(1)

 huangjinshan 2021-05-20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历代英雄多矣,大英雄有雕像有专门馆室纪念,一般英雄立高大纪念碑纪念,可是谁能说得出记得住那碑上的英雄名号,还有那些千千万万的小英雄无名英雄谁又还在纪念呢?看来那“成败”也就在“是非”之间了。历史的潮水总是在淘洗着眼前的一切,兴也罢,亡也罢,看穿了都是一个新陈代谢。活着的人啊,应当学那青山一样,静静地看着吧!因为那大浪江水总是湮灭不了青山的。青山才是大小英雄所有英雄的长居之处。因此我爱青山,一生奋斗也乐得老死青山。读《三国演义》要把自己联系起来,把自己摆进去,看看你在这个三国中算个什么角色,这样读才能真正的读出味道来。不然你就是跟着罗贯中瞎看热闹。

新陈代谢就是新生必定代替陈旧。新生事物开始弱小但是他有生命力,终要长大。陈旧事物已经长大到极点,只能走向枯朽死亡,这也是自然规律,谁也不能抗拒。所以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乃是天下大势。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桓帝崩,灵帝即位,宦官曹节等弄权大将军窦武、太傅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曹节乘机勾结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等十人号为“十常侍”,朋比为奸。由此三国故事看出:历史上许多分裂灭国之事,都是从皇帝的身边人产生出来的。这其中有很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其一在于皇帝亲信宦官,宦官在朝夺权,形成了很强的势力;其二窦武、何进以皇亲贵戚而被任用为大将军,实际上是无才无德,属于无用之辈,难于承担挽救汉朝的衰败;其三消灭宦官势力,当除恶为首,然而何进却调用守关大将,给董卓进京机会,从而铸成了汉王天下的彻底灭亡。故乱汉朝天下者不在董卓,而在于何进。

赵忠、张让等十常侍作奸犯科,贪得无厌,常常向将士们索贿,不从者皆免官降职。皇甫嵩、朱俊等功臣都遭受其难被免职。身无寸功的十常侍却皆被封为列侯,这样一来,还有谁愿意为汉帝出力呢?刘陶,陈耽冒死谏帝,可见其诚可嘉。十常侍犯上作乱、大汉天下危危可岌,然后汉灵帝还包庇奸臣,斥责忠良这样的昏君,没有不失天下的。

何进眼睛是明亮的,看出奸贼的危害,可惜在消灭铲除“十常侍”上行动不果断,优柔寡断自己终遭杀害。何进死了不说,而且使国家政权也消亡了。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在处理大事时应当机立断,不可优柔寡断,谋而不断乃取祸之道;在铲除朝中乱党时,应当斩尽杀绝,元恶欲尽诛之。

曹操早就断定,乱天下者,必进也 何进密而有泄事,必败无疑,更何况他去召外兵董卓来。卢植弃官而去,因为他知道董卓进京入朝,必生祸患。他要免遭祸乱求得自保。何进召外兵来剿灭除宦官,宦官人人处于危境,自然团结起来,齐心合力争取先杀掉何进,何进不死才怪。果然,董卓进京掌权后推行的高压残暴统治。顺我者生,逆我者死!本想自立威望,实际上也就暴露了自己的篡逆之心。反反复复,你争我夺,尔虞我诈,汉朝不垮就是怪事!“败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作三公;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宦官无能,自相残杀,朝廷大乱。官逼民反也是导致汉朝灭亡的一条原因。秦朝苛政,故有陈胜吴守起义。汉末政衰。民不聊生,故有张角黄巾起义。巨鹿郡有弟兄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这里含有“三人成事”的暗示。凡是大举动必有三人合力。张角如此。刘备也是如此。看三国当要看出这一点来,孤掌总是难鸣。

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这里一段只是作者的虚幻之笔,假托神人来点化张角心智。真实的含义是举大事者必须首先多读好书,养成富有谋略,借“天”行事,以此获得民心。陈胜假托“鱼腹中书”。梁山泊宋江也假借“替天行道”,太平军洪秀全自称“天父,天王”都是要借“天”来迷惑感化人。所以张角得书,宵夜攻读,自称“天公将军”然后举行起义。

 导致国家不安定的还有天灾。中平元年正月,疫气流行,张角便利用此机会,自称“大贤良师”带着能书符念咒的徒弟数百余人,云游四方,散施符水,皆假托为人治病。于是张角有形成势力。立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分封将帅,发出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讹言“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以此为 民心大顺,便约期举行起义。 四方百姓皆头裹黄巾从张角造反,打得官军望风而靡。国乱者,天灾人祸同行也。

谋大事者开始并不重视读书,张角如此,刘邦项羽亦如此。“坑灰为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刘邦早年还是地痞一类的人物,李自成朱元璋开初都不过是牧羊放牛人。可见成大事开先并不要好大学问,只要善于在社会上“混”就成。你看三国演义里镇压黄巾起义的刘备。刘备开先居涿县“不甚好读书;只是性宽和,不爱说话寡,喜怒不形于色;但是“不爱说话”的人就暗藏计谋,素有大志,刘备就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在社会上“混”得风生水起,处处得个好人缘。可见人在江湖中行走,“会混”才是大学问, “会混”起码抵得上一个研究生文凭。

其实“会混”也不见得就能成事。因为还得靠爹妈给的那张长相,长相也是人生发迹的风水之一,你看那代君王不是其貌不凡。老百姓就常说:“某某天生就是做官的像”。你看那个刘备“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耳朵大,手长,面白。唇红,是个美男子。老百姓都知道耳朵大的人福气大,手长的人善于捞取权利和财物,面白人看着顺眼,唇红逗美人喜欢。刘备几乎占全,那有不发迹的。他不仅有甘縻二夫人,最后还有嫩女孙尚香。刘备就是有福,打仗有五虎将,谋划有诸葛亮,自己每天喝点小酒,抱抱夫人就好。

为何许多人长相好不能成功,有的长相还很难看的,比如曹操就长得“细眼长髯”不好看,但是他就靠祖上的势力成功了。刘备也是如此,刘备长相好只是一个条件,他成功也是沾了皇亲国戚的味儿。刘备“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祖刘雄,父刘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所以刘备尽管“幼孤,家贫,以贩屦织席为业。”但是沾有皇帝血脉,那个招牌还是很顶用的,起码可以镇住一些百姓,因此那些豪杰一听到刘玄德是皇亲,都来恭维捧颂,以便沾点味儿!

刘备居家时很孝敬母亲,这一点是他的美德。还有他家的风水好。“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桑树”就是“尚书”象征发达。加上刘备当桑树为车盖,被叔叔看出来,“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凡是大人物,少年就不同凡响,刘邦见秦始皇也说“大丈夫当如此也!”陈胜也说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类的大话。刘备一家靠叔父“常资给之”才活下来,加上从年十五岁起,母亲就叫他跟着郑玄、卢植,公孙瓒等一起混,成为好友,倒也学得一些知识。

其实刘备为人还是很有城府的。起码他喜怒不形于色。把真实的内心深深隐藏起来不表现。刘备在他坎坷不平的生活中经历长期磨练,这一点学得特好。他寄身于曹营,如果喜怒形于色、就可能惨遭杀头。但是他巧于掩饰,反而处处平安。煮酒论英雄,巧借惊雷来掩饰内心,就是最好说明。不会这一点,刘备早死了。

《三国演义》中不少“借”,诸如“孔明借箭”之类。其实还是刘备最先会 “借”。刘备起事,靠他卖草鞋几个钱行吗?他无张飞的资财,他一辈子都难。毕竟有资财者才能易举大事。桃园三结义,成为千古美谈,其要则是以义、信、诚为结。有关公的勇武,张飞的钱财,那结义就完美。反之看今人之“结义”,乃口惠而实不重。故有“朝结义,暮反目”的结果。有酒有肉皆兄弟,一朝无酒就拉稀!

汉朝灭亡还有个大将的胸怀问题。卢植战功显著,而且自身危险的时刻,还指派刘备去救皇莆将军,可见卢植胸怀大度,刘备去救了,看的出他有很强的大局意识。而卢植刘备这样的将军不仅得不到奖赏,反而因拒绝黄门官的索贿而被囚禁,故此一点,汉朝没有不灭亡的道理。刘备奋力救董卓,董卓却以刘备卑微,而不为礼,乃董卓自取祸端。所以人情势利自古犹今,谁识英雄是自身。

刘备自幼志向远大无可非议。毛宗岗而评说:“刘备自幼便大,曹操自幼便奸。”其实曹操自幼也不见得就奸,那是罗贯中、毛宗岗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的将曹操划入奸臣。其实许劭在评价曹操时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充分肯定了曹操匡世济国的雄才大略。这是许劭的封建名分思想所决定的。

在汉朝灭亡之后的乱世之中。曹操就真的成了乱世奸雄吗?因而此说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曹操创立了三国之一的魏国,就成了奸雄!那么李世民推翻了隋朝,建立了唐王朝,能说是李世民为奸雄吗?天下者非一家之天下,朝代的兴盛衰亡不可逆转,岂能有以夺取天下胜利者尽斥为奸雄之道理?不管怎样评说,历史总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因为新的必然取代陈旧,新生必然战胜腐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