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三三)临证谈理中丸

 火帝养生_WSH 2021-05-20

《柳选四家医案》:病分气血,不病于气,即病于血,然气血亦有同病者。

即如此病,胃脘当心而痛,起于受饥,得食则缓,岂非气分病乎。如独气分为病,理其气即可向安,而此痛虽得食而缓,午后则剧,黄昏则甚,属在阳中之阴,阴中之阴之候,其为血病无疑。况但头汗出,便下紫色,脉形弦细而数,更属血病见证。

但此血又非气虚不能摄血之血,乃痛后所瘀者,瘀则宜消,虚则宜补,消补兼施,庶几各得其所。

治中汤合失笑散,另红药、玄明粉为末和匀每痛时服二钱

病即便分气血的,有的病病为气,有的病病为血,也有气血同病的。

一个患者胃脘当心而痛,肚子一饿就会痛,吃一点东西就会缓解,这病不是病在气分。如果是病在气分,理气就行,只要理气病有会好。而这个病痛虽然是吃了东西就会有所缓解,但是,在午后则会更痛,黄昏的时候痛得最厉害,午后是一阴生,午后加剧,那是属阳中之阴,黄昏的时候,已经是属阴了,而黄昏痛得更厉害,那是属阴中之阴,阴为津液和血,由此可判断为血病无疑。况且头上出汗,大便的颜色还是紫色,这看起来有点像胃溃疡的出血。

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西医肯定会让住院,我们中医应该怎么处理呢?他还专门提到了此血非气虚不能摄血大之血,在临床上确实是这种出血与气虚不能摄血的治疗是不一样的,他说这是瘀,是瘀就要用消法,是虚就要用补法。

他用的是治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甘草、青皮、陈皮各等量失笑散五灵脂、蒲黄各6g)另外又加了红花和玄明粉。治中汤就是理中汤加青皮和陈皮。

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治汤,治中汤治脾胃不和,饮食减少,短气虚羸而复呕逆,霍乱吐泻,胸痹心痛,逆气短气,中满虚痞,膈塞不通,或大病瘥后,胸中有寒,时加咳唾,并宜服之。

人参、甘草(炒)、干姜(炮)、白术(剉)、青皮(炒)、陈皮(洗,去白)各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中盏,去滓,稍热服,空心,食前。

或霍乱后气虚,未禁热药者,尤宜服之。

青皮理肝,陈皮理脾,但是青皮还有消食的作用。如果没有肝郁,青皮单可以用于中焦,消食理气,有肝郁可以用青皮来理肝郁。整个方剂就是理中汤加失笑散加青皮、陈皮、红花、玄明粉。

为个方剂其实也可以给我们治疗胃溃疡以及胃癌的病人提供一点思路,即便见血,我们也要考虑到“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