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作文,逻辑严密以理服人的文章,照样可以写出戳中泪点的感人效果

 人生底色看语文 2021-05-20

第9课

逻辑严密以理服人的文章,照样可以戳中泪点
2019全国高考3卷例文
(试题:漫画——你们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师生情谊,切心切情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在以班级制为主流的中国,每一个学生都无法避免老师们的"最后一课"。有的老师幽默风趣,加油打趣;有的老师羞于表达,只能深情目送。但无论形式为何,我想,这都是独特的"师生之谊"的深沉和感念。
老师是一个极独特的身份,刘慈欣在《乡村教师》中把他们形容为文明传递的代际载体,韩愈称之为"传道受业解惑"的道的存续人。诚然,老师的任务是高尚的,他们是灵魂的工程师,三尺讲台铸国魂。重任之下,大多数时候,老师都要板起面孔,"行为世范",与学生构成任务性质浓重的接受与被接受、权威与学习对象的关系。这也是老师可敬的同时,又可畏可怖的印象来源。
但是,在任务性质之外,师生之谊却有更深广的内涵。老师们在社会赋予的光环之下,亦是有着血肉之躯、喜怒哀乐的个体。同学生一样,他们也会失误、犯错、犹疑甚至崩溃,他们也会冲动、兴奋、喜不自胜。这让生活中真实的师生之谊在任务性质的模式下,更多了几分纯粹的依赖情感。它不同于亲情,却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景仰与依恋;它不同于友情,却有"良师益友"的亲切。也正是因为这份纯粹的,由共处的理解、人格的碰撞构成的情感维系,搭建起那份"我再看看你们"的依恋。
时代在变化,世代在更替,相聚离散,思想碰撞,师生的情谊随风而来,相聚时光亦会随水而逝。但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师生之谊的价值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藏而久不离去。笔者相信,即便最后一节课的铃声响起,再无更多的试卷要评讲,再无更多的知识点要勾画,师生之谊也不会随毕业而消逝。它会沉淀为一种更纯粹的认同与信念,无关社会认知的刻板,无关具体知识的细碎。师生之谊,更像一朵云被另一朵云撼动后,承载着他的情感与寄托,带着他的一部分游向更广阔的天空。
守望过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老师们的目光在每一次毕业时都不改深沉。让我们以心相护这独一无二的情感。它无关功利,无关成败,其独特的深沉与感念,将被每一个习道悟道的学生所铭记。
师恩浩荡,我们不胜感激。
议论的方式/情理并重,恰到好处
好的议论文不仅要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本文既有严密的思辨逻辑,字里行间也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文章情理交融,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动人。

第10课

宏观又抽象问题,不妨选取具象可感的表达,抽丝剥茧从容说理来搞定
2019江苏卷例文
(试题:水和盐,五味调和) 
观点不同,是否强融?
江苏一考生
人各有性,却又没有任何人是一座孤岛,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碰撞便是难以避免的。碰撞的结果无非两种,或是互不打扰,各自明哲保身;或是共存相生,百味纷呈。
私以为,两种情况并无高下之分。也许"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确实单调了些,这种虽的叠加无法引发质变,但换个角度,水可以保持其至淡的本性,而盐可以呈现其有味的特质,又有何不可呢?人最容易消失在人群里,如果我只想做一汪小溪,何尝不可以清醒以保持独立?如果我就想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又何必理会被豢养的家猪的召唤?
葛然想起那个寂寞而冷清的庄子,面对楚王"愿以境内累矣"的请求,他"持竿不顾",做出了"曳尾于涂中"的人生抉择。于木车上颠沛流离的孔子、汲汲于名利的韩非子、奔走四方推崇非攻的墨子,谁不想通过权利影响天下,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他们都追求融合或被融合,唯独庄子拒绝权势媒聘,拒绝融合,站成了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当然,楚王亦足够有风度,累之不成也就作罢,不似晋文公一意孤行,结果导致了不言禄的介之推葬身火海的悲剧。如果说拒绝被融合是一种决绝的态度,那么放弃强融则称得上是一种优雅的风度。在观点融合度为大观的领域,有一句应深刻进碑石的伏尔泰之语∶我不同意你所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尝试融合的过程,不是你死我活的搏命争斗,而是在承认彼此、尊重彼此的基础上继续锋芒毕露地研讨争论。如果在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始终秉持唯我独尊之势,对此消彼长的争胜结果有所待,那么这场交锋,则注定要沦落到失据之境。以我之见,"相生"的前提,应为"共存"
在共存的基础上,要想生成"百味纷呈"的新气象,最重要的是意识到个体的局限性。在不违背原则、不触碰底线的情况下,水不妨欣赏盐的有味,而盐不妨认同水的至淡,两者融合不但突破了水与盐各自的局限,还会生成新物质的盐水,何乐而不为呢? 享誉世界文坛的泰戈尔,便是熔东西方文化于一炉的典型。他基于印度传统文化思考世界,又以东西方文化相互参照反思世界,既有东方文化的空灵含蓄,又推崇西方文化的个性主义和生命至上之精神,这就使得泰戈尔的作品别具一格。
当然,我所谓的融合还需要以理性为支撑,遵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如果是瞎碰撞、乱融合,不但无法"百味纷呈",还可能难以收场。融合的过程应该排除枯燥而无谓的掣肘和纠缠,融合本身的聚焦点不应是妥协自我或消解他人,而在于自我和外界的双赢,彼此尊重,为了共同的终点而努力。
选择一段精彩,还是一段痛苦,融合的结果掌握在我们每个人手中。 
"观点不同,不必强融"圈子不同,不必强融""频率不同,不必强融"性格不同,不必强融"……这些"不必强融"系列是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经常能看到的句子。文章由此出发,提出"观点不同,是否强融"的叩问,应该说是抓住了这些流行语的本质,并借此大做文章。今天的社会是一个鲜活的社会,语言的更新就是其中尤其灵动的一环,如果能由一些流行词语或热词激发写作的新灵感,又何必陈词滥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