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内四经”中“昆仑”地理方位混乱的一种解释------《山海经》系列研究

 高天揽月 2021-05-21

       《海内西经》有一节对“昆仑”的记载:“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 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昆仑”作为上古著名大山,对上古史研究有重要意义,唯此一节所述河流方位混乱,无法落实。尤其是“赤水”、“黑水”方位与《大荒西经》中所述正好相反,其错乱之处本人于《“赤水”、“黑水”方位再考》等文中已作揭示,不再赘述,其实这种方位错乱之处还有弱水。

       《大荒西经》“昆仑”一节:“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此处“弱水之渊”,是渊而非河,故《海内西经》所言发源于西南之弱水显系编造,实际上当是《海内西经》所载:“昆仑南渊深三百仞。”不过此仍有乖离之处,上古地图通常是上南下北,考诸荥阳地形,也应在北而非其南,而此所明言在昆仑南。同样的方位混乱还在《海内北经》,《海内北经》明言其述文顺序为:“海内西北陬以东者。”,而经中所叙:“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大蜂,其状如螽;朱蛾,其状如蛾。蟜,其为人虎文,胫有䏿。在穷奇东。一曰状如人,昆仑虚北所有。”显然是自东到西,与经首所载正好相反。《海内西经》“昆仑”节四隅之河流后文为:“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开明西有凤皇、鸾鸟,皆戴蛇践蛇,膺有赤蛇。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玗琪树、不死树。凤皇、鸾鸟皆戴瞂。又有离朱、木禾、柏树、甘水、圣木曼兑,一曰挺木牙交。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开明南有树鸟,六首;蛟、蝮、蛇、蜼、豹、鸟秩树,于表池树木,诵鸟、鶽、视肉。”,前人研究一种意见认为此“开明”即“启”,而居“昆仑”之上。“开明”即“启”不错,而居于昆仑则非,《大荒西经》:“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夏后开”即“启”,细审文义,其登天处应为“昆仑”,而其所居实为天穆之野。本人前文研究已知,“天穆之野”处于昆仑之北,可见,前文“东向立昆仑上”之“上”实是据图可言,于图中上方,而古图一般以上为南而非北,此又一经中方位错置之处。 

  

       以上三例:一是“弱水之渊”言于“昆仑南渊”而实处于北;二是《海内北经》所言“海内西北陬以东者”而实为自东到西;三是“开明”居于“上”而实处于北。三者显示方位东西颠倒,南北错置,若皆归于经文传录错文或后人编造则过于简单,何况即使后人编造,也必有依据,而非如此系统性的错置。思考再三,我提出一种较为合理的解释:今日地图关于方位的通例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上古通例则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但上古此一通例又非如今这样严格,在先秦时图例初创,更是随意。“海内四经”的地理方位当是据图而作,原图其方位实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其编造者却按通例“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来释读,故此经内才出现了成体系的地理方位错置的现象。如此解释成立,则前昆仑河流中:“赤水”出东南隅应为西北隅,“黑水”为东南隅,“青水”出东北隅,弱水之渊在北,与荒经中所叙大致相符。

       此结论还可解释经中另一问题。《海内西经》:“貊国在汉水东北。地近于燕,灭之。孟鸟在貊国东北。其鸟文赤、黄、青,东乡。”,《海内北经》:“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海内东经》:“钜燕在东北陬。”前人皆不解何以此数条分处经中各处,方位皆不可调和。现按前述解释,“钜燕”实为西南陬,盖国在经中应为南经靠西,此盖国即孟鸟,“盖”与“孟”字形近而讹,三者所述皆处于海内西南,正为一处。《海外西经》西南陬有:“灭蒙鸟在结匈国北,为鸟青,赤尾。”处于夏后启附近,应即此《海内西经》之“孟鸟”。《海内南经》:“窫窳龙首,居弱水中,在兕兕知人名之西,其状如龙首,食人。”刘逵注解:”《吴都赋》引此经作:“南海之外,有猰㺄,状如貊(右旁百作区),龙首,食人。”此或即“貊国”。《大荒西经》:“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生百互人,是能上下于天。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及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有青鸟,身黄,赤足,六首,名曰鸀鸟。”此节有夏后启、颛顼即窫窳、鸀鸟为孟鸟,与前数条引文对照,夏后启、孟鸟、貊国所述正为此节同事异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