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味方言 | ​用浮“靴”头“撼”你!

 海陆物语 2021-05-21

.............................................................................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

方言 | 你知道汕尾话的“王”有几种读音吗?

方言 | 两男夹一女与两女夹一男是什么字

文字 | 日本人用中文采访加拿大人

文字 | 女导师的丈夫怎么称呼?

文字 | 我文稿中的涉黄词句

................................................................................

................................................................................

【作者简介】王万然,笔名海魂、然也、王也,号散擦寨寨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二级作家,业余诗人、时评作者、书画爱好者。
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诗刊》《南方日报》《今晚报》《南方周末》《作品》《杂文报》《当代诗词》等300多家报刊发表诗歌、诗词、评论、杂文、随笔、散文等大量文学作品和书画作品。出版诗集、杂文随笔集多部。


浮桸、桸仔、粗桸、桸鱼

·王万然

【按】汕尾话是海陆丰话,也叫福佬话(hog4 lo2 uoi4),即闽南话、河洛话(ho5 log5 woi4)。也有人把福佬话说成是福佬话hog4 lao2 uoi4)、学老话hah4 lao2 uoi4)。

 .............................................................................

记得小时候,有一种大开口袋子形状的网,是用来捕鱼的,叫“靴(hia1)”和“靴仔”,用“靴”来捕鱼的动作也叫“靴”。还有,天天见到要用的瓢,放在水缸的水面上或盖子上,用来舀水的,也叫“靴”。舀水的“靴”有的是用干的葫芦瓜分一半的大勺,有的是木头的,木质比较轻松,整块刨凿而成,放在水缸上不会下沉,方便随手拿起,名字叫“浮靴”或“柴靴”。

明显这个“靴”字是错的。靴子是用来穿的,又是皮革,不能入水,那么,这个读“hia1”的字时该怎么写呢?困惑了几十年,这些工具和使用及叫法都越来越少了,几乎泯灭,但是,从语言及文化来说,还是要弄清楚的。

最近,终于给我找到这个字。这个字就是“桸”。桸的普通话和西同音,读“xī”,意思是古树、勺子。河洛话读“hia1”。从读音和释义都和“柴靴”的“靴”一样,因此,可以肯定,“桸”就是要找的字。

桸、桸子,用来捕鱼的工具。引申为捕鱼的动作。

浮桸,是舀水的葫芦瓢;浮桸、柴桸,是木制大勺。

作为动词的桸,与舀水的舀是不同的。舀是不分青黄皂白用勺子把水舀上来,而桸,却是把水过滤掉,留下需要的东西。用桸子来桸鱼,很明显,水从网上流出去,鱼虾留了下来。用柴桸桸东西,动作就不同了,比如要把水中的漂浮物舀上来但不能带水,又没有网桸,只有柴桸,那只能用柴桸先把带有漂浮物的水舀上来,然后慢慢倾斜,让水慢慢从低处的边上流出,等水流完了,就剩下那些需要或者不需要的东西。

写到这里,想起海陆丰一句俗语:“用浮桸头 ham2 你!”“ham2”,敲打的意思。这句话是指老婆打老公,因为老婆经常企灶头,手里拿着浮桸,顺手就可以用浮桸打老公的头。当然,浮桸很轻,特别现在是塑料的,没用力是打不疼的。这是夫妻调侃的话,也是别人调侃男人在外做错了回家小心别被老婆用浮桸打脑袋。“撼”福佬话有两种读音:“ham2 憾2”和“ham6 憾”。读“ham6 憾”是震撼、撼动的撼,读“ham2 憾2”可以借用到敲打的撼,“用浮桸头 ham2 你!”可以写成用浮桸头撼!”

还有一种农具叫粗桸。粗,指粪水。粗桸的桸与浮桸又有不同。浮桸是整块软木凿成,扁平状,像中分的版块葫芦,而粗桸是用木片拼的,形状圆形,像带耳的矮桶,用长棍穿过耳孔后固定,可以当扁担用,挑粗桶的一般就配粗桸,因为粗细要舀粪水用。

2021年4月29日星期四于汕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